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3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242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303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1181篇
内科学   570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14篇
特种医学   1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8篇
综合类   1829篇
预防医学   1034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733篇
  14篇
中国医学   768篇
肿瘤学   17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重组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rrALR)对庆大霉素所致急性肾衰竭(ARF)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即健康对照组,ARF模型组,模型+空质粒对照组(空质粒组),模型+rrALR干预组(ALR组):根据给予rrALR的剂量不同分为ALR1组和ALR2组两个亚组。分别于实验的第4、8、12、16和21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在留取血、尿标本后,处死大鼠并取肾组织标本。常规生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BUN、Scr和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酶的变化;PAS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AL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ALR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 ARF大鼠各组BUN、Scr及尿NAG酶水平在第4、8、12、16天时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5)。与模型组和空质粒组相比,ALR组BUN、Scr及尿NAG酶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在各时间点明显减轻;而肾组织的ALR蛋白表达增加(P < 0.05);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活跃;PCNA阳性细胞呈弥漫性分布,增殖指数(PI)明显升高(P < 0.05)。 结论 rrALR对急性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减轻病变和促进再生修复的作用,可明显改善ARF大鼠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及药物组,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后智力测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值变化。结果两组各临床疗效指标均有改善,尤以针灸组显著。结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VD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早在本世纪60年代,就有人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开始进行研究;目前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研究报道数以百计,不胜枚举,但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仅就其某一方面或某一因素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因、机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了探讨,不免有其局限性,所得结果也就不免有其片面性,不够全面和正确,因此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治和预后尚无统一认识。目前主要治疗首先是脑水肿的处理,包括巴比妥类、糖皮质激素和高渗制剂的使用等,但疗效均不肯定。及时、正确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对于降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预防及减少远期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通过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住本院儿科病房的61例病例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早期诊治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悬吊注扎外剥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可行性。方法:将40例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保留肛垫痔上黏膜悬吊注扎内注外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内扎外剥术。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愈合时间、术后出血、肛门水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2年均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等后遗症。结论:痔上黏膜悬吊注扎外剥术能使肛垫及直肠黏膜上移,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创口愈合时间,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舌下痰包,现代医学称之为舌下囊肿,目前主要采用舌下腺摘除术治疗。笔者运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2例,收效良好,兹介绍于下,聊供参考。例1:陈××,男性,13岁。1986年3月18日初诊。患者舌右下胀满,饮食、言语不利1周,经某医院治疗罔效。刻诊:舌下右侧见一肿物,约2.1cm×2.0cm,色微黄,质地柔软,稍有压痛,口干而苦,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厚黄腻,脉滑略数。囊肿经穿刺抽出液如鸡子清、色略黄。病理细胞学涂片检查见:淡黄粘性液体并有中  相似文献   
16.
孔源性机网膜脱离以手术治疗为主,其预后与手术方式有关。现就我院1993年1月~1995年12月用巩膜外环扎术治疗乳源性机网膜脱离5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关问题。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50例51只眼。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4岁,平均43.1岁。右眼25例,左眼24例,双眼发病1例。其中7例是第1次手术失败后再次行环扎术的患者。视网膜脱离时间、范围、裂孔数目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本组病例病程最长2年,最短3天,平均60天。脱离范围2个象限者24只眼,占47.1%…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交感神经节细胞生物电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EGb调节肠系膜下神经节(IMG)支配的包括远端结肠在内的内脏功能活动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记录体外IMG电位。结果:在敏感细胞,EGb761(35~350mg/L)可使71.0%的肠系膜下神经节细胞产生膜去极化反应,且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剂量效应关系;19.4%的细胞超极化;9.7%的细胞出现先超极化后去极化的双相反应。去极化反应的细胞其膜电阻有降低、增大和不变等多种表现。此去极化反应可被低钙.高镁克氏液部分阻断,但不为胆碱和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所阻断。还发现EGb761可抑制外源性5-HT引起的去极化电位。结论:EGb761对IMG细胞可能通过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通路产生易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其他递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孩子三怕     
俗语云"初生牛犊不怕虎",其实不然,孩子怕的事儿多着呢?请看:一怕捏鼻子玲玲长得乖巧可爱,深得爷爷奶奶宠爱,唯嫌不足的是鼻子有点"塌"。为使宝贝孙子的鼻子长得"挺"一点,爷爷奶奶经常捏他的小鼻子。意想不到的是这几天玲玲突然发起烧来,又哭又闹,急忙送往医院,大夫检查时发现右侧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蛇胆川贝液中川贝母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碱性条件下用氯仿提取川贝母碱的方式,加入过量硫酸与提取出的生物碱反应,用氢氧化钠测定过剩的硫酸,以标准川贝母碱为参照物,根据川贝母碱消耗的硫酸量计算含量。结果: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5.9%,RSD=0.74%(n=6)。结论:碱性条件下用0.75倍供试品量的氯仿提取川贝母碱4次,利用酸碱滴定,测定提取出的生物碱,可以准确测得蛇胆川贝液中川贝母碱的含量。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于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975年首例沙眼衣原体 (chlamycliatrachoma tisCT)肺炎报道后 ,沙眼衣原体至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倍受重视 ,我们对婴幼儿肺炎及健康婴幼儿进况行沙眼衣原体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旨在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肺炎中CT的感染情况。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1998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住院符合肺炎诊断标准[1] 的患儿 87例 ,男 4 2例 ,女 4 5例 ,年龄最小 5 7天 ,最大 2岁 11个月 ,平均 10个月。儿保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中随机抽样 80例为对照组 ,年龄、性别与肺炎组无显著性差异。1 2 方法  87例肺炎患儿均在入院后 3日内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