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大剂量顺铂为主的化疗导致的迟缓呕吐常难以控制,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尚无较好的控制方案。所谓迟缓呕吐是指应用化疗药物24h以后发生的呕吐。用较昂贵的5-HT3受体拮抗剂控制迟缓呕吐在目前的文献中尚无满意效果,现临床多用胃复安并维生素B6肌注的方法。笔者自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用胃复安加维生素B6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以大剂量顺铂(90~100mg/m2)为主的联合化疗所致迟发恶心、呕吐,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1984~1995年收治的28例小儿肝昏迷的临床资料及抢救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小儿肝昏迷临床上以急性肝昏迷为最常见,慢性肝昏迷少见;②小儿肝昏迷的原因以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重症肝炎为最常见;③血清胆红素浓度越高、血糖浓度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越低,昏迷程度越深;④小儿肝昏迷治疗以综合基础疗法加肝细胞生长素为最有效。  相似文献   
13.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伴结核病或丙肝的治疗策略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窦晓光  李智伟  乔光彦 《新医学》2006,37(6):419-420
1引言 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生存期明显延长.所以,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合并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和(或)结核病的机会大大增加.然而,当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合并丙肝和(或)结核病后,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并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时机及用药方案选择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本文扼要分析这些争议,并探讨其治疗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7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9例。治疗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 8万IU/(kg.d),1次/d肌肉注射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分2次静脉点滴,同时给予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 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9.33%,与对照组25.8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5,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5.51%、8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下降大于10 g/L的比率分别为2.24%、1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P<0.01)。结论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且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法检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用细胞角蛋白_(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_(低分子量)检测3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化治疗,术中共收取经常规病理检查无转移的阴性淋巴结370枚.结果 30例患者370枚淋巴结中,5例患者9枚淋巴结发现微转移,其病例总阳性率为16.67%,淋巴结总阳性率为2.43%.在有微转移的淋巴结中,髂外淋巴结、闭孔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9%,5.68%,1.61%,以闭孔淋巴结的转移率最高.结论 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现象,随着淋巴结数目的 增多,微转移的检出率逐渐增大.免疫组化法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其致残率高,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传统治疗方法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但存在经常发生植骨块吸收塌陷,后凸畸形加重,以及卧床时间长等不足.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结核的关键[1],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结核22例,疗效满意,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7.
Gilbert 综合征又称体质性肝功能不良症,是由于肝组织摄取非结合胆红素障碍或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致使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显著增高而发生黄疸的一类良性遗传性疾病,部分呈家族性,病情可反复发作.笔者对本院近2年来收治的5 例Gilbert 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肝组织病理表现进行整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地区HLA-B27阳性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HLA-B27阳性分布的特征和流行规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HLA-B27抗原.结果HLA-B27阳性检出率存在有性别差异(X2=41.91,P<0.01),男性(42.09%)明显高于女性(23.94%).HLA-B27阳性检出率亦存在有民族差异(X2=13.44,P<0.01),汉族(44.15%)明显高于维吾尔族(27.17%).维、汉两民族各年龄段间HLA-B27阳性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X2男性=5.78,P=0.1227,X2女性=2.468,P=0.2911,X2合计=1.65,P=0.6484;X2男性=1.91,P=0.5904,X2女性=1.10,P=0.770,X2合计=5.29,P=0.1518).在0_和20_年龄段HLA-B27阳性检出率存在有民族差异(X22_段=10.61,P=0.0011;X220_段=7.46,P=0.0063),汉族明显高于维吾尔族,40_和60_年龄段民族间则无统计学差异(X240_段=0.28,P=0.5968;X260_段=0.68,P=0.5492).结论在受检人群中HLA-B27阳性分布具有地区特征性,尤以种族和性别差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免疫比浊法研究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血中纤溶酶原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病人血中纤溶酶原含量按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的顺序依次减少,且慢性活动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血中的纤溶酶原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及前两种肝炎病人。经统计学处理,P<0.01,说明纤溶酶原可作为反映肝脏功能损伤程度及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