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MR平扫在骨骼系统中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Gd-DTPA强化扫描又拓宽了相应的应用范围,获得了平扫难以满足的信息,解决了平扫中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些难点,进一步提高病变组织的分辨率[1]。Gd-DTPA是目前MR强化扫描的主要使用药物,因为钆盐含有7个不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脑内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 CMB)在3.0T MR 的表现,比较和分析其发生率、微出血的出血点数、好发部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年龄在32~60 岁的78 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有腔隙性脑梗死组(58 例)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20 例),所有患者均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并与常规MRI T1WI、T2WI、T2WI-FLAIR 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2 组患者中均有CMB 病灶出现,发生率为34.61%(27/78);其中腔隙性脑梗死组的发生率为41.38%(24/58),无腔隙性脑梗死组的发生率为15.0%(3/20);脑内微出血灶以SWI 显示最多,表现为斑点状、圆形或椭圆形信号缺失,直径2~5 mm,周围没有水肿带;发生部位按多少依次为皮质-皮质下区、基底节、丘脑、小脑及脑干.结论 CMB 的存在提示高血压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继发性出血的可能,对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T2图(T2-mapping)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早期软骨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0例正常志愿者和42例早期骨软骨损伤患者分别行B图和DWI,所得图像经工作站后处理测量软骨的T2值和ADC值。统计学比较正常组和早期软骨损伤组软骨T2值和ADC值有无差异。结果:正常组软骨的平均T2值和ADC值分别为(39.54±4.02)ms和(1.44±0.17)×10^-3mm^2/s;早期软骨损伤组为(51.58±4.15)ms和(1.78±0.35)×10^-3mm^2/s;其T2值和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软骨损伤时软骨的T2值和ADC值均有明显升高,T2图和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早期软骨损伤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非颞叶致癫灶在颅脑3D双反转恢复序列和FLAIR序列上的病灶信号对比度,探讨3D双反转恢复序列在非颞叶致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癫痫患者52例,行颅脑常规扫描和3D双反转恢复序列扫描,发现非颞叶致癫灶患者13例.13例患者中,在3D DIR和FLAIR序列上以相同的体素选择病灶和邻近正常脑组织为感兴趣区,获得感兴趣区信号强度的平均值,病灶和邻近正常脑组织的信号强度分别以SI1和SI2表示,分别计算3D DIR和FLAIR序列上病灶的对比度.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在3D DIR和FLAIR序列上致癫灶的对比度采用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Z=-3.180,P=0.001<0.05,两个序列上致癫灶的对比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3D DIR序列能够较FLAIR序列更明确的检出癫灶患者脑内的非颞叶异常信号,提高非颞叶致癫灶的检出,更准确定位非颞叶癫痫病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和80例T2WI无高信号的颈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髓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扫描,根据患者有无椎管狭窄将其分为椎管无狭窄组(A组,43例)和椎管狭窄组(B组,37例)。分析各组颈髓分数各向异性(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颈髓平均FA值为0.643±0.051,ADC值为(1.161±0.172)×10-3 mm2/s;A组和B组患者颈髓平均FA值分别为0.621±0.036、0.592±0.060;平均ADC值分别为(1.236±0.135)×10-3 mm2/s、(1.429±0.150)×10-3 mm2/s。三组之间两两比较,FA值对照组最高,A组次之,B组最低(P值均<0.05);ADC值对照组最低,A组次之,B组最高(P值均<0.05)。结论颈髓DTI成像较常规T2WI更早显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髓损伤,椎管狭窄患者颈髓损伤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骨肿瘤MR平扫与Gd-DTPA强化后信号变化,进一步了解良性骨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不同信号特点。材料与方法我们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MAGMETOM常导MR机对比分析93例骨肿瘤平扫和强化的MRI特点。结果良性骨肿瘤对Gd-DTPA强化速度缓慢,且多为环状或不均匀的强化信号骨转移瘤和恶性骨肿瘤80%以上的呈现快速对比增强,而且为弥散型或中心型强化。结论骨肿瘤对强化扫描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低场磁共振扫描仪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技术在胰胆管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受检的38例胰胆管系统疾病患者进行MRCP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并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一次扫描,基本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结合常规T1WI及T2WI图像诊断符合率为89.1%。结论利用低场磁共振进行MRCP检查有无创、安全、简单易行,可显示梗阻部位,判断引起梗阻原因等优点;有扫描时间长、细小胰胆管显示不满意等缺点。但同样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8.
脊椎慢性骨髓炎临床较少见,呈慢性隐匿性发病,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延误诊断和治疗。2010年8月~2012年11月我院经穿刺活检确诊7例脊椎慢性骨髓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MRI资料,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总结,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颈段血管夹层动脉瘤的3D-TOF-MRA与DSA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近来经3D-TOF-MRA与DSA检查证实的5例颅颈段夹层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中,单发3例,多发2例,MRA发现夹层动脉瘤7处,其中颈内动脉颅外段3处,颅内段1处,椎动脉V5段2处,基底动脉1处;病变段最短0.8cm,最长3.4cm;DSA表现为病变段血管管腔呈渐进性锥形狭窄4处,瘤样扩张2处,局限性充盈缺损1处。结论:3D-TOF-MRA与DSA均可以较好的显示颅颈段夹层动脉瘤,特别是3D-TOF-MRA简便易行,无需注射对比剂,无放射线损伤,是筛查颅颈段夹层动脉瘤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SWI)对脑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地采用磁共振SWI序列及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1WI、T2WI对6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扫描,分析MRI不同扫描序列图像区别。结果:6例患者中TSE T1WI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病灶23个,TSE T2WI发现病灶92个,SWI发现病灶192个。结论:在显示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方面,SWI较TSE序列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对于小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