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15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292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8篇
  1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的机器学习及其联合临床特征预测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103例无颈部淋巴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二维声像图,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提取超声图像特征,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模型,并结合临床特征建立联合模型,观察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筛选出11个超声图像特征和2个临床特征建立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和联合预测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在训练组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8[95%CI(0.74,0.82)]、79%、76%、80%、78%、81%;在验证组分别为0.72[95%CI(0.68,0.75)]、71%、69%、69%、74%、74%。联合模型在训练组的AUC、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7[95%CI(0.83,0.90)]、87%、85%、87%、87%、88%;在验证组分别为0.81[95%CI(0.78,0.83)]、80%、83%、86%、73%、79%。结论 超声机器学习预测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合临床特征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992.
缪刺法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上根据《素问·缪刺论》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左取右 ,右取左。有痛而经不病者 ,缪刺之”的原则。认真辨证 ,选取不同的穴位 ,灵活运用缪刺法 ,对一些疼痛性疾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且取穴少 ,疗效快 ,故简要报告如下 ,供同仁们参考。1 病案举例1 .1 胸壁扭挫伤  姚某 ,男 ,48岁 ,教师 ,1 996年 1 0月 1 8日就诊。主诉 :左侧胸壁疼痛 1天。患者于 1天前不慎跌仆 ,左侧胸壁着地 ,当即感左侧胸壁剧烈疼痛 ,咳嗽 ,深吸气时疼痛加剧 ,左上肢活动时觉左侧胸壁疼痛并向左后背放射。查 :左侧胸壁锁骨中线下第 5肋间旁开 1寸处微…  相似文献   
993.
军训女兵骨盆应力性骨折损伤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受阅女兵军训后骨盆应力性骨折的情况。地对178名军训女兵进行回顾性调查,对腹股沟区有疼痛史的人员进行骨盆X线拍片检查。结果 骨盆应力性骨折总的发生率为17.42%(31/178),其中应力性骨膜炎为11.80%(21/178),完全骨折为5.62%(10/178)。所有骨盆应力完全骨折和应力骨膜炎均发生在耻骨下枝,在X线拍片检查之前,无一例确诊,21例应力性骨膜炎均发生在双侧耳耻肌下枝,10例完全骨折中,左右侧耻骨下枝各4例,2例发生在双侧。结论 骨盆应力性骨折是女兵常最见的训练伤,而且经常误诊。本组骨盆应力性骨折仅发生在耻骨下枝。  相似文献   
994.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 无需手术或放射治疗。PDT可以重复使用, 不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PDT通过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 帮助抵抗癌细胞。目前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类型和部位的癌症和癌前病变, 比如皮肤、咽喉头颈部、食道、肺、胰腺、胆管、宫颈等。本文综述了PDT近年来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进展, 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促进PDT在耳鼻咽喉科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2016—2018年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长海院区常见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该院区常见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依据CLSI 2018版折点对结果进行判读。结果 2016—2018年该院区分离并检测临床菌株4 094株,革兰阴性杆菌2 784株(68.0%),革兰阳性球菌1 310株(32.0%)。最常见细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耐药率低于5%。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为10.7%~29.4%;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3.3%~16.0%。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屎肠球菌。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根据耐药监测数据合理使用抗生素,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96.
德国Fischer公司生产的微型多叶光栅每片厚度为1 m m ,共40 对80 片,射野直径范围为3~64m m ,TMR、St、剂量分布的测量可用三维水箱法或胶片法。用三维水箱测量时,应选用0.03 cc以下的电离室探头或1 m m 直径的半导体探头;用胶片法时,应先作出胶片密度—剂量曲线图,并校准胶片的绝对剂量值;剂量分布的测量应先照片,再用放射物理专用的数字化扫描仪将胶片灰阶扫入计算机,并以1 m m ×1 m m 为矩阵得出140×140 个剂量分布的数据。  相似文献   
997.
我们对放射技士的教学进行了系统改革尝试,旨在由“应试教育”转入:“素质教育”,提高学员专业整体素质和个体潜能的发展,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1 具体方案11 素质教育的思路 坚持六个适应(既适应基层、又适应医院;既适应当前、又适应未来;既适应平时、又适应战时),坚持从知识、技能、智能培养的三维模式,优化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灵活教学方法、改革测试手段、传授学习方法,开拓放射专业的素质教育。12 具体做法121 理论教学 对各个学科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坚持系统讲述,对其他…  相似文献   
998.
辨证治疗精液不液化症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精液不液化症的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方法 :将 84例精液不化症患者分为4型 :湿热下注型、阴虚火旺型、脾肾阳虚型、痰浊瘀阻型治疗观察。结果 :临床效率 :湿热下注型 94% ,阴虚火旺型 98% ,脾肾阳虚型 86% ,痰瘀阻滞型 70 %。提示 :精液不液化症临床以湿热下注型及阴虚火旺型多见 ,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9.
从虚瘀论治慢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缠绵难愈,易于复发特点。近年来笔者从虚瘀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 慢性胃炎在中医学多归属“胃痛”范畴。认为胃居中焦,通过经脉相互络属,与脾构成表里关系。胃主腑,属阳,主受纳,其气以降为和。脾为脏,属阴,主运化,其气以升为顺。二者一阴一阳,一运一纳,一升一降,共同完成了中焦运化功能,故为气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如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内伤七情,体虚久病等原因,皆可导致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常,胃失和降,影响中焦运化,气机升降,从而形成“不通则…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参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菌株评价技术标准》(WS/T 812-2022),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保藏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药用微生物相关菌(毒)种保藏分中心的大肠埃希菌CCPM(A)-P-000101、肺炎克雷伯菌CCPM(A)-P-000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CPM(A)-P-000100菌株,分别测定病原微生物学特征,推动这3株细菌成为抗菌药物活性评价中使用的标准株。方法 进行菌落形态和革兰染色观察,根据生化鉴定、抗生素敏感性测试、16S rDNA测序,以及多次传代后,观察和比较不同代次间细菌生长、药敏特性以及感染实验动物的100%最小致死量的差别,了解3株细菌的传代稳定性,明确其病原微生物学特征。结果 菌落形态、革兰染色、生化鉴定、16S rDNA测序结果证明CCPM(A)-P-000101、CCPM(A)-P-000102、CCPM(A)-P-000100菌株具备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应的典型特征,除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等少数抗生素具有耐药性,3株细菌对多数受试抗生素具有敏感性表型。3株细菌的G10菌株与G1菌株比较,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