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特点。方法采用腓骨钢板内固定及使用皮质骨螺钉同时固定胫腓骨加石膏外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4例。交通事故伤14例,机器碾压伤8例,重物砸伤2例。骨折位置均为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17例。结果24例均达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4个月,骨折位置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结论(1)腓骨内固定后有益于胫骨内固定的稳定;(2)恢复腓骨的解剖位置,有利于踝关节的稳定性;(3)显著提高胫腓骨骨折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报告应用高尔夫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高尔夫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9例,术后随访1-2年,根据影像学检查及关节功能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X线片示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对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步态、关节活动范围和稳定程序进行综合评定。优:13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7%。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并比较依托咪酯乳剂与异丙酚用于重症患者全麻诱导时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以便选择更合适的麻醉药用于重症患者麻醉诱导。方法:选择重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P、E两组,每组20例,两组病人全麻诱导均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在此基础上P组加异丙酚2.0 mg/kg,E组加依托咪酯乳剂0.3 mg/kg。术前、术中连续监测入室时、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1、5、10、15 min及切皮时的SBP、DBP、MAP、HR、SpO2的值。结果:与入室时比较,P组病人在麻醉诱导后及切皮时SBP、DBP、MAP有非常明显的波动,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0.05);而E组在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的过程中这些指标一直较平稳。P、E两组比较,麻醉诱导后SBP、DBP、MAP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皮时SBP的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比异丙酚小,更适合重症患者的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与评估选择性股内侧肌电刺激治疗髌骨软化症的远期疗效。方法治疗组69例患者接受电刺激治疗,对照组13例患者应用非甾体药物治疗。随访8年后记录随访观察期间测量屈膝30。轴位片的CA角及LPA角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能够明显改善CA角及LPA角(P〈0.01),对于临床症状的缓解率可达到83%,优良率则为54%;而对照组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P〈0.01)。结论选择性股内侧肌电刺激治疗髌骨软化症是一个有效的非手术疗法,对改善CA角、LPA角和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究术前针刺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围术期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IR)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全身麻醉腹腔镜下胃肠手术治疗的40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针刺组(A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20例。A组在进行麻醉诱导前30 min针刺双侧足三里穴、合谷穴持续30 min; C组不进行电针刺激。记录针刺前(T0)、手术开始30 min后(T1)、手术结束当时(T2)、手术后24 h(T3)2组空腹血糖水平(Glu)、胰岛素水平(INS)、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和CD4+/CD8+的比值),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记录2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液体输注量与失血量、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情况(镇痛泵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次数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A组在T1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和分析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作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52例患者随访18—46个月,平均22.5个月,发现术后受伤胸腰椎明显恢复,椎管狭窄症状明显改善。复查x线片未见复位椎体高度丢失,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亦获得较大改善。结论胸腰椎骨折严重损伤脊柱的稳定性,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通过复位、固定和减压可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预防高血压患者气管内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 38例择期手术高血压患者 ,随机平分为 A、B两组。麻醉诱导 :经茂菲滴管滴入哌替啶 1.6 m g/ kg、氟哌啶 0 .0 8mg/ kg,待患者安静入睡后 ,静注潘库溴铵 0 .15 m g/ kg、2 .5 %硫喷妥钠 5 m g/ kg、琥珀胆碱 1.5 m g/ 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组 A在给哌 -氟合剂后即静注乌拉地尔 0 .5 mg/ kg。麻醉诱导前后及气管插管后 0 .2 5、3、5、10 m in分别测定 SPB、DBP、HR和 RPP,所得参数均与诱导前进行对比。结果 :插管后 0 .2 5 min,两组病人 SBP、DPP、HR和 RP与诱导前比较 ,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P<0 .0 1~ 0 .0 5 ) ,但组 A各时值 (HR除外 )明显低于组 B(P<0 .0 1~ 0 .0 5 )。结论 :乌拉地尔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患者气管内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58.
采用早期内固定方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172例 ,共 176侧肢体。本组骨折固定后合并严重深部感染 ,采用保留内固定闭合、药物冲洗方法治疗 ,治愈率为 89.2 %。骨折Ⅰ期愈合率为 85 .2 % ,疗效满意。认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早期内固定治疗可以预防感染扩散 ,促进骨折、软组织早日修复。选择何种方法固定骨折主要取决于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部位。即使是严重感染也不一定要除去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特点。方法采用腓骨钢板内固定及使用皮质骨螺钉同时固定胫腓骨加石膏外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4例。交通事故伤14例,机器碾压伤8例,重物砸伤2例。骨折位置均为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17例。结果24例均达临床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4个月,骨折位置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皮肤坏死及感染发生。结论(1)腓骨内固定后有益于胫骨内固定的稳定;(2)恢复腓骨的解剖位置,有利于踝关节的稳定性;(3)显著提高胫腓骨骨折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心肌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拟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30例.入室后A组切皮前静脉输注30 mg/kg磷酸肌酸钠,接着以每小时4.0 mg/kg的速度进行输注至手术结束,B组则输注等容量的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