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9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196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217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262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965篇
内科学   464篇
皮肤病学   547篇
神经病学   158篇
特种医学   3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43篇
综合类   2225篇
预防医学   794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855篇
  3篇
中国医学   812篇
肿瘤学   16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呼吸系统产生的一氧化氮(NO)主要来源于气道上皮细胞,气道发生炎性反应时气道上皮细胞内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参加,引起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增高[1]。而呼吸系统疾病中多数疾病与气道炎症反应相关,我们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对326例患者的呼出气一氧化氮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等均可表达为阳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入住ICU的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致病因素在肺损伤中的作用,将所入选患者分为肺内源性ARDS(primarily from pulmonary diseases,ARDSp)和肺外源性ARDS(primarily from extra-pulmonary diseases,ARDSexp);ARDSp患者62例,ARDSexp患者101例。根据GCs的使用量各分为3组,分析ARDSp及ARDSexp应用GCs和未应用GCs患者的病情改善和病死率。结果 ARDSp及ARDSexp患者各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相当(P0.05)。GCs治疗30mg/d组与≥30mg/d组比较,病情改善时间和呼吸机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1),病死率也略低(P0.05);GCs治疗30mg/d组与非GCs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mg/d组与非GCs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DS患者总体病死率23.3%(38/163),其中使用GCs治疗组病死率22.8%(34/149),未使用GCs治疗组病死率28.6%(4/14)(P0.05)。结论低剂量(30mg/d)、早期应用(24h内)、长期疗程(7d)的GCs,可及时遏制炎性介质的"瀑布样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 20 μg/min)35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 μg/min)33例,大量蛋白尿组(UAER> 200 μg/min)30例;另选健康体检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检者血清内脂素、vaspin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并测量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3组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vaspin在正常蛋白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脂素和vaspin分别与BMI、SBP、FPG、HbA1c、LDL-C和FIns呈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1).结论 血清内脂素水平随着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而逐渐升高,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而vaspin与肥胖、体脂分布以及脂代谢关系密切,可以作为早期2型糖尿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我院收治10例急性重症心肌炎引起的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经行紧急右心室起搏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阿托品等,治愈7例,好转1例,死亡2例。1.治疗方法: (1) 紧急临时右心室起搏:这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心室率低于40次/  相似文献   
995.
1996~2006年,我们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76例(134侧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76例,男42例,女34例;年龄7~27岁,平均13.4岁.均有婴幼儿期臀部肌肉注射史,注射药物主要是以苯甲醇稀释的青毒素.临床表现为行走异常步态,呈外八字步态,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受限,双膝不能并拢下蹲,臀部可触及条索状挛缩带,Ober征、翘腿试验、划圆征、弹响征均呈阳性.  相似文献   
996.
汪西荣  常敬云 《山东医药》1995,35(12):31-31
近年来我们收治4例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37~68岁。首发症状为突发胸骨后痛向背部放射、腹痛向腰部放射各2例,均呈撕裂样剧痛,伴大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快等休克表现,血压14~28/10~14kPa,用止痛剂无效。闻及胸骨右缘第三肋间及主动脉听诊区双期高调吹风样杂音、中上腹及腰部收缩期杂音各2例,四肢动脉、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各2例。1例心脏超声示主动脉前后壁增宽16mm,扩张达70mm,扩张自主动脉根部向  相似文献   
997.
1 资 料 患者,女,41岁,因意识障碍2 h于2007年9月23日入院.入院前2 h倒于厕所里,呼之不应,周围有呕吐物,未见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急送我院.急诊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收住心内科.入院后一直烦躁不安,次日头颅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考虑心电图改变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继发性改变,遂转入神经内科.既往发现高血压10年,平素不规律服药,无糖尿病病史,无烟酒嗜好,无高血压家族史.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预后因素.方法本文将我院近8a收治的重肝100例做了简要的回顾分析,在100侧重肝中急性重肝14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71.43%;亚急性重肝52例,死亡24例,病死率为46.15%;慢性重肝34例,死亡16例,死亡率为44.12%;差别非常显著.100例重肝中无昏迷者10例,全部存活;Ⅱ°以下昏迷者34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17.65%;Ⅳ°以上昏迷者56例,死亡51例,病死率为92.86%.存活组的病例血胆红素均值为178.56μmol/L±93.16μmol/L;死亡组为234.84μmol/L±106.84μmol/L.血胆红素在256.5μmol/L以上者22例,死亡18例,死亡率为81.8%;血胆红素在256.5μmol/L以下者78例,死亡48例,病死率为61.54%;差别显著.凝血酶原时间在22s以上者30例,死亡26例,病死率86.67%;凝血酶原时间在22s以下者70例,死亡40例,病死率为57.14;差别显著,结果本文分析表明,急性重型肝炎较亚急性重型预后差.昏迷程度越深,预后越差,Ⅳ°以上肝性脑病的病死率高达92.3%.有出血倾向,并发症越多预后越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越显著预后越差.结论降低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在于早诊断,早治疗.肝性脑病患者早期使用脱水剂,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 (MRI)对肥厚型心肌病 (HCM )的检测价值。方法 :运用MRI及MRI电影对19例HCM患者进行检测 ,运用ARGUS专用心功能软件分析左室心肌质量、各节段心肌壁厚度及心肌增厚率参数。结果 :HCM主要累及室间隔及左室前、侧壁 ,非对称分布。肥厚心肌与左室后下壁比率≥ 1.5 ;HCM的心肌增厚率大于正常心肌 (P <0 .0 5 )。结论 :MRI能全面了解心脏形态与功能异常 ,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s the short term effect of modified Cox-Maze Ⅲ procedure using bipola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BPRF) on the combination of rheumatic valve disease and long-standing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AF). Methods Thirteen cases of rheumatic valve dis-ease with permanent AF received BPRF modified Cox-Maze Ⅲ procedure using the Medtronic Cardioblate BP system from May 2007 to May 2008.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were 56.5 (range 44-65) years,average duration of AF were 5 (2-11) years and the average left atrial diameter was (55.1±5.9) mm. No mortalities or severe complications were seen in all the 13 patient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average time for cross clamping of the aorta was 10 min. The AF was disappeared in all 13 patients immediately after the procedure. Successful restoration of sinus rhythm has been achieved in 12 pa-tients (92.3%) during the follow-up of 6-17 (9.2±3.2) months,while one patient had recurrence of AF. Conclusion The Cox-Maze Ⅲ procedure with BPRF using the Medtronic Cardioblate BP system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rheumatic valve disease combined with permanent AF. ±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