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61篇 |
综合类 | 61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14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通过使用支具在恢复期干预肱骨髁上骨折,以减少肘内翻发生。方法:我科于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选择4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按Gartland分型,保守治疗组以Ⅰ型入选,手术治疗以Ⅱ、Ⅲ型为入选标准,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分别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2例,保守治疗组中一组去除外固定后使用可调节支具固定,一组不使用支具对照;手术治疗组中一组拔出克氏针后使用支具在适当的位置固定患肢,一组不使用支具对照。经过1年随访,各组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时摄 X 线片测量 Carrying 角、Baumann角,并观察此时的肘关节伸屈情况。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干预后的疗效差异。结果: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使用支具组Carrying角、Baumann角均较对照组丢失明显减少。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使用支具组优良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支具在恢复期干预肱骨髁上骨折可有效降低肘内翻发生程度,为临床上预防肘内翻畸形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白细胞介素-6与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间盘突出所致的腰腿痛在临床上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6(IL—6)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及周围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活性,且与其他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有密切关系,可能在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考察关节腔注射塞来昔布(CEL)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以PLGA为载体,采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塞来昔布微球(CEL-MS)。采用完全弗氏佐剂诱导佐剂型关节炎(AA)大鼠模型,以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脾脏指数和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治疗效果的指标,考察关节腔注射CEL-MS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微球的形态圆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2.1 ± 0.3)μm、载药量为(20.8 ± 0.6)%。体内药效实验结果显示,与灌胃给予塞来昔布混悬液和关节腔注射塞来昔布混悬液相比,在关节炎大鼠关节腔中注射CEL-MS可显著降低关节肿胀和关节炎指数,有效抑制滑膜炎症。以上结果表明,关节腔注射CEL-MS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中药骨碎补总黄酮对兔膝前交叉韧带切断(ACLT)骨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ACLT 4周组、ACLT 8周组、骨碎补总黄酮4周组和骨碎补总黄酮8周组,每组6只.按照前交叉韧带切断法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于实验第4、8周处死动物,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及PGE2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关节液中NO含量,并切取关节软骨,用RT-PCR方法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the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结果:前交叉韧带切断各组IL-1β、PGE2、NO及iNOS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并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持续增加(P<0.05).骨碎补总黄酮组较ACLT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IL-1β、PGE2、NO在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持续增加.中药骨碎补总黄酮对上述因子有抑制作用,并能下调关节软骨iNOS的表达,从而能够达到防治、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探讨腰椎后柱“骨-腱-骨“结构的完整性对邻近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取1月龄小牛腰椎标本5具,于万能生物力学试验机上模拟人体不同工况,对L3~4节段进行力学测定;随后进行各种模拟手术,于L4~5安装内固定并逐级切除后柱“骨-腱-骨“结构,依次测定经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UTD组)、单侧椎板切除 双侧椎弓根钉和单枚融合器(BFC组)、双侧椎板及部分“骨-腱-骨“结构切除 双侧椎弓根钉和单枚融合器(BFC PBTB组)、双侧椎板及全部“骨-腱-骨“结构切除 双侧椎弓根钉和单枚融合器(BFC TBTB组)处理后L3~4节段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行UTD后,邻近节段小关节应变、应力及椎间盘应力在前屈和侧屈时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BFC后,在不同工况下椎间盘上的应力明显异常(P<0.05),前屈时小关节的应变和应力增加明显(P<0.05).行BFC PBTB/TBTB后,在不同工况下小关节应变、应力及椎间盘上应力的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轴向刚度在BFC组增加达到218.33 N/mm(P<0.05),但在BFC PBTB/TBTB组均下降,其中后两者分别下降17%、25%,与正常标本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中,后柱“骨-腱-骨“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有增加术后上位节段退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38.
背景: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激活后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目的:观察自体激活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取兔股骨骨髓,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应用体积分数10%自体激活富血小板血浆和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向成软骨细胞分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传代后细胞生长迅速。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第3代细胞高表达CD29、CD44,而低表达CD45。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经自体激活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Ⅱ型胶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经自体激活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Ⅱ型胶原α1链基因和聚集蛋白聚糖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经胎牛血清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 < 0.01)。可见自体激活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已有研究证实,不锈钢接骨板坚强内固定可引起钢板固定局部骨质疏松,为最大限度减轻接骨板早期应力遮挡的影响,实验设计在不锈钢接骨板下加入不锈钢垫圈及超高分子聚乙烯垫圈,观察置入不锈纲接骨板后接骨板下骨质结构的组织学改变,并与传统加压钢板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1999-08/2006-07在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成年雄性家兔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加压钢板固定,实验组在钢板下加用不同组合垫圈固定,每组32只。②分别于术后第4,8,12,20周麻醉后处死家兔,每批8只,取出胫骨行X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同时测量钢板下胫骨内外径及双侧骨皮质厚度;并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理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
结果:64只家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固定术后4周,两组家兔骨质情况无明显差别。②固定术后8周两组接骨板下皮质骨开始出现松质骨样改变,实验组皮质骨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③固定术后12周,对照组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接骨板下皮质骨呈明显松质骨样改变;实验组改变不明显,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 0.01)。④固定术后20周,对照组接骨板下皮质骨出现较实验组更为显著的骨质疏松。
结论:接骨板下加用不同组合垫圈可以明显减轻固定早期因血运障碍导致的骨质疏松,在骨折愈合的中后期可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效果优于传统加压钢板固定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