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1篇
  免费   7188篇
  国内免费   300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266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752篇
内科学   33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11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246篇
综合类   1015篇
预防医学   3158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255篇
中国医学   496篇
肿瘤学   2564篇
  2023年   627篇
  2022年   1245篇
  2021年   1104篇
  2020年   1279篇
  2019年   1143篇
  2018年   90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90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2007 - 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趋势及过早死亡概率,为制定适宜的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2007 - 2018年东城区户籍居民死因登记资料,分析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和死亡比例,应用WHO推荐的早死概率计算方法,计算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采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年均变化百分比(APC),对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7 - 2018年东城区慢性病年均死亡率为613.94/10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PC = 1.41%,P<0.001),年均标化率为294.62/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 = - 1.39%,P = 0.002),男性和女性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2.24/10万和259.31/10万,均呈逐年递减的变化趋势(P<0.05)。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死亡分别占死亡总数的43.72%、27.82%、8.08%和2.84%,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分别为 - 1.59%和 - 2.47%,P值分别为0.006和0.001)。65岁以下人群死于恶性肿瘤的比例高于心脑血管疾病,70岁组恶性肿瘤死亡比例开始下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高。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为9.23%,男性高于女性,女性早死概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APC = - 2.57%,P<0.001)。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种慢性病是影响东城区户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2007 - 2018年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居民为过早死亡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呼和浩特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呼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方法 2009 - 2019年每年在全市随机抽取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2009 - 2019年共检测健康人群血清样本3 564份,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3.8%,不同年份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898,P<0.001)。从年龄组看,麻疹抗体阳性率最低为8月龄~,阳性率为89.4%;其次是≥30岁,阳性率为89.8%;麻疹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8 月龄~,阳性率达到100.0%,不同年龄人群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7.460,P<0.001)。不同性别间抗体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820,P = 0.186)。不同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1.391 P<0.001)。城区和农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51,P = 0.835)。结论 呼和浩特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基本形成了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但8月龄~和≥30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较低,建议提高8月龄婴儿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的及时率, 同时根据疫情态势对集体生活和工作的大中专新生、新兵和外来务工人员开展麻疹成分疫苗的补充免疫和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稀释法,测定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 FDA)批准治疗鼠疫的2种药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对鼠疫耶尔森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确定鼠疫菌对这2种药物的敏感性及MIC90(可抑制90%细菌生长的药物浓度),掌握这2种药物对鼠疫菌的抑菌浓度,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利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这2种抗生素分别对1 010株鼠疫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 所测的1 010株鼠疫菌中未发现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具有单个或2种抗菌药物抗性的鼠疫菌株,其最低抗菌药物浓度MIC50分别为0.06和0.12 μg/ml,MIC90均为0.25 μg/ml。结论 利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对鼠疫耶尔森菌最低抑菌浓度,有效的评价了鼠疫耶尔森菌对氟喹诺酮类代表药物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敏感性,实验数据支持我国在鼠疫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为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氟化钠(NaF)是否会诱导人肝细胞 L02衰老及衰老相关标志蛋白水平的改变。方法 不同浓度 (0、1、2、3、4、5、6、7和8mmol/L) NaF 处理 L02人正常肝细胞,CCK-8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的变化以筛选 NaF 的作用浓度;衰老标志物 β-半乳糖苷酶 (β-galactosidase, β-Gal) 染色检测衰老阳性细胞;实时荧光定量 PCR (Real-time PCR) 和蛋白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 测定细胞衰老标志蛋白 p16,p2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 CCK-8 结果显示,NaF 浓度为 1、4、7mmol/L时 L02细胞的存活率(87.38±0.93、66.72±2.81、52.17±2.04)均低于对照组[(100.00±0.00),均 P<0.01],且每组之间的细胞存活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 P<0.01),因此 NaF 选用1、4、7 mmol/L 处理L02细胞作为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开展研究;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显示,低、中、高氟组中细胞衰老率 (23.15±0.23、36.06±0.40、65.36±0.82)均高于正常组[(3.27±0. 27),P<0.01];Real-time PCR 结果显示,p16、p21 mRNA在低、中、高氟组中表达(2.29±0.19、3.44±0.30、5.25±0.32;1.88±0.22、3.22±0.24、7.33±0.30)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00±0.00;1.00±0.00),均P<0.01]。