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胆囊管低位的MRCP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囊管低位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04年4月~2009年6月期间行MRCP检查的304例病人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胆总管末端到左右肝管分叉处的距离(a)和从胆总管末端到胆囊管汇合处的距离(b),其比值(b/a)小于0.33(或1/3)者为胆囊管低位。同时确定胆囊管的汇合方位、长度、直径及其并发症。结果304例病人中诊断胆囊管低位者占3.6%(11例),其中72.7%(8例)的胆囊管低位者的胆囊管汇入点位于胆总管左侧壁,后侧壁为18.2%(2例),右侧壁为9.1%(1例)。除1例10岁儿童的胆囊管长为38.5mm外,其余均大于40mm的正常最大值。63.6%(7例)的胆囊管低位者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结论MRCP是确定胆囊管低位的一种快速、有效及无创性检查方法,对手术设计及避免胆道损伤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各种肾性蛋白尿与非肾性蛋白尿SDS-AGE尿蛋白电泳谱带的模式与区别.方法 收集各种肾性及非肾性蛋白尿标本作SDS-AGE蛋白电泳,扫描观察谱带特点,分析各蛋白尿成分的区别.结果 肾前溢出性蛋白尿特定组分(25KDA)含量占优势,25KDA/70KDA高达361±102,而33KDA/70KDA比值则明显较小,肾小管损伤性蛋白尿则相反;肾后性蛋白尿160KDA/70KDA和≥165KDA/70KDA比值高达95±37和19.7±8.4,与肾小球损伤性蛋白尿及混合损伤性蛋白尿有显著差异.结论 尿蛋白标本作SDS-AGE尿蛋白电泳利用琼脂糖凝胶的选择性成分及多孔,结合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可区分尿中不同蛋白组分,对肾脏损害性质、程度、部位判断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4岁,因"月经改变1年,阴道流液3月余"入院.B超:宫颈管前壁44 mm×36 mm低回声包块,与内膜关系密切,考虑宫颈管肌瘤?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4岁.主因"经期肛门坠胀11个月"入院.妇科检查:后穹窿可触及一直径2 cm的肿块,质硬,突向肠腔.影像表现:排便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示子宫直肠窝结节状压迹,直肠前突,会阴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Omi/HtrA2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nsion system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组织、40例癌旁组织及13例食管良性病变黏膜组织中Omi/HtrA2的表达.结果 Omi/HtrA2的阳性表达率在食管癌组织中为70.00%,癌旁组织Omi/HtrA2为27.50%,食管良性病组织为23.08% (P <0.05);在中高分化癌中表达阳性率为83.33%,低分化癌中表达阳性率50.00% (P <0.05);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8.23%,有淋巴结转移组为56.52% (P<0.05) Omi/HtrA2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47.8%,阴性表达组为15.0%(P<0.05). 结论 Omi/HtrA2可能作为促癌基因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应用40mg/d的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时间为4d;对照组口服1mg/kg泼尼松,治疗时间为4w,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4w和3个月时,完全+部分反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3个月治疗的反应率低于治疗4w时的反应率。治疗组在治疗的d5、4w以及3个月时,血小板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不良反应小,见效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应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总有效率达71.8%(5+4+14/32).化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8例患者出现发热,经抗生素和/或抗真菌治疗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5例皮肤出现出血点,消化道反应轻微,经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无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应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吡柔比星应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08年2月~201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13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6),两组患者均给予TA化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柔比星20 mg/(m2.d),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吡柔比星40 mg/(m2.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9.3%、9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9.8%、8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未缓解率为19.3%,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的吡柔比星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但是也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权衡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T多体素^1H-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各代谢产物峰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急性脑梗死23例患者进行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多体素^1H-MRS成像,测量区域包括常规MRI和DWI上病灶中心区及对侧相应部位。结果:23例DWI病变区均表现为较高信号和明显高信号:病灶侧梗死灶中心区MRS均测到NAA、Cr、Cho峰值,在1.33ppm处均可见Lac双峰及与之重叠的Lip。对照区测得NAA,Cr,Cho,无Lac峰。结论:急性脑梗死区NAA峰下降,并出现Lac峰和Lip峰。选择恰当的感兴趣区及检测参数,调整测量区域的中心位置和角度.有助于波谱检查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病例1,19岁女性,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月余入院.妇科肿瘤五项检查示CA-125略升高(55.85 U/ml),血HCG<5 mIU/ml.B超示盆腔囊实性包块,盆腔少量积液.MRI示子宫上方偏右侧附件区类哑铃状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晰,最长径约46 mm,其内信号较均匀,T1WI呈明显低、高、稍低信号的三层结构(图1A),T2WI(图1B)、压脂序列SPAIR表现为明显低信号环内包绕较高信号,轴位T1WI显示病变右侧类圆形结构可见羽毛状脑沟回样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