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416篇
预防医学   127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2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52.
53.
19世纪中期,Virchow首先提出了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和血管壁损伤.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肢体运动障碍、脱水治疗等原因,引起静脉血流滞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国外有研究报道卒中患者DVT发病率约为30% ~ 40%[1].DVT会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增加医疗消耗,严重者还可因血栓脱落阻塞较大的肺动脉而造成肺栓塞,后者占卒中患者急性期死亡原因的25%[2].本研究采用空气压力波作为护理手段,观察其对静脉血液回流、预防DVT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马齿苋粉延缓衰老的作用,为马齿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鼠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喂普通饲料)、马齿苋大、中、小剂量组(喂普通饲料并分别加入5.00,2.50和1.25g马齿苋粉)连喂4周。于实验第29天大鼠采血测血清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果蝇生存实验,将果蝇分成4组,对照组只用普通玉米培养基,实验组按大、中、小剂量将马齿苋粉分别按20%,10%,5%加入培养基中,计算果蝇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最高寿命。结果:马齿苋组大鼠血清丙二醛降低,大、中、小剂量3组分别为:(3.84±0.43),(4.06±0.32)和(4.58±0.45)μmol/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10.22,13.59,13.43,P<0.01)。血清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大、中、小剂量3组分别为:(3.46±0.24),(3.25±0.20),(3.00±0.15)kat/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03,4.50,1.96;P<0.05~0.01)。马齿苋粉延长了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结论:马齿苋粉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机体衰老,是有开发价值的保健品。  相似文献   
55.
马秀荣  李丽华 《新医学》2005,36(6):338-339
回顾性分析3例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后出现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临床症状不典型,均存在免疫力下降、曾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等治疗,2例因诊断延迟而死亡,1例因在疑及真菌感染情况下先后予氟康唑、酮康唑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6.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细胞染色中的应用董书魁姚辉李丽华段雪梅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新兴的化学试剂,在医学检验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依其溶于水后分子的亲水基所带电荷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门诊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31人)和阿米替林(33人)治疗,总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评定疗效,阿米替林组有2例脱漏,最后完成疗程每组各31人。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分别为9例和8例,明显缓解分别为10例和8例,轻度缓解分别为7例和9例,无效分别为5例和6例;有效率分别为83.87%,80.6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嗜睡等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P〈0.01)。结论:西酞普兰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控制效果与动脉僵硬指数(AASI)的关系。方法以97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2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0.0±16.4)岁。按照血压是否控制正常将患者分成控制组(28例)和未控制组(69例)。患者均经过6个月以上的抗高血压治疗,记录其24h动态血压,计算AASI、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控制组患者AASI、PPI(分别为0.41±0.20、0.72±0.03)与未控制组(分别为0.43±0.18、0.72±0.0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85、-0.239,P〉0.05);控制组患者PP[(48.36±8.44)mmHg]与未控制组[(61.33±12.47)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7,P〈0.01);AASI与PP呈正相关(r=0.232,P=0.022),PP与PPI呈负相关(r=-0.807,P〈0.01),AASI与PPI无相关性(r=0.131,P〉0.05)。结论AASI、PP和PPI均可反映患者动脉僵硬程度,但在抗高血压治疗中,短期未见到AASI的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撤机后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相比,是否可以降低撤机失败率。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入住本院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29—34周、需要有创呼吸、并且在生后4周内撤机的重度RDS早产儿,撤机后随机分为DuoPAP组和NCPAP组,若应用这两种方式不能维持则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主要观察指标为撤机失败率、失败原因以及使用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48、72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结果共入选69例RDS早产儿,DuoPAP组35例,NCPAP组34例。DuoPAP组与NCPA组比较,撤机失败率降低(11.4%比35.3%);12、24hOI升高[12h:(228.1±44.4)比(204.2±44.6),24h:(254.6±39.5)比(230.4±44.4)],PaCO2(mmHg)降低[12h:(35.1±8.3)比(40.5士8.9),24h:(36.8±8.4)比(42.1±8.8)];12hPaO2(mmHg)升高[(89.0±12.5)比(74.5±13.8)],P均〈0.05。两组总用氧时间、有创呼吸支持时间、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重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NCPAP相比,撤机后使用DuoPAP可明显降低重度RDS患儿撤机失败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0.
夏小芳  李丽华  许彩云   《护理与康复》2020,19(10):51-53
目的观察护士主导式拓展化作业管理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士主导式拓展化作业管理疗法实施前及实施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及作业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士主导式拓展化作业管理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士主导式拓展化作业管理疗法可显著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