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7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目的考察室温条件下注射用氯诺昔康与头孢硫脒在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诺昔康与头孢硫脒配伍后8 h内各时间点的含量,同时测定pH值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结果 8 h内配伍液的含量、pH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条件下,注射用氯诺昔康与头孢硫脒在生理盐水中8 h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2.
丹红注射液与5种溶媒配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秋菊  朱雪松  郑芳 《中国药师》2009,12(8):1157-115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与不同溶媒配伍时不溶性微粒及pH的变化,选择最适宜与丹红注射液配伍的溶媒。方法:分别将丹红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0.9%NS)、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复方氯化钠注射液(Rs)和转化糖配成临床常用浓度,测定微粒数及pH,以验证丹红注射液说明书提供的用法。结果:丹红注射液与5种溶媒配伍后,不同直径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所增加;与0.9%NS、转化糖、RS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增加明显;与5%GS、10%GS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增加较少。结论:应加强中药注射液不溶性微粒的监测,注射丹红注射液时,应缓慢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3.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P-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rug release in vitro of atractylenolide Ⅰ liposomes. Methods The release behavior of the drug from liposomes was studied by the third method for dissolution. ZORBAX C18 column (4.6 mm × 250 mm, 5 μm) was used with a mobile phase of Methanol-Acetonitrile-0.2% from liposomes in vitro fitted the log-normal distribution equation and had a property of sustained release.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fast and selective. It i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elease profile in vitro of atractylenolide Ⅰ lipos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