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190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科学   175篇
综合类   494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72篇
  4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脂多糖(LPS)注射后6、12、24小时组和解毒化瘀方6、12、24小时组。取肝组织分离线粒体,测定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同时行高压液相色谱检测线粒体内腺苷酸含量及能荷(EC)水平。结果:在注射LPS 6小时后,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降低,ATP、ADP含量及EC值减少;24小时后,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ATP、ADP、AMP含量及EC值明显减少。与对应的LPS组比较,经解毒化瘀方处理后,肝细胞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增加,ATP、ADP、AMP含量及EC值均升高。结论:解毒化瘀方能增加ETM大鼠肝线粒体M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提高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增加线粒体腺苷酸EC值,改善能量代谢,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膈肌肌电(EMGdi)信号是一种由膈肌产生并蕴含着人体呼吸系统重要生理信息的生物电信号,该信号易受自身心电(ECG)信号的严重干扰。本文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熵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波能量熵阈值去心电算法。该方法在对信号各层小波系数的分析基础上,将每层的系数信息量看成一个单独的信号源,将其分成N等份的小区间,通过系数能量熵的分布特性将其分成高能量熵和低能量熵两类分别进行绝对均值阈值处理,对阈值后的小波系数进行小波重构便得到降噪后的EMGdi信号。通过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去除了EMG-di信号的ECG干扰信号,更大程度地保留了EMGdi的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潍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12年来可疑阳性或阳性患儿失访的原因。方法对所有调查对象采取电话随访、问卷调查、网络或邮寄等方式,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对照组调查一般项目,失访组调查一般项目及失访的原因。结果失访组在户口、住址远近、父母受教育程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失访原因依次为认识不足、交通不便、经济原因及其他原因。结论做好新筛疾病知识的科普工作,同时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筛查网络,减少新筛患儿的失访率。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A(PKA)/钙调蛋白Ⅱ(CaMKⅡ)信号通路在二甲双胍(Met)调节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房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亚型KCa2.2和KCa2.3蛋白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选8只喂普通饲料为对照组(Con组),另32只喂高脂高糖饲料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构建T2DM大鼠模型后,再随机分为DM组、Met组、H-89组(腹腔注射PKA抑制剂H-89)和KN-93组(腹腔注射CaMKⅡ抑制剂KN-93),每组8只。用ELISA检测大鼠心房组织PKA活性,qRT-PCR检测CaMKⅡmRNA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Ca2.2、KCa2.3和磷酸化CaMKⅡ(p-CaMKⅡ)蛋白表达。结果 Con组、DM组、Met组和H-89组PKA活性分别为0.74±0.04、0.50±0.05、0.69±0.03和0.48±0.03。与DM组比较,Met组PKA活性明显提升(P<0.01);与Met组比较,H-89组显著抑制PKA活性(P<0.01)。Con组、DM组及Met组CaMKⅡmRNA分别为1.00±0.07、0.61±0.03和0.92±0.09。与Con组比较,DM组CaMK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DM组比较,Met组CaMKⅡ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Con组比较,DM组心房组织p-CaMKⅡ和KCa2.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KCa2.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DM组比较,Met组明显提升p-CaMKⅡ和KCa2.2蛋白表达,明显抑制KCa2.3蛋白表达(P<0.01)。与Met组比较,KN-93组和H-89组分别显著抑制p-CaMKⅡ蛋白表达和PKA活性,均显著下调KCa2.2蛋白表达,上调KCa2.3蛋白表达(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Met组比较,KN-93组和H-89组均显著下调KCa2.2蛋白表达,上调KCa2.3蛋白表达(P<0.05,P<0.01),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Met通过激活PKA/CaMKⅡ信号通路部分修复T2DM大鼠心房KCa2.2蛋白下调和KCa2.3蛋白上调。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检索、系统整理经典名方鳖甲煎丸的中医古代文献,系统梳理鳖甲煎丸的历史源流及朝代传承,以期为鳖甲煎丸的进一步文献、临床及药物研究提供文献支持。方法:基于中医古籍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医古代文献中鳖甲煎丸相关数据进行提取,统计分析朝代分布、文献分类、方名、药物组成、主治病症、剂量、制法及服法。结果:获得鳖甲煎丸相关文献数据127条,共涉及中医古籍104本。分析后发现鳖甲煎丸自东汉以来,沿袭日久,并在清朝分布集中,以医案医话类文献为最多,在后世传承中对鳖甲煎丸方名、药物组成、剂量、制法及服法的记载基本遵循《金匮要略》鳖甲煎丸原文,同时基于本方化裁,扩大了鳖甲煎丸的临床应用范围。结论:鳖甲煎丸应用于临床历史久远,且行之有效,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76.
