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微波辅助的蛋白质酶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近些年,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研究策略不断更新,归纳起来主要分为2种策略:"top-down"策略和"bottom-up"策略。"top-down"策略是先对蛋白质混合物进行分离,然后进行蛋白质酶解和质[1-2]  相似文献   
22.
背景:脑内一些区域内胶质细胞中铁的过多沉积和由铁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与帕金森病等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有关,但目前对老年F344大鼠中脑黑质内铁沉积的亚细胞结构研究客观评价标准并不多见。目的:观察老年F344大鼠黑质部位铁的沉积,为进一步了解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和Department of Anatomy & Neurobiology,University of Kentucky,College of Medicine,Lexinton U.S.A。材料:选择24个月(6只),3个月(4只)Fischer(F344)雄性大鼠。干预:将灌注固定后的脑组织取出中脑部分置于振动切片机上,将其切成40μm脑薄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元素能量微分析等技术,对中脑黑质部位铁的沉积做一系统组织化学及形态学观察。主要观察指标:在光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元素能量微分析中脑黑质部位铁的沉积。结果:在光镜下,作为铁的主要储存形式一铁结合蛋白在黑质的网状部有明显增加并伴随着小胶质的增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很少存在于多巴胺神经元及星形质细胞内,而主要存在于小胶质中,利用电子探针检测结果显示的游离铁元素,主要位于星形胶质细胞的胞浆内,同时也在小胶质,少突胶质细胞及部分神经元的胞浆内发现有铁元素的沉积。结论:随年龄的增长黑质中小胶质细胞的增加可能是铁在黑质中沉积的原因之一,而后者引起的自由基增加所导致的老年神经系统的氧化损伤,可能是造成帕金森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
虽然目前很难使脊髓损伤患者获得有用功能的康复,但最近的动物实验研究却都表现出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许多新的方法如神经营养因子、生长抑制因子阻滞剂、电刺激、周围神经和嗅神经胶质细胞的移植等均可使成年动物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24.
分别向未夹闭颈外动脉(A组)和夹闭颈外动脉(B组)的恒河猴(Macaque)的一侧颈总动脉注入甲基 苯基 四氢吡啶(MPTP),制造帕金森病(PD)灵长类动物模型。发现未夹闭组动物均需重复注射MPTP2~4次方可出现PD症状;而夹闭组动物均经1次手术获得成功。术后1个月脑核磁共振检查显示注射侧黑质区域密度减低、面积缩小。抗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脑切片显示手术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明显少于对侧。研究结果表明:夹闭颈外动脉向颈总动脉注入MPTP,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建立灵长类偏侧帕金森病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背景脑内一些区域内胶质细胞中铁的过多沉积和由铁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与帕金森病等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有关,但目前对老年F344大鼠中脑黑质内铁沉积的亚细胞结构研究客观评价标准并不多见.目的观察老年F344大鼠黑质部位铁的沉积,为进一步了解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和Department of Anatomy&Neurobiology,University of Kentucky,College of Medicine,Lexinton U.S.A.材料选择24个月(6只),3个月(4只)Fischer(F344)雄性大鼠.干预将灌注固定后的脑组织取出中脑部分置于振动切片机上,将其切成40 μm脑薄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元素能量微分析等技术,对中脑黑质部位铁的沉积做一系统组织化学及形态学观察.主要观察指标在光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元素能量微分析中脑黑质部位铁的沉积.结果在光镜下,作为铁的主要储存形式-铁结合蛋白在黑质的网状部有明显增加并伴随着小胶质的增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很少存在于多巴胺神经元及星形质细胞内,而主要存在于小胶质中,利用电子探针检测结果显示的游离铁元素,主要位于星形胶质细胞的胞浆内,同时也在小胶质,少突胶质细胞及部分神经元的胞浆内发现有铁元素的沉积.结论随年龄的增长黑质中小胶质细胞的增加可能是铁在黑质中沉积的原因之一,而后者引起的自由基增加所导致的老年神经系统的氧化损伤,可能是造成帕金森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6.
GSH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康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评价股骨髁上倒打交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应用CPM锻练膝关节的效果。方法:采用GSH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18例.术后应用CPM早期康复锻炼的患者72例(CPM组),按常规治疗46例(常规组)。结果:术后3个月.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CPM组患者中.优38例,良26例.可8例,优良率88.9%;常规组患者中。优2例,良9例.可33例。差2例,优良率23.9%。术后1年.CPM组患者中.优37例,良28例.可7例,优良率90.3%;常规组患者中优2例.良10例.可32例,差2例.优良率26.1%。结论:采用GSH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应用CPM锻炼是防止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7.
转基因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进禄  徐群渊 《解剖学报》1997,28(2):127-131
以6-羟多巴胺单侧损毁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系统,建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给予阿普吗啡后大鼠的旋转圈数,判断多巴胺的减少或恢复程度。向脑内植入表达酷氨酸羟化酶的遗传工程改造细胞,以改善大鼠模型的运动失常和纹状体多巴胺水平。将带有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重组载体pCMVTH在体外通过脂体转染技术转入成肌细胞和肌管细胞内,再将这些经遗传改造,表达酪氨酸羟化酶的细胞植入纹状体。  相似文献   
28.
29.
脑内一些区域的胶质细胞中铁过多沉积和由铁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与 Parkinson病 (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有关。但目前对老年 F 3 44大鼠中脑黑质铁沉积的亚细胞结构研究报道还不多。本研究选用老年 (2 4个月 ) Fischer (F3 44)大鼠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元素能量微分析等技术 ,对中脑黑质部位铁的沉积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 :在光镜下 ,作为铁的主要储存形式 -铁结合蛋白在黑质网状部有明显增加并伴有小胶质细胞的增加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它们很少存在于多巴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而主要存在于小胶质细胞中 ;利用电子探针检测显示游离铁元素主要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的胞浆内 ,也在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及部分神经元的胞浆内发现有铁元素沉积。本文作者认为 :随年龄的增长 ,黑质中小胶质细胞增加可能是铁在黑质中沉积的原因之一 ,后者引起的自由基化增加所导致的老年神经系统的氧化损伤 ,可能是导致 PD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30.
背景:脑内神经递质的检测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缺少在无创状态下检测脑内递质的可靠手段.目的:在脑内递质水平正常和低于正常的情况下,分析11 mHz超慢波功率与多巴胺水平足否存存对应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12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体质量200-250g的雌性SD大鼠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40只,对照组30只,正常组30只.方法:将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经腔注射麻醉,置于脑立体定位仪进行开颅手术,分别给予2组动物左侧脑黑质部位注射10 g,I.6.羟基多巴胺和生理盐水各8 p L.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置.主要观察指标:用脑涨落图仪检测3组人鼠脑内11 mHz超慢波谱系的功率,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脑内多巴胺水平,并将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大鼠脑内的多巴胺水平左脑下降26.98%,右脑上升16.92%;11 mHz谱系的功率值左腩下降64.69%,有脑下降57.67%.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多巴胺水平左脑下降83.42%,右脑上升27.48%:11 mHz谱系的功率值左脑下降83.39%,右脑下降76.62%.3组大鼠左、右脑多巴胺水平与11 mHz谱系的功率值均呈正相关(P<0.05~0.01).结论:两种方法的榆测结果有高度相关性,即11 mHz谱系的功率值与多巴胺的生化水平有高度相关性.说明在脑内递质水平正常和低于正常的情况下,11 mHz谱系功率与多巴胺水平的对应关系是成立的.脑涨落图仪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用分析脑电超慢谱系的方法来检测脑内神经递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