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肝性脊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福堂  张明生 《临床荟萃》1996,11(23):1058-1059
肝病患者逐渐发生进行性痉挛性截瘫称为肝性脊髓病,是慢性肝病晚期的一种特殊类型神经系统继发症。1949年Leigh和Card首先报道,1957年Brown于尸检5例肝昏迷患者中,发现2例有脊髓侧索中度脱髓鞘。1960年Zieve等在肝硬化施行门脉-体循环吻合术1例患者发现反复发作性脑症状及隐袭性进行性截瘫,尸检结果发现主要是脊髓锥体束的脱髓鞘病变。1963年Pantss发现病损以胸段为著,一般不超过颈段。以后陆续有同样报道。本病目前尚无统一名称,文献上称为肝硬化脊髓病、门腔脊髓病、分流性脑脊髓病、肝性脑脊髓病等。国内自1976年起始有少量报道。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联合多学科协作的教学模式在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0名学员作为教学对象,根据所在的病区不同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8例),研究组采用案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 CBL)联合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 MDT)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教学(lecture based learing, LBL),通过两组学员的考试成绩和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学员的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分别为(19.86±2.27)分和(76.59±5.49)分,对照组分别为(18.39±2.42)分和(71.14±7.05)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学员对于培养临床思维的满意度分别为95.45%(21/22)和64.29%(18/28),上述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8,P=0.034;t=2.981,P=0.005;χ2=6.975,P=0.031)。结论 CBL联合MDT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细胞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信号传导通路与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STAT6特异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结肠癌细胞HT-29,以阻断STAT6信号通路;用RT-PCR方法检测STAT6 mRNA表达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磷酸化STAT6蛋白(pSTAT6)表达来验证构建效果;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状况;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p21(WAF1)、p27(WAF1)、p27(KIP1)基因表达。结果:成功构建STAT6特异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STAT6基因沉默的结肠癌细胞中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F=62.527,P<0.001);STAT6信号通路被阻断的结肠癌细胞中p21(KIP1)基因表达。结果:成功构建STAT6特异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STAT6基因沉默的结肠癌细胞中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F=62.527,P<0.001);STAT6信号通路被阻断的结肠癌细胞中p21(WAF1)、p27(WAF1)、p27(KIP1)基因表达明显增多(P<0.01)。结论:STAT6信号传导通路能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可能是通过调节p21(KIP1)基因表达明显增多(P<0.01)。结论:STAT6信号传导通路能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可能是通过调节p21(WAF1)、p27(WAF1)、p27(KIP1)基因的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84.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现时多处于中晚期,晚期CRC仍以化疗为主。随着对CRC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CRC,免疫治疗在一线、后线、辅助及新辅助治疗方面均取得了突破。然而,绝大多数CRC属于微卫星稳定(MSS)型,免疫治疗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目前的研究方向多将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化疗、局部治疗等相结合作为突破方向。本文将对免疫联合靶向药物治疗MSS型CRC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85.
发根农杆菌浸染植物后产生的发根可合成高水平次生代谢产物,这种代谢增强作用是由rol基因诱导激发的,因此可利用rol基因提高颠茄中托品烷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 TAs)的合成能力。本研究以颠茄为实验材料,将发根农杆菌pRiA4质粒上的rolC基因通过CaMV35S启动子驱动,导入颠茄中超表达。分析转基因颠茄的表型、TAs含量以及TAs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转录表达水平表化。结果表明,转基因颠茄表现出根系发达、雄性不育、雄蕊柱长高于雌蕊、提前开花、节间缩短、花小且多、腋芽和侧芽增多、顶端优势下降和叶片狭长等表型;转基因颠茄的TA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莨菪碱、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含量最高可达对照的2.58、3.59和15.77倍; TAs合成途径中的3个关键酶基因腐胺N-甲基转移酶(PMT)、托品酮还原酶I (TRⅠ)和莨菪碱6-β-羟化酶(H6H)的表达量与对照相比表达上调。以上研究表明rolC基因通过上调颠茄TAs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提高了颠茄中TAs的合成能力,为利用rolC基因进行高TAs含量的颠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孕妇在分娩过程中肩难产导致产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有关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肩难产致臂丛损伤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致臂丛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结果 巨大产儿、过期产儿、扁平骨盆是肩难产的主要原因,要加强产前监测,掌握正确的分娩方法.结论 产前做好检查,根据胎位采取正确的分娩方法,根本上预防...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对胸腰椎骨折及伴有脊髓受伤的临床诊疗。方法对我院2007-09~2010-08接诊入院的40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分为治疗组(A组)20例和对照组(B组)20例,A组采用前路降压,自己提供骨植入融合及内固定术,B组患者采用后路径,对照A、B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血液损失量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B组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手术用时短、手术血液损失量少,A、B 2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优于B组,A、B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缺乏稳定压缩或瞬时间骨折伴随脊髓受伤患者,神经损伤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比较喉罩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与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S组30例采用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P组30例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置入喉罩)时(T1)、切皮时(T2)及拔管(拔出喉罩)时(T3)各时点患儿MAP、HR,观察术后患儿清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与T0比较:S组T1—T3时点MAP、HR均趋于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T1、T3时点MAP、HR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S组T1、T3时点MAP、HR均明显降低(P<0.05),T0、T2时点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S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S组喉罩一次成功率较P组插管一次成功率显著升高(P<0.05),S组术后咽喉痛及喉痉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罩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道并发症少,优于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9.
胸椎结核手术7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郑大二附院胸椎结核手术的治疗体会,为临床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对郑大二附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胸椎结核患者78例行经肋骨、横突病灶清除植骨术,观察外科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结果 78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肋骨、横突病灶清除植骨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复发率低、植骨融合、脊髓神经恢复情况良好,优良率92.3%。结论经肋骨、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植骨术可以较彻底地清除胸椎结核病灶,解除病灶对脊髓神经的压迫,术后联合抗结核治疗可减少结核复发,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0.
付维  郑涛  姜育松  康健  张明生  苟光前  强玮 《中草药》2020,51(16):4291-4299
目的克隆颠茄Ab CYP80F1基因和启动子序列,分析启动子上与调控信号和转录因子相关的调控元件,研究Ab CYP80F1基因超表达对颠茄发根中东莨菪碱积累的影响。方法以莨菪CYP80F1为探针,在颠茄转录组中进行Blastn检索获得同源的unigene。采用RACE技术克隆Ab CYP80F1全长,热不对称PCR技术克隆启动子序列,发根农杆菌浸染法获得超表达AbCYP80F1基因的颠茄发根,对培养的发根中东莨菪碱含量进行HPLC分析。结果克隆得到1 675 bp的全长Ab CYP80F1基因,其编码蛋白与铃铛子的CYP80F1亲缘关系最近。基因上游2 000 bp启动子上包含的顺式作用元件涉及光、无氧、生长素、茉莉酸、赤霉素和低温信号响应,同时包含有MYB、AP2/ERF、WRKY和bHLH转录因子的识别位点。超表达Ab CYP80F1基因使颠茄发根中东莨菪碱含量平均提高了1.8倍。结论 AbCYP80F1是颠茄须根特异性表达的合成途径基因,超表达能提高终产物东莨菪碱含量,Ab CYP80F1可能受到WRKY和bHLH转录因子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