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骨科植入物:通过侵入的方法,全部导入人体替代组织或保留在体内操作位置的器械;通过侵入的方法,部分导入人体并保留在操作位置至少30 d的医疗器械,也可认作是植入物。主要有骨接合植入物和骨与关节替代物等。   背景:骨科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常常合并有多种疾病,植入物置入后易发生并发症。目的:不同骨科植入物修复老年髋部疾病患者的特点及置入后并发症和死亡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249例老年患者分别接受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置换、股骨近端髓内钉、Gamma钉、空心钉置入治疗。对不同植入物的患者的年龄、性别、髋部疾病类型、麻醉风险评估、心理精神因素、入院血红蛋白、置入前白蛋白、置入前合并症察尔森合并症指数、麻醉方式、骨科植入物、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并发症、死亡与存活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5种骨科植入物修复老年髋部疾病:①不同骨科植入物在患者年龄、麻醉风险评估评分、入院血红蛋白、置入前白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并发症及死亡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住院时间、置入前白蛋白及置入前合并症察尔森合并症指数≥3是影响并发症最显著的指标。年龄、入院血红蛋白和置入前合并症察尔森合并症指数≥3是影响死亡最显著的指标。③置入前全面评估患者情况的意义:老年髋部疾病患者行手术治疗时,骨科植入物虽然不是影响置入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的影响因素,但是实施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可早期下床负重活动,降低置入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对于高龄、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及察尔森合并症指数≥3的患者,要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评估患者察尔森合并症指数,积极处理合并症,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预防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置入后死亡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ORCID:0000-0001-5998-0857(王宸)  相似文献   
32.
背景:伊班膦酸钠足第3代二膦酸盐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抗骨质吸收作用.目的:验证骨折局部及全身应用伊班膦酸钠对兔骨折愈合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检验,于2008-10在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6-8月龄新西兰兔36只,体质量2.1-2.6 kg.伊班膦酸钠注射液(1 mL:1 mg)由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提供.方法: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全身组和局部组,每组12只,建立兔桡骨骨折标准模型.建模后对照组不予处理,全身组和局部组分别通过静脉和局部途径予以伊班膦酸钠0.1 mg.于建模后2,4,6,8周通过X射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分:于骨折模型建立后的第1,2,3,4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于建模后2,4,6,8周分批处死兔,摘取骨痂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骨折愈合评分.②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变化.③骨痂成分血积百分比.④破骨细胞指数.⑤免疫组织化学积分吸光度.结果:36只兔全部进入分析.第2周,全身组和局部组X射线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第4,6周,局部组较对照组和全身组评分评分高(P< 0.05).各周局部组抗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较对照组和全身组低(P<0.05).4周,局部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6周高于对照组和全身组(P<0.05).各周局部组破骨细胞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和全身组(P<0.05).2,4,6周,局部纽Ⅰ型胶原表达均高于全身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应用伊班膦酸钠能够促进兔骨折愈合,相同剂量F(0.1 mg)比全身应用效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33.
1989年至1993年间我们采用关节清理术治疗退行性关节炎23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7例,女16例。年龄34~69岁(平均49岁)。手术包括:1.滑膜切除;2.骨赘切除及关节面修整;3.骨钻孔减压;4.游离体摘除(6例);5损伤半月板切除(6例);6全骸骨切除(2例)。术后处理:术后3天练习股四头肌缩舒活动。2周不负重练习膝关节伸屈活动。2个月逐渐弃拐负重。二、疗效评定优: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良:疼痛基本消失,屈膝可达90o;可:疼痛减轻,关节活动较术前改善;差:疼痛及关节活动无改善。三、治疗结果术后…  相似文献   
34.
皮质旁骨肉瘤,又称骨旁骨肉瘤,起源于骨皮质周围软组织,特别是骨膜和骨周结缔组织,属原发恶性或骨性结缔组织肉瘤。本病临床并不常见,但20~40岁年龄组易罹此症。女性发病率稍高。股骨下端为好发部位,其次为胫骨及肱骨。恶性程度低,症状轻,不引起患者重视,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长,极易延误诊断,现报告二例。例1 男,25岁。患者于15个月前被重物  相似文献   
35.
张学军  王宸 《中国骨伤》2021,34(5):391-393
正胫骨干骨折是长管状骨骨折中最为常见的骨折。胫骨连同腓骨支持由股骨传导来的身体力量,完成正常行走步态。其上端平台与股骨髁、髌骨共同构成膝关节,远端与腓骨、距骨共同构成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及胫骨远端骨折作为特殊结构通常单独处理。而正由于膝关节及踝关节均属铰链关节的特殊结构,不能调整骨折后的旋转和侧方成角畸形,因此,在胫骨骨折复位时应特别关注。胫骨全长的前内侧仅有一层皮肤覆盖,  相似文献   
36.
患者,女,65岁,22年前被撞倒后右肩部着地致右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X线片显示"右侧肱骨近端大、小结节水平多房性、囊性骨质破坏,伴横形不完全骨折"(影像学资料遗失).  相似文献   
37.
目的:已有研究证实,不锈钢接骨板坚强内固定可引起钢板固定局部骨质疏松,为最大限度减轻接骨板早期应力遮挡的影响,实验设计在不锈钢接骨板下加入不锈钢垫圈及超高分子聚乙烯垫圈,观察置入不锈纲接骨板后接骨板下骨质结构的组织学改变,并与传统加压钢板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1999-08/2006-07在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成年雄性家兔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加压钢板固定,实验组在钢板下加用不同组合垫圈固定,每组32只。②分别于术后第4,8,12,20周麻醉后处死家兔,每批8只,取出胫骨行X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同时测量钢板下胫骨内外径及双侧骨皮质厚度;并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理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 结果:64只家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固定术后4周,两组家兔骨质情况无明显差别。②固定术后8周两组接骨板下皮质骨开始出现松质骨样改变,实验组皮质骨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③固定术后12周,对照组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接骨板下皮质骨呈明显松质骨样改变;实验组改变不明显,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 0.01)。④固定术后20周,对照组接骨板下皮质骨出现较实验组更为显著的骨质疏松。 结论:接骨板下加用不同组合垫圈可以明显减轻固定早期因血运障碍导致的骨质疏松,在骨折愈合的中后期可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效果优于传统加压钢板固定术。  相似文献   
38.
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CFES)是指长管状骨骨折或多发性损伤后局部压力急骤升高,导致脂肪细胞破坏,游离脂肪挤至静脉窦内形成栓子,出现以脑循环障碍、脑缺血、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200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18例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患者,其中CFES8例,经积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儿童肺结核因其特殊性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痰结核分枝杆菌量少等特点,早期诊断儿童肺结核相对困难。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以全自动半巢式实时PCR技术为基础,以rpoB基因为靶基因,用探针杂交方法检测合成rpoB基因是否存在突变,用于检测痰或肺泡灌洗液及粪便等多种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及耐药情况。该技术是结核诊断领域的创新,在儿童肺结核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采用短节段后路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合并腰椎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04年9月~2007年8月经PLIF手术治疗的57例退变性腰椎疾病合并腰椎侧凸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整组病例术后平均随访40个月(24~60个月),腰椎侧凸矫正率为98.2%,腰椎矢状面前屈曲度矫正率78.9%,麻木疼痛缓解率91.2%,无假关节形成,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没有出现切口感染,2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症状,5例残余下肢麻痛症状,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随访期间腰椎冠状面及矢状面序列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无丢失,融合器无移位.[结论]短节段PLIF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合并腰椎侧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