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由mRNA 3′及5′末端首尾相连形成的无蛋白编码功能的RNA分子。circRNA可以通过海绵吸附miRNA的作用,结合RNA结合蛋白(RBP),调节转录翻译,参与恶性肿瘤多个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周期、肿瘤发生、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等。本文主要从circRNA的合成、特性、功能来阐述它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with Gleason score 10 . Methods:Thirty cases of prostate cancer with 10 Gleason score were reviewed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actors. Results:All the post-pathological results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with 10 Gleason score. The average age was 71.9, and ECT examination showed 10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is, one with lung metastasis. Mean value of total serum PSA was 56.35 ng/m and average PSAD was 0.57. Mean BMI was 23.90, but there were 14 patients with a BMI higher than 25, accounting for 47% of the total. Conclusion:The study showed that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with 10 Gleason score are usually found in elder men, with higher levels of total PSA and PSAD. Simultaneously, 10 Gleason score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commonly have seminal vesicles, bones and distant sites metastasis.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发病的基质-上皮相互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前列腺基质细胞和前列腺癌(Pca)细胞系PC-3。分别取已用于培养液作为另一种细胞的条件培养液,观察条件培养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双层软琼脂分析法混合培养前列腺基质细胞和PC-3细胞。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对PC-3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基质中平滑肌细胞的比例。用RT-PCR方法检测基质细胞TGFβ1的表达。结果 PC-3细胞的增殖在混合培养时受到抑制。混合培养3周PC-3细胞的增殖率对照组的41%(P<0.01)。PC-3细胞的增殖在加入TGFβ1后受到抑制,随TGFβ浓度的增加,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随TGFβ1作用时间的延长,相同浓度的TGFβ1抑制效应更显著(P<0.01)。前列腺基质细胞表达大量的TGFβ1。结论 前列腺基质细胞可以通过分泌TGFβ1抑制PC-3的增殖。前列腺癌的基质可能存在病变,使癌变的上皮逃脱基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
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开始用于气膀胱的手术入路,它在完整切除肿瘤和避免腹腔脏器副损伤等方面具有优势.本例女性患者,73岁,2年前因右肾盂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右肾切除+右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状切除术,规律复查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2周余.经多学科讨论,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气膀胱下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膀胱肿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5.
Sox5定位于12p12.1,共包含29个外显子,可转录出5个异构体,其中L-SOX5A相对研究较多,其功能众多,如调节胚胎发育,决定细胞分化,还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如淋巴瘤、乳腺癌、胶质瘤和前列腺癌等。  相似文献   
56.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雄激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therapy, ADT)早期可成功抑制肿瘤的生长, 但最终导致肿瘤复发并进入激素抵抗阶段。AR对前列腺癌基质细胞起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作用, 是上皮腔样细胞的存活因子, 而对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及上皮基底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 AR在不同类型细胞中的不同作用向当前ADT传统的疗法提出挑战, 为发展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前以AR为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AR在前列腺癌不同类型细胞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伴不孕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及果糖和PSA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均为男性CP患者。根据精液液化时间是否大于60min分为两组:精液液化正常组22例,精液延迟液化组20例;另选择正常对照组15例。分析各组精液理化指标,并测定各组精浆中果糖和PSA的含量。结果:精液液化正常组、精液延迟液化组在精子密度、精子活率、活动A级和活动A+B级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A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液延迟液化组果糖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可以引起精子质量降低和化学组分的改变,有可能影响精液的液化过程,导致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58.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行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肾上腺腺瘤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1月采用自制的多通道单孔设备对6例肾上腺腺瘤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切除术,腺瘤直径(2.3±0.5)cm。脐部作1~2cm弧形切口,置入自制多通道单孔设备、普通腹腔镜及可弯器械,切开后腹膜,于肾上极内侧游离肾上腺肿瘤,完整切除腺瘤,尽可能保留正常肾上腺。结果: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23.3±23.4)min,,出血量平均(86.5±12.4)ml。术后有1例患者血压较高,采用降压药物后控制,其余均无高血压及肾上腺危象表现,血钾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住院时间平均3天。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腺瘤。6例随访3~12个月,脐部切口愈合良好,无脐疝等并发症。复查B超及腹部CT均无复发。结论:采用自制的多通道设备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切除安全、可行,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是临床治疗肾上腺腺瘤的一个新选择。  相似文献   
59.
目的:总结肾上腺节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0月~2011年1月诊治19例肾上腺节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12例经开放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7例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2个月~14年,因心脏疾病死亡4例,脑出血死亡1例,车祸伤死亡1例,无一例患者因原发性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死亡,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和转移,预后良好。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为神经源性良性肿瘤,临床主要与静息型嗜铬细胞瘤相鉴别,对伴有疑似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的患者,且实验室检查与嗜铬细胞瘤相关的指标有异常时,术前准备需按嗜铬细胞瘤的要求。腹腔镜肿瘤切除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法,对于伴有周围血管脏器界限不清的肿瘤,建议行开放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0.
患者男性,14岁,因"双侧腰部间断疼痛5年"于2009年10月30日入院.疼痛多在受凉或劳累后出现,每年出现2~3次,每次疼痛时间持续2 d,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不伴恶心、呕吐,无肉眼血尿,无发热等不适.既往无肾脏疾病病史,家族中无肿瘤或特殊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