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5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298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418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1027篇
内科学   495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289篇
特种医学   3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59篇
综合类   1829篇
预防医学   991篇
眼科学   88篇
药学   729篇
  8篇
中国医学   655篇
肿瘤学   31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538篇
  2010年   532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免疫细胞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rcinoma,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免疫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量血细胞计数法(FlowCytometry,FCM)检测方法,动态观察120例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HLA鄄DR含量变化。结果肝切除术前肝功能Child鄄PughB级、OGTTL型和术前施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组,CD4+/CD8+比值则较高(P<0郾05)。全部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后CD3+CD4+T细胞和NK细胞(CD3-CD16+CD56+)含量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2周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8+含量明显低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3周(P<0.01);而CD4+/CD8+比值则显著高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3周(P<0郾01)。结论PLC合并肝硬变肝储备功能不足、术前肝动脉栓塞化疗和肝切除术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PLC患者肝切除术前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2.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时相期CT增强扫描。对增强后各期图像进行相关处理,以不同的三维重建方式获得CTA、CTU影像。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结果48例中肾脏及输尿管先天畸形者15例;输尿管阴性结石致肾盂输尿管积水者4例;泌尿系炎症者5例;肾及输尿管、膀胱结核6例;外源性压迫导致肾盂及输尿管积水者8例;泌尿系肿瘤者10例。结论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纵隔转移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于长华  彭进  朱卫国 《西部医学》2005,17(2):166-166,16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加量放射治疗在纵隔转移肿瘤中的应用。方法66例纵隔转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放组和普放加三维适形组,每组33例。普放组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先予前后野治疗;40Gy后缩野,采用斜视避脊髓加量,总量58-66Gy,平均61Gy;普放加三维适形组前40Gy次采用同样治疗方案,然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Gy/次,5次/周,加9—13次不等,总量64—79GyY。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全部治疗计划,近期疗效两组分别为: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11%、23%,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60%、71%,无进展(NR)率分别为29%、6%,其中普放组3个月内死亡1例。两组1 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分别为37%、19%、1 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分别为52%、35%,1 2级急性放射骨髓抑制分别为55%、62%。1 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和1 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两组间有差异显著性。结论三维适形加量放射治疗在纵隔转移肿瘤中有良好的应用,急性放射性反应轻微,近期疗效好于传统普放治疗。  相似文献   
34.
Internet时代的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Internet时代医院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入手,阐明医院图书馆要抓住机遇,不断转变观念,注重人才培养,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构建并产生肿瘤血管抑制肽alphastatin(Al)重组腺伴随病毒(rAAV)载体。方法将目的基因alphastatin插入载体质粒pSSHG-巨细胞病毒(CMV)的EcoRI和BamHI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SSHG-CMV/NT4-Al。用腺病毒辅助质粒pFG140代替野生型腺病毒,包装质粒pAAV/Ad及已构建的重组腺伴随病毒载体质粒,使用三质粒共转染法转染293细胞,包装得到腺伴随病毒(AAV)-Al。采用氯仿抽提、聚乙二醇沉淀回收纯化,斑点杂交方法测定重组病毒滴度。结果重组病毒rAAV-Al滴度约为2×1012颗粒/ml。结论成功制备了重组病毒rAAV-Al,提供了一种生产足量安全的rAAV-Al简单易行的方法,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Arthur  J.  Matas  David  E.  R.  Sutherland  李涛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5):313-314
在美国,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有两种选择,即透析或者肾移植。而选择行肾移植的患者又有两种供体可供选择,即活体供肾或者尸体供肾。  相似文献   
38.
食管癌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放疗反应、并发症。方法2002年2月至2004年5月,71例食管鳞癌随机分成两组,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组36例,食管病变上下外约4cm,前后、左右外约0.5~1cm作为PTV1,每次2GY,每周5次,DT40GY后,病变上下外约2cm,前后、左右外约0.5~1cm作为PTV2,每日2次,每次1.5GY,间隔4~6小时,总疗程6周,总剂量67GY/38次。非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组35例,时间、剂量、分割方式同适形组。所有病例均采用8MV-X外照射。结果1、2、3年的生存率和原发肿瘤的局控率,与非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比较,适形组明显提高,分别为88.9%、75%、63.9%比68.6%、51.4%、40%和86.1%、72.2%、58.3%比65.7%、48.5%、34.3%。适形组的急性放射反应明显低于非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组,两组有显著差别。结论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食管癌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优于非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组。  相似文献   
39.
目的改善心脑血管缺氧载氧药物是一种创新药物。由于它半径比红细胞小400~1 000倍,易于通过毛细血管,给缺血组织及时供氧,迅速缓解或纠正缺氧状态,达到治疗抢救目的。血红蛋白的纯化工艺是载氧药物研制的重要工艺步骤。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通过热敏法分离纯化人脐带血血红蛋白的工艺以及较为完善的纯化血红蛋白质量检测指标。结果与现有的纯化方式相比,热敏法操作简便,仪器设备造价低廉,纯化与病毒灭活同时进行,得到的纯化产品损失少,纯度高,各项理化指标达到国际水平。结论本工艺适用于规模制备纯化血红蛋白,为进一步研制治疗心脑血管缺氧载氧药物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0.
据报道,前交通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35%,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并行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患者4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及手术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