李晓东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8):1403-140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对高龄股骨颈骨折(FNK)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高龄FNK患者,按照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术中血流动力学[诱导前(T_0)、切皮即刻(T_1)、手术开始后20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睁眼时间。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7.78%)高于对照组(82.22%)(P<0.05)。T_1、T_2、T_3观察组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应用于高龄FNK患者麻醉效果较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7.
采用原位复合法,以纳米羟基磷灰石为增强体,以聚氨酯预聚体为基体,制备了快速成型所需的HA /PU 基质复合材料,采集个体股骨近端骨缺损部位的 CT 影像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医学影像 Mimics 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直接得到股骨近端的三维模型,再将三维模型信息转换成快速成型的“STL”数据文件,以此直接驱动三维打印机制造出 ABS 实体模型,然后经硅胶模具和浇注成型手段,将 HA /PU 复合预聚体基质浇注到硅胶模具中,进行固化成型,得到符合个性化需求的 HA /PU 股骨近端植入体。为克服批量生产植入体型号、尺寸与个体需求不匹配的弊端,制造高附加值人工骨产品提供实验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血症( endotoxemia,ETM)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内毒素注射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组和解毒化瘀方6小时、12小时、24小时组.眼眶取血,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时取肝组织分离线粒体,测定其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在注射内毒素6小时后,大鼠血清TNF-α水平及线粒体MDA的含量升高,线粒体SOD、GSH-Px活性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TNF-α水平及MDA的含量进一步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下降.与对应的内毒素组比较,经解毒化瘀方处理后,TNF-α水平及MDA的含量均降低,SOD、GSH-Px活性均升高.结论: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刺激Kupffer细胞释放TNF-α有抑制作用,同时减少内源性自由基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损伤能力,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价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区血流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93例120眼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其中无DR(NDR组)患者30例40眼、轻度非增生型DR(轻度NPDR组)患者32例40眼、中度NPDR(中度NPDR组)患者31例40眼;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体检者40名40眼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旁300 μm区(FD300)血流密度、FAZ面积、FAZ周长、非圆度指数(acircularity index,AI);多元回归分析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D300血流密度、FAZ面积、FAZ周长、AI与DR病情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CTA检查指标对早期DR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DR组、DR组患者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均明显下降,DR组患者FD300血流密度也明显下降,FAZ周长、AI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且DR组患者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D300血流密度均低于NDR组,FAZ周长、AI均大于NDR组(均为P<0.05);DR患者黄斑区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D300血流密度随DR分期增加而下降,FAZ周长、AI随DR分期增加而上升(均为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FD300血流密度与DR病情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与FAZ周长、AI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且各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FD300血流密度预测早期DR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0.79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75%、66.25%;以AI变量的cut-off值为1.12,其预测早期DR的特异度(86.25%)最佳,敏感度为72.50%。结论 早期DR患者存在黄斑区FD300血流密度下降及FAZ周长、AI增加,上述OCTA参数与DR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DR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0.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对39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8~25个月,平均(16.8±1.5)个月,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1.8)个月。按照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例,良30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4.6%。未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和骨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正确诊断、选择恰当手术时机和复位固定方法,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重建小腿远端"两柱一体"的平衡与稳定,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