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寒湿型LDH病人13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牵引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连续治疗6周。比较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和血清疼痛介质、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病人VAS评分、OD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增加(P < 0.01),且观察组VAS评分、O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5-羟色胺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腰腿疼痛、遇寒痛增、屈伸不利、麻木发凉、夜间疼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59/65),高于对照组的77.78%(50/65)(P < 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能有效改善寒湿型LDH腰腿痛症状,提高短期疗效,可能与麻黄附子细辛汤降低炎症反应及疼痛介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2.
张施展  张卫国  汪阳  陈丰  杜非 《骨科》2018,9(4):296-301
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辅助下复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我科采用髋关节镜辅助复位治疗43例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病人,男25例,女18例;年龄为21~47岁,平均年龄为38.5岁;Garden Ⅲ型26例,Ⅳ型17例。采用Garden指数评估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Harris评分(hip Harris score, HHS)评估患髋功能,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髋疼痛情况。结果 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0±3)个月(21~80个月)。2例病人出现轻微退钉现象,均无骨折不愈合、复位丢失、髋内翻、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均无骨折复位丢失,Garden指数Ⅰ级38例,Ⅱ级4例,Ⅲ级1例,优良率为97.7%;术后18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9例,良10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7%。术后18个月的Harris评分为(89.63±5.22)分,较术前的(53.42±6.71)分明显提高;VAS评分为(2.37±1.24)分,较术前的(7.85±1.33)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例Garden Ⅳ型骨折病人出现股骨头坏死,复位质量采用Garden指数评估: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1例;股骨头坏死发生时间为术后1.3~3.8年,平均1.8年。结论 采用髋关节镜辅助复位联合内固定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复位满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能早期发现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3.
回顾性分析4例鼻咽癌放疗后鼻部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转归。患者均于鼻腔使用膨胀海绵或油纱条填塞止血后行血管内治疗,抢救成功3例,死亡1例。鼻咽癌放疗术后应积极行颈部及颅内血管筛查,在对鼻出血的性质、出血部位、侧支循环充分评估后,血管内治疗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不同疗法对创伤骨科患者骨折愈合及疼痛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16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保守治疗组66例、外固定组72例和内固定组78例,比较3组患者的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疼痛发生率及时间。结果:保守治疗组1个月内愈合比例为16.7%低于内固定组的30.8%;平均愈合时间方面,保守治疗组为(101±12.5)天、外固定组为(93±16.3)天、内固定组为(89±19.6)天;内固定组1个月内疼痛发生率最低,为51.3%,发生最高的组为保守治疗组68.2%;平均疼痛消失时间,保守治疗组为(57.2±18.5)天,外固定组为(57.2±18.5)天,内固定组为(40.6±11.0)天。结论:交锁髓内固定法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疼痛发生率低,对于创伤骨科患者其临床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3个月易筋经锻炼对老年男性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招募上海市60~69岁的无规律运动习惯的老年男性3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易筋经组,各15人。易筋经组每周运动5次,每次30 min,持续3个月。比较易筋经组与对照组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孕酮(PROG)、睾酮(T)、雌雄激素比(E2/T)等性激素水平。结果 3个月后,易筋经组E2/T(9.14±3.82)相对于对照组(11.05±5.24)有显著的降低(P=0.04),T水平有显著性地提高[(14.54±4.80)nmol/L,(13.74±3.80)nmol/L,P=0.02],FSH有显著性地提高[(11.67±6.21)IU/L,(9.58±5.05)IU/L,P=0.04],LH有显著性地提高[(7.96±6.58)IU/L,(5.00±1.68)IU/L,P=0.01]。结论易筋经锻炼能够促进性激素T、FSH和LH水平升高,降低雌雄激素比例,增强老年男性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6.
目的:为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calcium injection,LMWH)围术期应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接受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A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B组运用普通血管活性药物,术后14~20d患侧下肢行彩超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A组0例(0%)发生深静脉血栓,B组为6例(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量(295±80)ml,B组(272±80)ml,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大出血。结论:表明低分子肝素钙围术期应用可安全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大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图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12例直径≥15mm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进行数值模拟,对其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并与其载瘤动脉上的参数相对比。结果大型动脉瘤内部涡流形态复杂,在主要涡流内部有大面积紊乱的低速流动。动脉瘤瘤颈处速度最大,瘤顶附近存在一个面积较大的低流速区,流速接近0;与其载瘤动脉相比,收缩期末平均壁面切应力(WSS)显著降低,平均切应力震荡因子(OSI)显著增高,瘤壁平均低WSS面积百分比为24.74%。结论未破裂大型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为紊乱的涡流、瘤顶附近较大面积的低流速区、瘤壁高OSI和大面积的低wSS区。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了解廊坊市医疗机构环境中主要污染菌群,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消毒灭菌,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将医疗机构环境分为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及医疗器械等5组进行讨论研究.结果 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医疗器械污染细菌以G+球菌为主,医护人员手污染细菌G-杆菌略高于G+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为主;使用中消毒液监测合格率最高为98.89%,有6份样本不合格,空气监测合格率最低为58.22%.结论 未发现难以杀灭的细菌芽胞,各类环境中样本不合格大多源于工作人员消毒灭菌意识薄弱,工作态度不认真.  相似文献   
79.
肿瘤经由正常的腔隙、孔道或破坏颅底骨质侵犯颅内外相关结构,称之为颅底沟通性肿瘤~([1]).由于该类肿瘤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涉及多个学科,肿瘤难全切,术后可能造成严重畸形和功能障碍.随着影像技术发展和多学科的协作,本病的治疗有了较大的进步.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们治疗颅底沟通性肿瘤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表皮样囊肿又称胆脂瘤,是较少见的颅内肿瘤,一般认为表皮样囊肿的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0.5%~1.8%,小脑脑桥角区和鞍区是其好发部位[1].海绵窦表皮样囊肿罕见,目前国内外仅见病例报告不足20例[2-3].本文报告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海绵窦表皮样囊肿,并结合文献,分析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