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两性畸形(hermaphroditism)分为假两性畸形和真两性畸形。假两性畸形是遗传性别、性腺性别和表型性别的不均一性,即性腺性别与遗传性别一致,而生殖导管和尿生殖窦的发育却具有异性的成分或兼有两性的特征。以遗传性别和性腺性别为基础,假两性畸形又可再分为女性假两性畸形和男性假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是在机体内同时存在卵巢和睾丸组织,染色体核型可为正常男性型、女性型或嵌合型,生殖导管和外生殖器表现为两性畸形。1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进展决定胎儿是男性,还是女性的因素,经过长期的研究对于性别的差别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它体现在遗传学、解…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losartan、PD123319作用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MTT法和3H—TDR掺入释放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和DNA含量的情况。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在浓度为10^-8mol/L-10^-5mol/L时,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DNA含量增加(P〈0.05);losartan能几乎完全抑制AngⅡ的这种作用,PD123319对此作用几乎没有影响。结论:AngⅡ可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该作用主要通过AngⅡ的Ⅰ型受体介导完成,AT1的拮抗剂有望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表皮生长因子不同用药方法对供皮区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供皮区创面的最佳用药方法,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设生理盐水治疗为自身对照,选择三种用rhEGF的方法(每日1次法,每日3次法,每日1次加保湿法),进行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比较性研究。结果:和对照组相比,rhEGF可有效促进供皮区创面愈合(P<0.01)。三种用药方法之间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每日1次加保湿法和每日3次法均能进一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结论:从方便、经济与合理的角度考虑,每日1次加保湿法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84.
孙志成  李世荣  曹川  吴军 《重庆医学》2002,31(6):463-464
目的 建立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耳廓移植模型。方法 将大鼠分为A、B、C三组。每组均以10只SD为供体,10只WISTAR为受体进行原位及异位移植。原位移植的静脉选择颈外静脉,动脉选择颈外动脉,动脉吻合平面分别选择甲状腺上动脉及颌外动脉分支处;异位移植选择股动静脉。然后观察大鼠及其外耳廓的生存情况下组织学变化。结果 各组的外耳廓生存时间为5-11d,而异位移植大鼠的生存率最高,外耳廓的生存及病理改变与原位移植无差异。结论 大鼠同种异体耳廓异位移植模型模型对于研究带血管的体表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排反应简便易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5.
应用快速原型技术辅助矫正下颌骨不对称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原型技术,重建下颌骨三维模型,在基于模型的基础上矫正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方法。方法:13例先天性下颌不对称畸形患者,行电子束CT扫描及三维重建,应用计算机辅助制造与激光快速原型技术制作下颌骨实体模型,根据模型显示的畸形类型与程度设计手术方案并在术中指导操作;应用反求技术计算出偏小侧下颌部分恢复至对侧大小所需填充物的形状并快速成型制造出填充材料的模型,以此为参照雕刻填充材料并确定植入位置;畸形矫正手术包括一侧下颌角部分截除及外板切除、一侧下颌区假体填充成形、颏部水平截骨移位成形及假体隆颏等。结果:应用快速原型技术制作的下颌骨实体模型直观、精确地显示畸形下颌骨的立体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模型外科操作能辅助手术设计、指导手术进行。手术过程顺利,所有患者术后下面部外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达到术前设计的预期效果。随访6月~2年,面部外形良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计算机三维设计与快速原型技术能真实再现畸形颌骨的形态,为准确诊断、设计手术方案与指导手术进行提供理想的外科模型,对颅颌面畸形的矫正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筋膜瓣转移加游离植皮的方法修复颌面部洞穿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因肿瘤术后、炎症、外伤等造成的颌面部洞穿性缺损的患者,采用带颞浅血管蒂颞浅筋膜瓣转移加游离植皮进行修复.结果13例患者均得到了较满意的封闭修复,其中2例患者植皮区部分坏死,1例患者颞浅筋膜瓣的边缘出现小的洞穿性瘘口,经换药及再次局部手术后痊愈.随访6个月至2年,效果较满意.结论颞浅筋膜瓣血供丰富,安全可靠,供区不留畸形,是修复颌面部洞穿性缺损的良好的自体组织材料.  相似文献   
87.
应用颞浅筋膜瓣修复颌面部洞穿性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应用颞浅筋膜瓣转移加游离植皮的方法修复领面部洞穿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例因肿瘤术后、炎症、外伤等造成的领面部洞穿性缺损的患者,采用带额浅血管蒂额浅筋膜瓣转移加游离植皮进行修复。结果 13例患者均得到了较满意的封闭修复,其中2例患者植皮区部分坏死,1例患者颈浅筋膜瓣的边缘出现小的洞穿性瘘口,经换药及再次局部手术后痊愈。随访6个月至2年,效果较满意。结论 颞浅筋膜瓣血供丰富,安全可靠,供区不留畸形,是修复领面部洞穿性缺损的良好的自体组织材料。  相似文献   
88.
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45例整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讨论、总结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治疗的经验。方法 我科自1989年以来对45例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进行了整复治疗。术前强调肠道清洁和局部瘢痕清洗;术中根据瘢痕挛缩畸形的具体情况,联合采用局部皮瓣及中厚皮片移植31例,全厚皮片移植8例,单纯用局部皮瓣移植6例;术后注意保持创面的清洁干燥和进行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 患者在接受整复治疗后形态、功能均获得良好恢复,总优良率达95.5%。结论 根据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的特殊性,重视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合理设计、选择手术方法,才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9.
鼻缺损修复再造的美学原则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美容外科的手术原则修复再造鼻缺损畸形,提高鼻缺损畸形的美学修复效果。方法自1998年10月至2005年8月,根据患者鼻缺损的部位及范围,采用耳郭复合组织移植、鼻唇沟皮瓣、额部皮瓣、颞部皮瓣、耳后皮瓣、上臂远位皮瓣等方法修复各种缺损畸形,并综合比较分析手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98例鼻缺损患者获得良好的修复,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别。结论鼻缺损情况复杂多变,应根据缺损的部位、范围选择相应的修复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应用改进的鼻底三角瓣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以获得更加良好的上唇外形。方法 对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首次手术,于患侧鼻底部设计三角皮瓣转移下降上唇,白唇部裂隙切口直线缝合。结果 66例患者修复后上唇外形良好,双侧上唇高度对称,人中形状完整。结论 鼻底三角瓣法适用于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