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全身化疗结合局部植入缓释5-氟脲嘧啶间质化疗药物治疗口腔鳞癌(OS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实验组(间质化疗组):33例实施OSCC根治手术及全身静脉化疗,术中植入中人氟安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药,平均用药剂量为200~400mg;对照组(静脉化疗组)30例OSCC手术结合全身静脉化疗。两组均随访36个月,比较其术后复发率、死亡率以及毒副反应。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观察的患者中,实验组术后12、24个月的复发率(6.06%,15.2%)、术后12、24、36个月的死亡率(6.06%,12.1%,24.2%)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毒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除+全身化疗结合局部术区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药物,可以提高肿瘤局部化疗药物的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在不增加毒副反应的同时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口腔癌局部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间质化疗加手术及全身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间质化疗组:22例患者实施口腔鳞癌根治手术及全身静脉化疗,术前在癌灶内及癌灶周边植入缓释型氟尿嘧啶间质化疗药物,平均用药剂量为300mg;对照组18例为手术结合全身静脉化疗患者。两组均随访36个月,比较其术后复发率以及各种化疗毒副反应。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观察的患者中,间质化疗组术后24、36个月的复发率低于静脉化疗组(P<0.05),且其毒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除+全身化疗结合局部癌灶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药物,可以提高肿瘤局部化疗药物的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在不增加毒副反应的同时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3.
下颌骨髁突骨折30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髁状突骨折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30例中采用保守疗法9例,骨折复位骨固定10例,髁状突摘除术3例,髁突游离回植术7例,肋骨肋软骨植骨术1例。结果:开口度大于3.2cm23例,开口度2.5-3.2cm3例,失访4例。结论:(1)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移位程度,伤后就诊及合并伤进行综合分析决定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2)手术应尽可能选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3)对髁状突摘除术的评价应非常谨慎或下应提倡;(4)髁状突游离回植术的操作简便、临床效果良好,适用于延误治疗有粘连的病例,以及其他复位极困难的病例,强调此术技术操作应符合游离骨移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44.
伴巨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上少见,现报告如下.患者谢××,男,19岁,湖南藉,病案号235796.1996年6月入院.自诉3年前左下颌角后下方发现3个指头大的肿物、生长缓慢不伴疼痛.4个月前右侧对应部位亦出现数个类似肿物.2个月前两侧颈部肿物迅速...  相似文献   
45.
患者女性,11岁,右鼻侧膨隆五个月。患者一年前发现其右鼻侧膨隆,无不适,当地医院以“鼻底血管瘤”收入院行“鼻底血管瘤摘除术”。出院后不久,发现其局部膨隆如前,且逐渐增大,复诊时被诊断为复发。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上腭前肿物待查”收入院。入院时查一般情况好,局部见右侧鼻翼及鼻背外侧明显高起,在右侧鼻翼底部及外侧、右眼内眦下可触及一3cm×3cm的肿块,与对侧相比,最高处约高出2cm。肿块质地坚硬,表面皮肤正常。右侧鼻腔因肿物自底部及外侧向中线方向膨隆而阻塞,右侧前腭部轻微突起,后方达Ⅴ|腭侧,表…  相似文献   
46.
下颌骨中枢性血管瘤的拔牙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颌骨中枢性血管瘤是一种不常见但具潜在危险性的疾病。病变区发生牙源性感染需行拔牙术是一个临床难题。我科近期治疗一例下颌骨中枢性血管瘤并智齿冠周炎及皮瘘,现予报道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拔牙问题进行讨论。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3岁,战士,于1999年4月入院。自述1995年10月开始右下大牙牙龈肿大、经常出血,出血多于夜间突然出现,有时吐出半杯至一杯新鲜血,棉花压迫牙龈数小时方停止。1996年4月在某大医院诊断为“颌骨血管瘤”,用“介入栓塞”治疗,此后近两年内未再有任何出血。1998年2月不明原因发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