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1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研究吗啡复合七氟烷后处理对体外循环下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下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C)、吗啡后处理组(M)、七氟烷后处理组(S)、吗啡+七氟烷后处理组(MS)。M组于主动脉开放前3 min和开放即刻分别给予吗啡0.05 mg/kg。S组患者于主动脉开放前3 min开启七氟烷挥发罐,以2%七氟烷持续后处理15 min。MS组七氟烷处理方法同七氟烷组,吗啡处理方法同吗啡组。C组不给予吗啡或七氟烷。检测切皮前(Tl)、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3 h(T3)、6 h(T4)、24 h(T5)5个时间点的心肌钙蛋白I(cTnI)、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血清浓度,观察并记录呼吸机应用时间、ICU病房驻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等。结果 1四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动复跳率MS组高于C组(P<0.05)。2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主动脉开放后各时点,M组、S组、MS组cTnI浓度均低于C组(P<0.05),MS组均低于S组。MS组cTnI浓度在T3、T4低于M组(P<0.05)。3氧化与抗氧化指标的变化:主动脉开放后各时点M组、S组、MS组MDA均低于C组(P<0.05),MS组均低于S组和M组(P<0.05)。M组、S组SOD浓度在开放后T3、T4,高于C组(P<0.05);MS组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点均高于C组(P<0.05)。MS组在开放后T3、T4、T5均高于S组和M组(P<0.05)。4炎症与抗炎指标的变化:主动脉开放后各时点,M组、S组、MS组IL-6浓度低于C组(P<0.05),MS组低于S组和M组(P<0.05)。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点,M组、S组、MS组IL-10浓度高于C组(P<0.05),MS组高于S组和M组(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吗啡复合七氟烷后处理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自由基损伤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2.
罗比卡因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在老年病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罗比卡因对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及合适的使用浓度.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老年病人,上腹部择期手术123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1例.所有病人术毕经镇痛泵注入该组镇痛液,Ⅰ组:0.125%罗比卡因+3 μg/ml芬太尼;Ⅱ组:0.15%罗比卡因+3μg/ml芬太尼;Ⅲ组:0.1875%罗比卡因+3μg/ml芬太尼.术后4、8、12、24、48 h进行镇痛、镇静评分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8、12、24、48 h静息状态下,三组病人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Ⅰ组术后8、12、24、48 h咳嗽、起床活动VAS评分较高,与Ⅱ、Ⅲ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Ramesay及Bromage评分各时间段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在Ⅱ、Ⅲ组中的发生率较高,但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组不同浓度罗比卡因术后镇痛对老年病人都安全,0.15%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对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3.
罗遥  周党军  吕毅  景桂霞  肖颖 《医学争鸣》2006,27(24):2223-2225
目的:探讨麻醉药异丙酚对兔在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保护作用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分别为缺血再灌注组(A组),缺血再灌注加生理盐水2 mL/(kg·h)组(B组), 缺血再灌注加异丙酚8 mg/(kg·h)组(C组)和假手术对照组(D组). 各组于再灌注后30 min及60 min时测定肝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ATP含量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结果:再灌注后30 min及60 min时,A,B两组肝组织中SDH活性与D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C组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肝组织中ATP含量与D组比较均降低(P<0.05),但C组的降低程度小于同时间点的A,B两组(P<0.05);A,B,C组血清ALT,AST水平均高于D组 (P<0.01, P<0.05).结论:异丙酚能增强缺血再灌注时肝细胞线粒体中SDH的活力,增加肝组织中ATP的含量,对HIRI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