低、中、高氟组中p16蛋白水平(93.68±3.40、116.25±7.30、122.31±3.00)均高于对照组[(78.07±4.17),P<0.05,P<0.01,P<0.01),低、中、高氟组中p21蛋白水平(87.61±5.22、121.62±4.27、147.95±7.81)均高于对照组[(61.32±4.56),均P<0.01)];流式结果显示,低、中、高氟组 L02 细胞周期均停滞在 G2 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NaF 处理的人肝细胞 L02 中细胞衰老率及衰老标志蛋白 p16、p21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升高,这可能提示了 NaF 可导致 L02 细胞衰老,进一步说明细胞衰老在氟化物诱导的肝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江苏省2015年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06-2015年子宫颈癌流行趋势,为开展子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江苏省疾控中心收集并质控后的35个肿瘤登记处的2015年子宫颈癌登记资料,按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层,分别计算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累计发病率(0~74岁)、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累计死亡率(0~74岁)、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等指标;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江苏省2006-2015年子宫颈癌发病(死亡)中标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江苏省2015年子宫颈癌估算新发病例数为6610例,粗发病率为17.53/10万,中标率为12.13/10万,世标率为11.22/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1.19%,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中居第6位。估计子宫颈癌死亡1905例,粗死亡率为5.05/10万,中标率为3.01/10万,世标率为2.87/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31%,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居第8位。2006至2015年间江苏省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水平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和死亡中标率的AAPC分别为6.6%(95%CI:4.7~8.4)和5.5%(95%CI:2.9~8.2)。结论 子宫颈癌是江苏省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与死亡率逐年明显上升,且农村地区发病和死亡水平高于城市地区,应有针对性加强子宫颈癌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vdr、slc11a1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治疗结局的相关性,为结核病的精准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取2018年1 - 12月在乌鲁木齐市结核病管理信息专报系统登记的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结核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信息及血液制品,采用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核病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整治疗管理方式、痰涂片检查结果、年龄等因素后,rs17235409与结核病治疗结局存在相关性(P<0.05),基因型为G/A(OR = 2.371, 95%CI:1.106~5.081)的结核病患者发生治疗失败的风险较高。此外,决策树模型提示rs2228570基因型为G/A的结核病患者发生治疗失败的风险较高。结论 slc11a1及vdr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治疗结局存在一定关联性,可针对不同的结核病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结核病的精准防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通过对南昌市一起农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了解农村疫情传播可能的危险因素,分析和比较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 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大数据轨迹开展病例调查,用病例关系示意图展示传播关系。结果 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续发率分别为45.45%和12.5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77),罹患率分别为27.27%和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25);核酸全员筛检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率分别为0.49%和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XC小五号.EPS;P〗=7.09,P=0.008);确诊病例发病前5天和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农村居民串门聊天、聚众打牌等行为可能促进农村疫情的传播。结论 此次疫情因病例B引起,轨迹大数据分析可帮助寻找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可能弱于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998.
郭娟    袁帅  邹莉  朱月潜 《现代预防医学》2020,(23):4373-4376
目的 了解扬州市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的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根据《江苏省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2015-2019年在扬州市6个县市区进行食品样本的采集,并按其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相关致病微生物的检测。结果 5年共监测16大类1658份食品样本,其中7类106份食品样本检出致病微生物,阳性率为6.39%。共检出9种112株致病微生物,其中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84%、9.76% ;粮食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3.33%和16.67%。公共场所、农贸市场、超市的食品致病微生物污染较严重,检出率分别为16.67%、13.59%、7.07%。结论 扬州市粮食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公共场所的直饮水及农贸市场售卖的食品易受致病微生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了解某医院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47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通过回顾性调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某医院所有研究对象中,共计43例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7.41%,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24例,占比55.82%)和泌尿系统(13例,占比30.23%)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OR=2.056,95%CI:1.056~4.004)、有意识障碍(OR=3.025,95%CI:1.202~7.615)、使用呼吸机(OR=1.476,95%CI:1.031~2.112)、住院时间≥2周(OR=1.754,95%CI:1.057~2.883)、TP<70g/L(OR=2.469,95%CI:1.132~5.387)和ALB<25g/L(OR=2.312,95%CI:1.130~4.728)(OR=2.312,95%CI:1.130~4.728)(P均<0.05)。结论 某医院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年龄≥60岁、有意识障碍、使用呼吸机、住院时间≥2周、TP和ALB指标偏低常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定西市2009 - 2018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本地梅毒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9 - 2018年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梅毒发病率由2009年的2.65/10万增长到2018年22.33/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60/10万,年均增长速度为26.06%,发病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各年份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51.75,P<0.05) ;I、II、III期梅毒各年份发病变化趋于稳定,隐性梅毒构成比由2009年的44.87%上升到2018年的94.90%。报告病例数男性少于女性,男女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12,P<0.05),女性发病增长速度高于男性;发病年龄以60岁及以上老人为主,占全部发病的35.09%,年均增长速度最快的为70岁以上老年人群;职业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为主,分别占全部发病的78.08%和7.73%;发病居前3位的县区为临洮县、陇西县和安定区。结论 定西市梅毒发病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中青年人群、老年人群和农民是梅毒防治重点人群,应加大对此类人群的宣传干预力度,开展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