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微友助手的健康教育方式对门诊结肠镜病人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消化内镜中心门诊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人55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75例和对照组2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和书面的形式教育指导,试验组通过微信助手发送健康教育资料,两组病人均采用相同的肠道准备方案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及依从性、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结果]试验组病人服药依从、饮食依从性及肠道准备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病人依从性评分、左侧结肠BBPS评分及BBPS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使用微信联合微友助手的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肠道准备病人的安全性、依从性,改善病人肠道准备质量。  相似文献   
22.
左彭湘  张国琴 《农垦医学》2003,25(4):290-292
近年来 ,网络教学的迅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多媒体网络教育提供的学习条件 ,使学习的原来时空概念被打破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医学教学中 ,如何结合现代教学理论组建一个优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大力发展网络教育是我区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发展机遇。现代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网络教学特有的全天候、大容量和友好界面 ,把人们带入一个全新的学习境界。自主学习、交互式合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彻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学习方式。1 网络教育的发展历程网络教育的原名叫做“e -learning” ,在国外…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工作记忆在睡眠质量与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2所小学3~5年级学生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ADHD儿童(110例)及正常对照儿童(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NAP-Ⅳ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工作记忆任务测试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ADHD组儿童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睡眠质量问题的发生率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ADHD儿童工作记忆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ADHD组工作记忆得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r_(s)=-0.271,P<0.001),与症状得分呈负相关(r_(s)=-0.439,P<0.001);ADHD组PSQI总分与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_(s)=0.540,P<0.001)。工作记忆在睡眠质量对ADHD儿童症状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8.10%。结论部分ADHD儿童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且工作记忆在ADHD儿童睡眠质量与症状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 dyslexia,DD)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P1-N1c-N2的差异,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不同听觉刺激模式下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方法在标准刺激(纯音,上升时间15 ms,强度75 dB SPL,持续时间200 ms,P=0.85)的基础上,分别调整刺激声的上升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形成三种偏差刺激(P=0.15),采用被动Oddball范式对22例汉语DD儿童(DD组)和31例正常对照儿童(对照组)进行脑电图(EEG)采集,比较DD组和对照组MMN与P1-N1c-N2成分的差异。结果 FCz电极点的分析:①DD组上升时间偏差刺激(P=0.026<0.05)和持续时间偏差刺激下(P=0.037<0.05)MMN波幅均小于对照组;②DD组中上升时间偏差刺激P1潜伏期较标准刺激延迟(P=0.011<0.05),而对照组中差异不显著;③DD组上升时间偏差刺激N2波幅小于标准刺激(P=0.002<0.01),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④DD组持续时间偏差刺激N2波幅小于标准刺激(P<0.001),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FT7和FT8电极N1c波幅存在差异,DD组持续时间偏差刺激N1c波幅小于标准刺激(P=0.009<0.05),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其他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听觉分辨能力较正常儿童差,上升时间偏差刺激和持续时间偏差刺激下MMN和P1-N1c-N2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存在听觉感知障碍。  相似文献   
25.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重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琴  左彭湘  张澜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441-2442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长与产后抑郁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1月~2007年11月在我院附属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初产孕妇1580例单胎足月的孕妇,测量其孕前、产前体重指数(BMI)以及整个孕期体重指数增长(△BMI)对产后抑郁的影响.[结果]高于标准体重组孕产妇的产后抑郁的发病率(18.1%),明显高于标准体重组(6.5%)和低于标准体重组(1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孕期增重≤10kg组,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在18.2%,孕期增重在10~15kg组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最低的(6.5%),孕期增重≥15kg后,随孕期增重的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增高.[结论]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孕期体重指数的变化是影响产后抑郁的的重要因素,肥胖产妇比正常产妇更容易发生产后抑郁,除了应加强孕妇围产期保健、宣传工作,应将其作为心理护理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6.
张国琴  左彭湘  张澜 《农垦医学》2008,30(3):220-222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心里健康状况,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SDS)对304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期具有焦虑或抑郁症状的身心障碍者共89例,占29.3%.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期有服药史、有过自然流产史、死胎史、新生儿死亡史、孕期并发症、孕期合并症、丈夫是否盼望男孩等共19项因素与孕期焦虑有关(P<0.05);孕期有服药史、有过死胎史、新生儿死亡史、孕期并发症、孕期合并症、孕期增重过多等16项因素与孕期抑郁有关(P<0.05).结论:孕妇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以使母婴平安度过分娩期.同时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应提前到孕期乃至孕前,应加强社会工作,才能真正减少孕妇的不良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27.
儿童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彭湘 《农垦医学》2005,27(4):316-318
探讨临床中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疼痛的评估方法及相应的疼痛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8.
对汉族儿童阅读障碍的发病机制从遗传学角度进行探索,旨在了解汉族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遗传候选基因研究策略与未来的研究的方向,文章从发展性阅读障碍遗传候选基因的发现的研究进程进行归纳与综述,探讨了相关基因的发现与功能。得出DCDC2,KIAA0319和DYX1C1是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候选基因,功能研究的表明,他们都参与了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的作用,对它们的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DD)儿童的阅读环境影响因素差异,为不同种族阅读障碍儿童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地区5所维汉双语学校3~6年级儿童2854名,采用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the pupil rating scale revised screening for learning disability ,PRS)、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the dyslexia checklist for Chinese dhildren ,DCCC)、儿童维语阅读障碍量表(the dyslexia checklist for uyghur children ,DCUC)以及家庭背景和家庭阅读环境调查表对这2854名儿童进行调查,并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hina-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 ,C-WISC)进行智力测试,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 -IV)对阅读障碍的定义,逐层筛选汉族和维吾尔族阅读障碍儿童,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阅读环境危险因素进行评定。结果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348份,汉族儿童阅读障碍的阳性筛出率为3.89%(45/1156),维吾尔族儿童为7.05%(84/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年级、家庭收入、父母的职业、母亲的文化程度和部分家庭阅读环境因素上汉族阅读障碍儿童的阳性筛查率显著低于维族阅读障碍儿童(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当儿童处于五年级(P<0.05,OR=1.47,CI 95%:1.17~1.85)、父亲的职业为党政机构和政府人员(P<0.05,OR=1.86,CI 95%:1.16~2.99)、母亲的职业为党政机构和政府人员(P<0.05,OR=2.99,CI 95%:1.66~5.39)、母亲的文化水平为大专(P<0.05,OR=2.46,CI 95%:1.77~3.40)时,汉族儿童发生DD的危险性显著低于维族儿童。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阅读障碍的阳性筛出率高于汉族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尤其是母亲的职业对两个民族儿童阅读障碍阳性筛出率的差异影响最为显著,文化程度高的母亲更有可能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能力,且汉族儿童母亲的这种作用较维族儿童显著,而家庭阅读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现状及特点,为进一步研究阅读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检测的策略,依据ICD-10诊断标准,对1367名3~5年级儿童开展阅读特点进行比较,筛查出阅读障碍儿童131名,对阅读障碍的各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儿童阅读障碍的筛出率为9.5%。根据DCCC各项得分的性别间比较显示,正常儿童组,男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女生,各项得分的性别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阅读障碍组儿童,除书写障碍的得分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余各项男女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级间比较显示,对于正常组儿童,各项得分的年级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书面表达障碍、不良阅读习惯、书写障碍、意义理解障碍的得分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于阅读障碍组儿童,各项得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尽早地鉴别出阅读障碍儿童,进行适当的干预,并根据不同的类别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典型表现,制定形式多样的、长期的干预计划是教育干预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