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7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81.
82.
目的考察室温(20±1)℃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吡肟与氟康唑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6 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20±1)℃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 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83.
张敬阳  郑芳  朱雪松 《中国医药》2011,6(1):436-438
目的 考察室温[(20±1)℃]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配伍液中奥硝唑与头孢西丁钠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结果 奥硝唑与头孢西丁钠的检测波长分别为318、237 nm;奥硝唑与头孢西丁钠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奥=0.7444 X奥+3.0667(r=0.9998,n=6)和Y西=0.6549 X西+6.2667(r=0.9996,n=6),结果 表明在奥硝唑50.8~304.8 mg/L、头孢西丁钠101.6~609.6 m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测得奥硝唑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头孢西丁钠峰面积RSD为0.65%;重复性试验测得奥硝唑峰面积RSD为0.84%;头孢西丁钠峰面积RSD为0.92%;稳定性试验测得奥硝唑与头孢西丁钠峰面积RSD分别为0.52%、0.89%.6 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室温条件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6 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考察室温下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配伍液0~8h头孢替安与盐酸氨溴索的含量,同时测定pH值,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结果:在室温((20±1)℃)下、8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变化明显。结论:在室温((20±1)℃)下,在盐酸头孢替安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宜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85.
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加替沙星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加替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加替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分别在25、37℃放置12h内各时间段的含量,并测定pH值,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结果:在25、37℃下、12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37℃下,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加替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在12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86.
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明  郑芳  李鹏  朱雪松 《医药导报》2011,30(2):254-256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 ℃室温条件下,分别观察和测定6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含量变化。结果配伍液在室温下各时刻药物含量、pH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下,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6 h内使用。  相似文献   
87.
华法林钠药理作用影响因素与华法林钠用药监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常用的抗凝血药,华法林钠的抗凝作用受到药物、食物以及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常会出现抗凝不足或者出血倾向。因此,临床在使用华法林钠的过程中应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并密切关注患者临床表现,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血药浓度监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监护,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大鼠脊柱融合的能力,并与已广泛商品化使用的BMP-2蛋白比较.方法 分别将携带BMP-2和β-半乳糖苷酶的腺病毒转染BMSCs,在大鼠脊柱融合模型中建立5个实验组,每组8只,分别植入:Ⅰ组,5×106个BMP-2转染细胞;Ⅱ组,5×106个β-半乳糖苷酶转染细胞;Ⅲ组,10μgBMP-2蛋白;Ⅳ组,5×106个未转染细胞;Ⅴ组,单独的胶原海绵.8周后处死大鼠,进行各项观察.结果 手触力学评价显示Ⅰ、Ⅲ组全部达到骨性融合,而其他组均未融合.X线评分Ⅰ组(5.02)和Ⅲ组(4.21)也明显高于其他组.Micro-CT和组织学切片显示Ⅲ组的新骨骨量较少,骨小梁较细.结论 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很好地诱导脊柱融合,诱导效果要好于商品化的BMP-2蛋白.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环昔滴眼液中盐酸环丙沙星和阿昔洛韦的含量的RP-HPLC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15∶15∶70比例的甲醇-乙腈-0.05 mol.L-1枸橼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3.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3 nm。结果:盐酸环丙沙星和阿昔洛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1~241.6μg.mL-1(r=0.9993)和5.1~81.6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和99.8%,RSD分别为0.92%和0.65%。结论:本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方环昔滴眼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0.
李志浩  李鹏  朱雪松  郑芳  朱军 《中国药师》2009,12(9):1235-123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神农香菊中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乙腈(B)-0.8%磷酸溶液(C),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328nm。结果: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分别在4.5~90.0μg·ml^-1(r=0.9993)和10.5-210.0μg·ml^-1(r=0.9996)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2%,97.7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神农香菊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