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蔡军  易申德 《当代医学》2021,27(8):163-165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联合应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参照组(n=50,给予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法)和治疗组(n=50,给予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肘关节伸直角度、弯曲角度及提携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肘关节伸直角度、弯曲角度及提携角均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优良率为92.00%(46/5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00%(36/50)(P<0.05)。治疗组患儿针道感染、尺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骨骺早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4.00%(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联合应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治疗中能改善患儿肘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Ponseti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onseti方法保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2006年8月-2008年9月,对40例(年龄7d~6个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最长2年。40例单纯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外观畸形纠正,优良率100%。结论Ponseti方法保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临床不多见 ,我院自 1 985年~ 2 0 0 0年间共收治了 2 1例 ,现就其原因、分型、移位程度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 1例 ,女 1 0例 ;年龄 2岁 4个月~ 1 4岁 ;年龄与骨折病例关系 :小于 6岁病例组中骨囊肿致病理性骨折 1例、坠落致骨折 6例、车祸致骨折 2例、练功致骨折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 1例 ;大于 6岁病例组中组织细胞增多症X致病理性骨折 1例、坠落伤致骨折 1例、车祸致骨折 7例、练功致骨折 (体育运动 ) 2例。骨折类型 ,按Del bet-Colonna分型 :颈中型 3例 ;基底型 …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早期半椎体切除Apofix椎板钩加压固定治疗小儿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方法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5例先天性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患儿的治疗经过及结果进行回顾性随诊分析。[结果]5例半椎体均切除充分,术后侧凸和后凸Cobbs角较术前平均减少12.5°。随访8个月~2a6个月,侧凸和后凸畸形矫正满意。[结论]早期半椎体切除并Apofix椎板钩加压固定是治疗小儿非对称性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孤立性骨囊肿(solitary bone cyst)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很多,效果不一.我科自1990年以来,采用刮除+烧灼+植骨术治疗孤立性骨囊肿病人29例,复发4例,占13.8%.全部病例病理证实临床论断.  相似文献   
16.
改良胸骨抬起术治疗小儿漏斗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改良胸骨抬起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经验。方法 对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诊1~12年,患儿胸部畸形,19例明显改善,2例部分改善。结论 改良胸骨抬起术治疗小儿漏斗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一种矫治儿童膝内/外翻畸形的新术式.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设计应用栅状截骨手法矫形石膏固定术治疗儿童膝内/外翻53例,于骨的成角旋转中心(CORA)将骨膜切开剥离后,用Stryker电动摆动骨锯将骨骼在额状面沿纵轴前后方向剖成间隔约2 mm、长约2.5~3.0 cm的栅状骨片.截骨与骺板线的距离应保持1 cm以上,可同时将内/外侧骨皮质作斜形截断,但中央2~3根骨片不得切断.然后手法初步矫形,有挚石膏托固定.2周后再次在氯胺酮麻醉下手法彻底矫形,有垫管形石膏同定至截骨愈合.结果 53例患儿全部恢复顺利,没有发生早/晚期并发症者.随诊复查矫正效果满意,步态改善.结论 栅状截骨手法矫形石膏固定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儿童膝内/外翻畸形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手术)治疗脑性下肢瘫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994年4月至2005年6月SPR手术随诊2年以上的 52 例脑性下肢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诊2~10年(平均4年2个月),49 例增高的肌张力缓解,步态改善;2 例增高的肌张力得到了缓解,但步态无明显改善;1 例发生轻度膝反屈.没有发生切口感染、脑脊液漏及脊柱失稳等并发症者.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相关节段与侧别之高兴奋性(低阈值)脊神经后根小束切断比例的合适与选择正确,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桡骨头脱位的原因与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对28例小儿桡骨头脱位病例的病史、症状、X线摄片、术中所见,手术处理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手术处理包括(1)常规行桡骨头切开复位并克氏针固定4周。(2)环状韧带复位和修补11例;用带蒂前臂背侧深筋膜条重建17例。(3)13例尺骨成角畸形明显者作凹侧尺骨不完截骨凸侧手法加压矫形;15例尺骨无明显成角畸形者未作处理。结果 16例为孟氏骨折错漏诊,5例为孟氏骨折早期处理不当,4例为先天性,3例难以确定。治疗后25例桡骨头复位良好,3例仍有半脱位。21例前臂旋转功能正常,7例有轻度障碍。结论 小儿桡骨头脱位主要是孟氏骨折误诊所致,应早期手术治疗。桡骨小头的良好复位和克氏针固定,环状韧带的修复或重建,尺骨成角畸形的矫正是手术操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组合式手术治疗儿童Perthes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内容包含改良Chiari髂骨截骨、髋关节部分滑膜切除、股骨颈钻孔减压、髂腰肌延长和股内收松解的组合式手术治疗Perthes病的技术操作关键和远期效果.[方法]对应用本术式治疗已逾3年的Perthes病儿童进行回顾随诊,通过查体和摄X线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82例得到3年以上随诊,采用自拟的从临床症状、患肢短缩、头骺覆盖率、头骺形状和关节转子间距五个选项,每项按优、良、差分别计0、1或2分的五项十分法作疗效评定,得分之和≥9分为优,7~8分为良,5~6分为可,<5分为差.结果59例优良,优良率为75.6%.[结论]以改良Chiari术为核心的组合式手术是口前还不具有病因性治疗之Perthes病的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