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二硫化碳作业工人微核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低浓度二硫化碳对作业工人微核细胞影响,方法:采用CB微核法,观察某工厂68名接触二硫化碳作业工人和72人非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的变化。结果:两组人群外周血中微核细胞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低浓度二硫化碳可以引起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增高。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解剖困难性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技术(EST).方法 对38例胃BillrothⅡ式术后、30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以及8例胰腺分裂型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EST治疗.结果 63(82.9%)例EST获成功,13(17.1%)例失败,7(9.2%)例并发中等量以上消化道出血,无肠穿孔和死亡.结论 解剖困难性EST技术仍然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江西省监督部门、检验机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专家对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的执行、理解能力和依从性,为将来修订标准储备资料[1]。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13年7~9月间,通过调查员培训、邮寄、电子邮件、现场发放问卷及现场采样等形式展开调查。调查点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6个设区市(南昌、宜春、吉安、上饶、九江、赣州)及其所属的2个县,调查对象为18个调查点的所有食品监督部门、检验机构、食品生产企业。调查内容有:基本情况、对标准条款的理解和执行情况及遇到的主要问题、修改意见和建议。现场调查结果显示:94.6%的预包装食品标签符合GB7718的要求,78.2%符合GB28050的要求。结论跟踪评价结果表明:标准的整体合理性较高、可操作性较好,但部分条款应根据跟踪评价的结果及时更新和修订。  相似文献   
24.
廖忠  张光全 《成都医药》2005,31(1):27-28
目的:经内镜检查(ERCP)来鉴别B超检查中发现的肝内强回声光团是结石还是钙化。方法:1984年4月至2004年4月的20年中,本院对103例B超提示肝区强回声光团而疑为结石的患进行内镜检查。结果:无一例患是肝内胆管结石。结论:内镜诊断肝实质非特异性钙化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5.
材料与方法 男5例,女19例。年龄28~64岁,平均39.5岁。施行LC术后最短1.5月,最长4年余,平均2.4年。LC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4例,胆囊息肉3例。ERCP检查前患者症状体征:右上腹疼痛伴消化道症状15例,巩膜、皮肤轻、中度黄疸7例,胆漏2例。24例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结石3例,胆总管扩张4例,  相似文献   
26.
为了降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术后并发症,本院自1991年4月至1998年8月在2200例MC术前选择性地进行ERCP检查86例,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男19例,女67例。年龄16岁~76岁(平均41岁)。全组均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病史,既往有一过性胆管炎病史36例,胆源性胰腺炎病史4例。入院后查体17例巩膜皮肤轻度黄疸,术前复  相似文献   
27.
胃毕Ⅱ式术后肝胆管结石的ERCP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胃毕Ⅱ式术后肝胆管结石的ERCP检查及治疗。方法 对74例胃毕Ⅱ式术后的病人进行ERCP检查的同时4例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2例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取石。20例择期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结果 74例ERCP成功58例(78.4%),失败16例。内镜及择期手术治疗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胃毕Ⅱ式术后肝胆管结石者施行ERCP检查成功率较高并有临床意义,内镜或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经腹膜后病灶清除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12年10月~2015年3月共收治12例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4~77岁(43.9±18.4岁);病变节段位于L4~S1。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2~4周,血沉下降及结核中毒症状改善后,行手术治疗。均为一期后前路手术,即后路微创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后,前路经腹旁正中腹膜后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术后继续系统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红细胞沉降率(ESR)、腰椎局部前凸角(local lordotic angle,LLA)。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切除的病灶组织行病理检查,均符合结核改变。手术时间165~380min(268.8±76.7min);出血量160~2500ml(627.5±640.3ml)。共有3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均发生于前路手术时,1例为静脉丛撕破,经压迫后止血;2例腹膜撕裂,术中进行修补。随访12~48个月(31.1±9.8个月),12例均获骨性融合,无结核复发征象,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征象。8例术前神经功能损害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前VAS评分为7.1±1.1分,末次随访时为2.1±1.0分;术前ESR为65.8±29.9mm/h,末次随访时为15.1±8.5mm/h;VAS和ESR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前LLA为3.0°±8.3°,术后即刻矫正为11.0°±6.0°,末次随访时为10.4°±5.9°;与术前相比较,术后即刻LLA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LLA无明显丢失。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经腹膜后病灶清除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可以显著矫正脊柱畸形并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前路经腹膜后入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需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缝扎胆囊三角系膜及深部打结法在微创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1991年4月至2007年7月12000例采用缝扎胆囊三角系膜技术和自制深部打结器进行微创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全组手术成功11595例(96.6%),延长切口405例(3.4%),胆道损伤12例(0.10%),横结肠损伤4例(0.03%),术中大出血8例(0.07%),漏胆29例(0.24%),死亡4例(0.03%)。结论微创开腹胆囊切除术中建立缝扎胆囊三角系膜及深部打结法,使操作容易,并发症降低,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30.
正椎板青枝骨折最早由Denis和Burkus提出,指骨折线仅累及腹侧椎板,而背侧椎板保持相对完整,常见于下腰椎爆裂骨折[1]。合并椎板青枝骨折的下腰椎爆裂骨折可能会造成硬脊膜撕裂,或硬膜囊及其内容纳的马尾神经卡压,但术前常常难以明确,尤其是当患者无神经功能损害表现时[1-4]。在解除神经卡压之前进行骨折复位操作将导致椎板骨折裂隙关闭,进而出现或加重患者神经损伤症状。笔者回顾性分析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