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了解新源县居民死因状况及主要死因造成的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新源县2004-2005年死因回顾调查数据及2007-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数据,采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Deathreg 2005、SPSS13.0统计软件和Excel 2003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及潜在减寿率(PYLL‰)等指标。结果新源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0.7岁,男性66.8岁,女性76.1岁;新源县2004-2010年(不包括2006年)居民粗死亡率为550.8/10万,其中男性为682.9/10万,女性为410.6/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7,P<0.01),6年粗死亡率呈现下降的趋势(χ2趋势=24.9,P<0.01);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及回族居民死亡率分别为775.2/10万、322.8/10万、609.3/10万、396.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84.2,P<0.01)。前5位死因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按PYLL排序前5位死因依次为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新源县不同民族、性别死亡率及死因构成不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是影响居民寿命的重要死因。  相似文献   
32.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彭湘  吴汉荣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52-1054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习困难的一种,占所有学习困难的80%。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先天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集中在家族遗传、神经结构功能异常、语言认知缺陷、脂肪酸代谢异常4个方面。本文就发展性阅读障碍遗传流行病学、遗传方式以及遗传研究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新疆地区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DD)儿童视觉注意广度特点,同时探究动作视频游戏训练对视觉注意广度的影响机理,为改善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0年7—11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新疆某地区5所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阅读障碍组(DD)、生理年龄匹配组(CA)及阅读水平匹配组(RL)各120名,比较其视觉注意广度差异,并采用动作视频游戏对DD组儿童进行干预训练,通过方差分析对其视觉注意广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结果  DD组正确率及辨别力指数(0.68±0.10, 1.21±0.87)小于CA组(0.77±0.99, 1.80±0.83)和RL组(0.71±0.11, 1.50±0.75) (F值分别为21.26,15.19,P值均 < 0.05);3组儿童在反应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级DD儿童视觉注意广度的正确率(0.63±0.12, 0.71±0.11, 0.70±0.10)、反应时(760.51±185.83, 782.74±149.20, 857.27±155.44)、辨别力(0.84±0.81, 1.51±0.19, 1.29±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37,3.81,3.16,P值均 < 0.05)。进行12 h的动作视频游戏训练后,DD干预组的正确率、辨别力(0.74±0.10, 1.53±0.88)高于DD空白对照组(0.68±0.14, 1.06±0.97)(P值均 < 0.05),与R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6±0.12, 1.73±0.71)(P>0.05),但与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1±0.94, 2.17±0.79)(P < 0.05)。  结论  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视觉注意广度缺陷, 且有年级差异;动作视频游戏干预能够一定程度改善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能力。  相似文献   
34.
35.
我们通常所说的所谓“媒体”(Media)包括其中的两点含义。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即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传播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小学生情绪行为状况与识字量的关联,为提升小学生的识字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新疆某地区3所小学的3 710名二、三年级学生,使用小学生识字量评价量表、长处与困难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二、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识字量(947.85±335.93,1 519.45±509.88)均低于上海市识字量常模(1 414,2 13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15,-49.84,P值均 < 0.01)。小学生情绪行为各因子异常检出率依次为同伴交往问题(12.40%)、亲社会行为(12.02%)、多动(11.59%)、品行问题(10.49%)、情绪问题(5.88%)。小学生情绪症状(r=-0.19)、品行问题(r=-0.29)、多动-注意缺陷(r=-0.27)、同伴交往问题(r=-0.24)与识字量均呈负相关(P值均 < 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同伴交往问题(β=-24.45)、多动-注意缺陷(β=-42.04)、品行问题(β=-50.73)对识字量有负向预测作用(R2=0.12)(P值均 < 0.01)。  结论  同伴交往问题、多动、品行问题与小学生的识字量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7.
发展性阅读障碍可能的机制主要包括语言框架假设和非语言框架假设。语言框架假设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可能在语音意识、快速命名、语音记忆和正字法加工中表现出缺陷。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发现正字法缺陷可能是产生阅读障碍的重要原因,但关于正字法加工的研究观点并不统一。本文对正字法研究的行为学和神经影像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为进一步开展发展性阅读障碍正字法研究加工机制中的加工测试材料、研究方法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阅读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学习障碍,在表音文字国家其患病率约为5%~12%〔1〕,占所有学习困难的4/5。临床上依据其认知特性可以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和发展性阅读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且遗传成分大于环境成分,双生子的研究显示其遗传度为44%~76%〔2〕。目前的研究认为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多个候选基因关联,其中基因KIAA0319在多个研  相似文献   
39.
左彭湘  张国琴 《护理研究》2005,19(8):1589-1590
进入21世纪,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龄人口不断增加,疾病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医疗的高技术化和专业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均需要优秀的护理人才。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必须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KIAA0319基因与汉族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关系,为疾病的筛查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汉族阅读障碍儿童168例,控制混杂因素后选择健康对照儿童168例,一次性口腔黏膜拭子采集DNA,利用多重SNP分型试剂盒对KIAA0319基因的4个SNPs位点(rs4504469、rs3212236、rs6935076、rs3756821)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 KIAA0319基因位点rs6935076、rs3756821、rs3212236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阅读障碍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Bonferrion校正检验后,位点rs6935076的等位基因频率(P=0.023)、rs3756821的等位基因(P=0.015)和基因型频率(P=0.010)仍有显著差异;多个位点间的连锁分析形成1个单倍域,其中“CCC”和“TTT”单倍体与阅读障碍儿童具有显著关联(P<0.05)。结论 KIAA0319基因是汉族儿童阅读障碍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