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13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MS)痰瘀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MS患者中医辨证分为痰浊瘀阻型与非痰浊瘀阻型两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3组患者的血清RBP4、血清hs-CR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测定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痰浊瘀阻组BMI、WC、RBP4、hs-CRP、HOMA-IR各值均高于非痰浊瘀阻组(P<0.05),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非痰浊瘀阻组hs-CRP高于正常组(P<0.05),BMI、WC、RBP4、HOMA-IR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RBP4与WC呈正相关(r=0.014),与BMI、hs-CRP、HOMA-IR密切关系(r值分别为0.001、0.006、0.001)。hs-CRP与BMI、HOMA-I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23、0.038)。结论:RBP4、hs-CRP与痰瘀关系密切。明确了痰瘀在MS中重要性。RBP4、hs-CRP可作为中医辨证诊治代谢综合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在标准预防方面的效果.方法 按住院先后顺序将60例肠造口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造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剪断底盘保护纸,借用胶布撕开保护纸并贴袋.结果 两组手套粘连、手套破损发生率及护理人员手部细菌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袋粘贴方法更符合标准预防要求,可降低护理人员手部细菌污染率.  相似文献   
83.
摘要 背景:有文献表明,通过组织工程的方法将人牙髓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多孔支架材料修复牙缺损具有可行性。然而究竟多大孔径的支架材料最有利于人牙髓细胞的生长及分化,至今尚无定论。 目的:观察人牙髓细胞复合不同孔径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支架材料后黏附、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行为。 方法:人牙髓细胞接种至3种不同孔径的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材料上,采用荧光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生长情况,然后通过细胞的黏附率实验与MTT比色法观察人牙髓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与增殖特性。不同孔径的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支架复合人牙髓细胞后分别用生长培养基和矿化诱导液培养,于接种后第4,7,10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 结果与结论:人牙髓细胞在3种不同孔径支架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均能顺利黏附并增殖。其中100~300 µm组支架材料黏附率最高,MTT结果显示接种3 d后300~500 µm组能较好地促进细胞增殖。培养10 d后,复合在100~300 µm和300~ 500 µm材料上的人牙髓细胞,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500~700 µm组。提示与500~700 µm孔径相比,孔径为100~ 300 µm和300~500 µm的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材料能更好地促进人牙髓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安全性和疗效及其对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73例TI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疗程3个月,应用放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的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37例T1A发作在10d内完全控制无复发34例,有效率91.89%(34/37),无1例发展为脑梗死,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36例TIA发作完全控制19例,有效率52.78%(19/36),有11例发展为脑梗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s-CRP水平在梗死后1周达到最高,而后逐渐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血清的hs-CRP水平与对照组患者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周治疗组血清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安全有效,不易复发,无严重不良反应,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的hs-CRP水平,提高脑梗死部位缺损神经功能和抗缺氧缺血能力,有利于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Nd:YAP激光联合自酸蚀粘接系统对牙本质敏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8颗需要树脂充填的牙本质敏感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Nd:YAP激光处理牙面后,联合自酸蚀粘接系统和树脂充填修复;对照组直接使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和树脂充填修复,分别在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对牙敏感性,充填体固位性,充填体边缘密合性和总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12个月随访,实验组牙齿敏感度改善情况、充填体固位性、充填体边缘密合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YAP激光联合自酸蚀粘接系统对改善牙本质敏感疗效明显,充填体固位力和边缘密合度优,适合用于需要充填的牙本质敏感患者。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过氧化氢酶对10%过氧化脲外漂白后复合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取牙体健康完整的人离体前磨牙40颗,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不漂白直接进行树脂充填,第2组外漂白后立即树脂充填,第3组外漂白后将牙在人工唾液中浸泡3周再进行树脂充填,第4组外漂白后先用过氧化氢酶处理窝洞再进行树脂充填。然后将4组样本进行2000个周期的冷热循环,应用2%亚甲基蓝染色24 h,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剖面树脂充填体的微渗漏程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1组微渗漏值最低,第2组微渗漏值最高,第3组微渗漏值显著高于第1组但与第2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第4组微渗漏值较第2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10%过氧化脲外漂白致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明显增加,树脂充填前应用过氧化氢酶处理窝洞,可有效减少微渗漏,延迟充填不能有效改善微渗漏。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鲜芦荟汁联合抗辐喷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9例首次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以抗辐射喷雾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鲜芦荟汁外涂。观察2组放射性皮炎、放射区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炎总发生率为72.41%(21/29),低于对照组的93.33%(28/30)(P <0.05)。放疗期间,观察组放射区疼痛总发生率为68.97%,低于对照组的9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鲜芦荟汁联合抗辐喷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有较好防治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88.
目的: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牙髓细胞内活性氧变化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髓细胞,牙髓细胞经不同浓度H2O2处理30 min后,以终浓度分别为10、20 μmol/L的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in diacetate,DCFH-DA)作为荧光探针,与牙髓细胞共同避光孵育20 min,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氧化性二氯荧光素(Dichlorofluorescein,DCF)的荧光强度.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浓度探针装载率不同;不同浓度H2O2作用于细胞一定时间后,使用流式细胞术可检测到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产生相应变化,且多次重复结果稳定.结论:选用终浓度为20 μmol/L的DCFH-DA作为探针装载率较高,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牙髓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是一种可靠、稳定、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随着根管预备器械的不断发展创新,镍钛根管预备系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临床治疗中。相比于普通不锈钢K锉,它具有一定优势。而普通旋转镍钛根管预备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需要更换器械、操作较为繁琐、耗时、易造成器械折断等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一种全新的根管预备系统——单根锉根管预备系统应运而生,它摒弃了现有的镍钛系统中多根逐步扩大的根管锉的组合使用,在大多数病例中,仅使用一根扩大锉就能完成根管预备。关于这一新技术国内外都有很多研究报道,本文旨在就这一全新的"单根锉根管预备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保存牙髓对牙根未发育成熟的全脱位恒牙再植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外伤来院就诊的全脱位恒牙26颗,干燥保存,离体时间在1h~2h之间。试验组为13颗根尖孔未闭合的年轻恒牙,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完全脱位牙及牙槽窝,局麻下复位,树脂夹板固定,调(?),2周后拆除固定装置。对照组为13颗根尖已经闭合的恒牙,复位固定一周后进行常规牙髓治疗,Vitapex糊剂充填。6个月后更换一次糊剂。所有病例每三个月拍摄牙片,观察评价牙根吸收程度。随访18个月后。根据牙根是否发生炎症性吸收评价治疗是否成功。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再植后18个月,实验组成功率为46.2%,对照组成功率为84.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保存条件差,离体时间长的根尖未闭合全脱位恒牙,建议复位固定一周后应采用常规牙髓治疗,充填Vitapex糊剂,以减轻髓腔内及根尖区炎症反应,促进牙本质桥形成,诱导根尖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