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6 毫秒
21.
过俊杰  潘娅岚  郭杨  马勇 《中医药导报》2019,25(18):111-113
从"痹证"的角度分析了威灵仙在非化脓性骨关节疾病中的临床研究,回顾了威灵仙在各类验方中的具体运用,归纳了威灵仙治疗"痹证"的临床配伍、用药剂量与用药特点,指出了威灵仙良好的疗效归结于其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并获得了相关药理研究的支持,为临床辨证运用威灵仙提供了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的中医药内治法则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近20年脊髓损伤的常用处方及用药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其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纳入67张验方,涉及144味中药,依次为当归、红花、桃仁、黄芪、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丹参、地龙、杜仲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当归、红花、桃仁、川芎;新核心药物组合为熟地黄、山茱萸、杜仲,蜈蚣、土鳖虫、郁李仁,大黄、厚朴、苏木等;新处方为续断、补骨脂、豨莶草、熟地黄、山茱萸、杜仲,泽兰、蜈蚣、槟榔、土鳖虫、郁李仁,大黄、泽泻、厚朴、苏木等。结论脊髓损伤的中医内治应以祛瘀通督、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为大法,用药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兼补益肝肾药。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促透威灵仙治疗新西兰白兔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威灵仙外敷组、超声透水组、超声促透威灵仙组,每组5只。采用切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方法造成典型的KOA模型,各组不同干预后,采用KOA程度指数(Lequesne指数)评价兔KOA严重程度,大体观察,甲苯胺蓝染色、HE染色及软骨病理(Mankin′s)评分观察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Wnt3、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及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以威灵仙有效成分常春藤皂苷元浓度为参考标准,超声输出功率为30 W时促透效果最好。与模型组比较,威灵仙外敷组和超声促透威灵仙组Lequesne指数有明显下降,软骨组织Mankin′s评分亦显著降低(P0.05);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均明显减少,且超声促透威灵仙组更低(P0.05);超声促透威灵仙干预后,膝关节软骨中MMP-13、β-catenin表达显著减少,Ⅱ型胶原的表达有一定的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电导仪在输出功率为30 W时促透治疗KOA的效果最佳,超声促透威灵仙干预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Wnt 3/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靶基因MMP-1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短链脂肪酸(SCFAs)对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BV2永生化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对照)、不同浓度曲古霉素(TSA)组(阳性对照)、不同浓度SCFAs组;采用斑点印迹法(Dot blot)筛选各组组蛋白乙酰化常见位点,寻找与TREM2关联最大的组蛋白乙酰化位点、组别,Western blot验证上述浓度组别;根据筛选结果,采用CCK8检测BV2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V2细胞Iba1表达;ELISA检测BV2细胞IL-4、IL-13、IL-10、TNF-α、iNOS表达;qRT-PCR检测BV2细胞目的基因TREM2、TNF-α、iNOS、Mincle、IL-10、Arg1 mRNA表达。结果:Dot blot显示H3、H4乙酰化位点中H3K27和H4K8与TREM2关联性较好,根据距离TSA各浓度最近的组别筛选SCFAs,得到10 mmol/L丙酸、1 mmol/L戊酸、10 mmol/L戊酸、1 mmol/L异戊酸、10 mmol/L异戊酸、1 mmol/L SCFAs、10 mmol/L SCFAs、100 mmol/L SC...  相似文献   
25.
贴敷作为中医特色的外治法之一,必须具备其自身独特的辨证理论体系来指导临床应用。经过前人的长期探索,辨证理论体系历经了从寒热辨证到形气辨证,再到寒热形气辨证的过程。寒热形气辨证是现今相对成熟的辨证理论体系,以及形成了以寒热形气辨证为理论基础的辨证贴敷,临床疗效确切。但辨证贴敷的理论内容仍有欠缺,文章从辨证贴敷的发展过程、寒热形气辨证、运用辨证贴敷治疗骨伤科疾病三部分进行阐述及探讨。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维吾尔特色药材牛舌草开展抗氧化和美白作用的研究。方法: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不同极性部位;200~6.25 mg·L-1,6个梯度浓度下,测定样品对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率、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和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评价牛舌草不同化学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和美白作用。结果:在样品质量浓度为0.05 g·L-1时,牛舌草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7%,76%,高于其他部位70%以上,而接近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VC);在样品质量浓度为1.0 g·L-1时,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分别为50%,56%,接近于阳性对照熊果酸,而其他部位无活性;对酪氨酸酶抑制率分别为76%,44%,高于其他部位30%以上,且高于阳性对照VC。结论:牛舌草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为牛舌草的高活性部位并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剂和美白作用,今后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美白剂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运用益肾健脾法中药干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观察其对骨代谢及骨密度等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根据临床辨证,运用益肾健脾法给予中药口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不予干预,2月后复诊。术前和术后2月对比观察Ca、P、ALP、ACP、PTH、BGP、CT及骨密度指标,两次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资料收集完善的18例病例,治疗组8例,对照组10例。术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a、ALP、ACP、PTH、BGP、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及骨密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运用益肾健脾法进行中药干预,可以改善部分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脊髓康”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脊髓康”(JSK)含药血清;分离、培养原代NSCs;对NSCs进行鉴定;在胎牛血清(FBS)诱导NSCs分化后,加入不同剂量的JSK含药血清干预其分化,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选取抗β3-微管蛋白(βⅢ-Tubulin)抗体、抗兔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对NSCs进行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其分化情况,并与不加含药血清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在荧光显微镜下,对不同视野βIII-Tubulin、GFAP的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并算出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并进行荧光定量。结果:培养的神经球均表打巢蛋(Nestin);JSK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βIII-Tubulin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JSK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GFAP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均低于空白组(P<0.05),且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复方JSK促进NSCs向βIII-Tubulin阳性细胞方向分化,为中医药治疗SCI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脊髓康对共培养体系中小胶质细胞吞噬及损伤神经元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制备脊髓康含药血清,分离、鉴定原代海马神经元、原代小胶质细胞,谷氨酸诱导神经元损伤,含药血清预处理小胶质细胞,建立小胶质细胞/ 损伤神经元共培养体系,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观察混培养24 h 后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碎片的吞噬作用及96 h 后损伤神经元突起生长情况。结果:混合培养24 h 后,脊髓康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在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方面均高于空白组(P<0.05),中剂量组低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P<0.05),高剂量组与LPS 组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培养96 h 后,脊髓康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一级突起数量多于空白组(P<0.05),与LPS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康中、高剂量组平均突起较空白组长(P<0.05),与LPS 对比,脊髓康中剂量组平均神经突起较短(P<0.05),而高剂量组则平均突起较长(P<0.05)。结论:中药复方脊髓康可能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吞噬神经元碎片,改善局部微环境,从而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再生。  相似文献   
30.
作为药物递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载体材料可负载、保护、递送药物,并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与释放靶区。中药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但传统载药方式单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大量报道证明,经合适天然高分子载体材料负载后的中药及组分,疗效有所提高、不良反应也有不同程度减少。文章根据使用频率与文献数量,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天然高分子载中药成分载体材料,包括壳聚糖、明胶、丝素蛋白、白蛋白,以及它们的改性材料,探讨了它们的特性及其载中药组分应用的不同点,希望为其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