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砖的观察四神煎合二仙汤加减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口服四神煎合二仙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氨基葡萄糖。在治疗后4W分剐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显示两组间的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治疗均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或改善,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神煎舍二仙汤加减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2.
中医药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对收治的16例新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进行单纯中医药治疗的效果评价,探讨中医治疗的临床思路以及单纯中医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运用12个主要中医处方和相应静脉用中药对16例新发病的SARS患者进行治疗,不使用精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西医常规用药,在没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前,不使用抗生素。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生化指标等,通过退热时间、影像学改变时间、病情转归等来评价疗效。结论;平均退热时间为4.44±1.46天,X线胸片显示肺部斑片状阴影平均吸收时间为10.87±2.92天,治疗期间,无一病例病情发生恶化。结论:以中医药为主导的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缓解症状,阻断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23.
文章探讨了采用基于Internet的虚拟集团化模式,使行业学术期刊整体提高国际影响力。这是考虑我国实际情况,迅速提高国际影响力的一条捷径。文章认为,要实现该模式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建立面向下游的资源集团阶段、虚拟运作集团阶段、企业集团阶段。文章还介绍了影响模式运作的一些因素和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4.
采用信息叠加技术检测冠心病204例、心肌炎26例、高心病18例、肺心病8例、风心病9例、甲亢性心脏病2例、心肌病及预激症侯群各1例共269例的心室晚电位(VLP),观察不同类型心脏病晚电位检出率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和晚电位阳性标准。冠心病中陈旧性心梗(OMI)、心绞痛和无痛性心肌缺血 VLP 检出率分别为38.5%、15.5%和8.25%,其他类型心脏病 VLP 检出率为12.3%,其中肺心病20%、风心病14.3%、高心病5.6%、心肌炎11.5%。心肌梗塞伴室性心律失常 VLP 检出率55%,非心梗的室性心律失常为16.6%,简单室早为4.3%。木文 VLP 阳性36例,三项指标异常10例(27.7%),二项指标异常26例(72.3%)。  相似文献   
25.
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 0 0 3急危重症论坛” ,于 2 0 0 3年 4月 18~ 2 2日在北京召开 ,来自全国的 13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届论坛。急危重症领域众多著名专家出席会议并作报告。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樊寻梅教授和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春盛教授主持 ,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到会讲话 ,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任杨民、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兼总编王云亭出席了会议。论坛分特邀专家专题报告和大会发言两部分 ,内容…  相似文献   
26.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预防保健、医疗、康复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Rusk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27.
28.
29.
70只成人上肢标本解剖发现:骨间背侧动脉在距尺骨茎突近端3.57±0.51cm及骨间背侧动脉与骨间掌侧动脉背支的吻合支附近,发出2.31±0.77个分支,向尺侧紧贴尺骨骨膜行走,成为尺骨远端血供的主要来源。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供骨区。本文详述了骨间背侧动脉的解剖特点,并讨论了该手术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解剖观察71只成人上肢标本发现,骨间背侧动脉不仅沿途发出7.35±2.60个皮支,供应前臂背侧皮肤,还在距尺骨茎突近端3.57±0.51cm,于骨间背侧动脉与骨间掌侧动脉背支的吻合弓附近,发出2.31±0.77个骨膜支,支配尺骨远端的血供。它的终末支在尺骨小头桡侧向远端行走.参与尺、桡动脉背支形成的腕背动脉网,以其远端终末支为血管蒂,成为带骨间背侧动脉蒂尺骨远端移植修复腕掌部骨缺损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