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76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94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1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梗阻性黄疸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障碍而有较高的并发症、病死率。笔者结合近年文献资料初步综述了梗阻性黄疸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各个方面的变化及其相关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调节不同靶基因的转录活性及其自身的表达,参与肿瘤的增殖凋亡与侵袭转移等过程,其过度表达与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有关。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机制涉及复杂的信号通路、E-钙黏蛋白、Snail转录因子和microRNA等。本文就两者在肿瘤中的作用及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患者 女,52岁.因左上腹疼痛1个月,外伤后加重l周,于2012年2月8日入院.发病以来体质量未有明显增减,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体检:体温36.4℃,脉搏95次/min,呼吸20次/mmin,血压131/88 mmHg(1 mmHg=0.133 kPa),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一),腹平软,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肝脏肋下未及,脾脏触诊肋下2 cm,墨菲氏征阴性,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创伤性肝脾破裂伤伴合并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对收治的132例创伤性肝脾破裂伤伴合并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预后评估。结果:全组11例保守治疗的患者均治愈,手术治疗的121例患者中111例患者均一期愈合,10例伤口二期愈合,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胆道出血,2例患者由于其胰腺或肾脏受损而致其术后衰竭死亡;术后未出现膈下脓肿以及脾切除后凶险感染的发生。结论:对于创伤性肝脾破裂伤伴合并伤生命体征平稳、腹部穿刺为阴性的患者可给与保守治疗,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腹部穿刺阳性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系统评价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各数据库中有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2年7月。进行试验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的1 060位患者,快速康复组相比传统组能减少住院时间(MD=-2.36,95%CI=-3.47~-1.25)(P<0.01),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SMD=-3.04,95%CI=-4.92~-1.16)(P<0.01),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OR=-0.20,95%CI=0.05~0.79)(P=0.02),降低住院费用。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明显加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大鼠肝部分切除后残肝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再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大鼠行70%肝部分切除术,分别在术后12,24,48,72,168 h,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再生组织中Skp2及PCNA蛋白表达。结果:肝部分切除术后12,24,48,72 h,大鼠残肝组织中的Skp2及PCNA均表达明显增高,与相应各时间点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两者均在肝切除后48 h表达量达到最高峰,呈明显正相关(r=0.9085,P<0.05)。结论:Skp2在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升结肠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1例升结肠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青年男性,表现为剑突下持续性隐痛,术前CT提示升结肠炎性包块,肠镜回报升结肠菜花样肿物考虑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术后病检确诊为升结肠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结论:升结肠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消化道肿瘤,极为罕见、具有高度侵袭性。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通常好发于四肢和躯干,结肠MFH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腹部包块,常伴有腹痛、消瘦及消化道症状;确诊主要依靠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肝硬化组织中p16INK4a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与其蛋白的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65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正常人肝组织中p16INK4a和Rb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和蛋白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肝组织(对照组肝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16INK4a和Rb甲基化异常,肝硬化组肝组织中p16INK4a和Rb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40.0%(26/65)和36.9%(24/65);p16INK4a和Rb蛋白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OD)在正常肝组织为225.7±27.4和254.7±34.8,在肝硬化组肝组织中为32.4±7.5和45.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硬化组织中存在p16INK4a和Rb异常甲基化和p16INK4a和Rb蛋白的表达降低,由此导致的细胞周期失控可能参与了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99.

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即临床一般因素和病理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其转移率、阴性淋巴结数、远处转移、TNM分期和脉管浸润。笔者就以上影响胃癌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估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应用于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越性。方法:297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被随机分为FTS组(135例)和对照组(162例),FTS组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提前,术后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情况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TS理念应用于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安全有效的,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