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大鼠外耳郭移植后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 将动物分为自体、异体移植组。自体移植组以SD大鼠兼职供体与受体 ,进行自体移植 ;异体移植组以SD大鼠为供体 ,WISTAR大鼠为受体 (SD→WISTAR) ,然后观察外耳郭的生存情况与组织学变化。结果 异体外耳郭移植后可能存在快速排斥反应 ,组织中不但有T淋巴细胞的浸润而且也发现大量单核细胞的浸润。结论 血管化的皮肤复合组织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机制与皮肤移植可能有着明显差异 ,进一步了解其排斥反应机制是解决移植物长期生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正>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49天内早孕的方法令人满意,但存在失血量多和出血时间长的问题。为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曾进行了多种方案的观察,包括加服米非司酮、激素或中草药等,均未见明显效果。我们通过随机比较观察药物流产后加服三苯氧胺对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足尢机非金属牛物材料中磷灰石类最重要的材料之一,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临床,以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无刺激性、无排斥反应、不老化、不致敏、不致癌、可与骨组织发生化学性结合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应用。然而,纯粹的HA存具体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为适应临床需要,将HA与其他物质组合制成复合材料是近年来生物材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4.
鼻唇沟皮瓣的使用已达2500年,由于其良好的组织学特点,至今仍广泛应用于颌面部多种缺陷的修复,并不断派生出以面动脉为主的各类岛状瓣,肌皮瓣及肌粘膜瓣以适应颌面整形外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研究CTLA4Ig对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以BN大鼠为供体 ,Lewis大鼠为受体进行异体耳廓移植 ,术后分组应用不同剂量CTLA4Ig治疗 ,观察移植耳廓的排斥反应及存活时间 ,检测术后血清IL - 2含量变化。结果 :对照组平均存活 (7.8± 1.9)d ,CTLA4Ig 0 .1mg/kg·d治疗组存活 (8.1± 1.6 )d ,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1.0mg/kg·d组与 5 .0mg/kg·d组分别为 (15 .5± 2 .3)d与 (2 8.8± 3.6 )d ,异体耳廓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P <0 .0 1) ,且IL - 2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CTLA4Ig能延长异体耳廓复合组织移植后的存活 ,其疗效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26.
面动脉肌皮瓣修复口底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观察面动脉肌皮瓣修复口底缺损的临床效果,1991年~1997年,应用面动脉肌皮瓣21个,修复口底及邻近组织器官缺损21例。皮瓣面积最小8cm×3.4cm,最大12.1cm×5.4cm。皮瓣转移后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19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有局部尖端坏死,换药治愈。详细介绍了面动脉肌皮瓣的应用解剖、设计与操作要点,对该皮瓣的优点和术后面部畸形的预防进行了讨论。认为,面动脉肌皮瓣是修复口底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7.
复方莪术抗盆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徐铎  王树松 《生殖与避孕》1995,15(5):383-384
复方莪术抗盆腔粘连的实验研究徐铎,王树松,董彩金,宗文萍,蔡文娟(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石家庄,050071)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粘连形成的患者并不罕见,临床多以活血化淤中药组方处理,但对其治疗效果少有确切评价。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中草药治疗脑血栓...  相似文献   
28.
29.
超声技术治疗腰腹部肥胖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声技术体外治疗腰腹部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超声特定声波强度对60例腰腹部轻中度单纯性肥胖的就医者进行治疗,针对每例就医者治疗前后腰围测量及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结果:显效3例,占5%;有效39例,占65%;无效18例,占30%。结论:使用超声波皮肤治疗仪治疗腰腹部肥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就医者无痛苦易于接受,是目前值得推广的局部减肥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5,7,4′-三羟基异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作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三羟基异黄酮处理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为25、50、100μmol/L三组,以加DMSO溶剂为对照组,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的增殖,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细胞胶原合成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三羟基异黄酮能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P〈0.05),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100μmol/L浓度组作用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三羟基异黄酮作用后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三羟基异黄酮能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活性,可能成为治疗瘢痕及纤维化疾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