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9例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Pipkin分型[1],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3例,Ⅳ型4例。闭合复位后保守治疗1例,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全髋置换1例。结果15例可吸收螺钉固定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年,平均3年6个月。优8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6.7%。结论早期诊断,术前对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固定,以及适当扩大切开复位指征,对股骨头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Neurogenesin-1(Ng1)基因对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胸10脊髓损伤模型后,通过Alzet微泵分别向实验组和对照组持续转染入Ng1重组质粒和空白质粒.术后各时间点BBB评分系统监测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第2周和第4周时分别取材,应用神经细胞特异性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和组织学观察Ng1基因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脊髓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自损伤后1周起实验组大鼠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实验组脊髓形态恢复较好逐渐趋于正常.实验组脊髓组织中新分化的神经元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同时新分化的星型胶质细胞数显著减少.结论 Ng1基因能够诱导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促进脊髓运动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人骨肉瘤组织中endoca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SP法对34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骨肉瘤组织中endocan、VEGF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ndocan在骨瘤组织胞质中呈阳性表达,肿瘤周围的血管内皮细胞呈阳性表达.对照组表达无明显表达.分别记录各组的平均光密度(MOD),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endocan、VEGF的MOD值,经Pearson相关统计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ocan、VEGF的MOD值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与患者病程及肺转移有明显相关性;endocan、VEGF的MOD与肿瘤的类型有相关性.结论 Endocan在骨肉瘤组织中有明显的表达,其表达与骨肉瘤的生长、转移有关,提示检测endocan的表达对骨肉瘤的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背景:动物实验表明脂联素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临床研究发现脂联素和骨密度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评价髋关节内直接注射重组大鼠脂联素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醋酸泼尼松龙诱导出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模型。随后将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右侧髋关节内分别注入1 μg、10 μg的重组脂联素;生理盐水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4周后行X射线平片观察,光镜下观察股骨头坏死和修复的程度。分析骨小梁面积、空骨陷窝数、软骨下骨血管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股骨头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空白对照组X射线片无异常发现,生理盐水组、低剂量组显示股骨头密度不均骨小梁模糊;高剂量组股骨头形态和骨密度均正常。大体所见空白对照组骨质硬,生理盐水组骨质明显疏松,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骨质硬度介于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之间。光镜显示空白对照组股骨头软骨、骨小梁、骨细胞、空骨陷窝、毛细血管数及骨髓造血组织均正常,而生理盐水组明显异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高剂量组结果显著优于生理盐水组(P < 0.01),低剂量组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生理盐水组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高于其余3组(P < 0.01)。结果表明,髋关节内直接注射重组脂联素可促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5.
第三、第四腰动脉髂骨分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第三、第四腰动脉背外侧支的详细观测,为临床合理使用髂骨瓣旋转移植治疗腰椎间融合术等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15具(30侧)成人尸体的第三、第四腰动脉背外侧支的髂骨分支、走行、蒂长、外径及与髂骨的关系等进行了观察、测量。结果:第三、第四腰动脉都能制成带蒂的髂骨瓣,第三腰动脉背外侧分支有少数标本缺如,而第四腰动脉的出现率很高。结论:临床上可以对第三腰动脉背外侧支髂骨分支缺如的病例行髂骨瓣旋转移植时取第四腰动脉分支的皮瓣进行补偿,将会降低手术的不愈合率。  相似文献   
46.
普鲁卡因阻滞对神经断伤所致神经元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鼠制作实验模型,观察臂丛神经根切断前用2%普鲁卡因阻滞近段神经干对神经切断所致神经元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普鲁卡因阻滞对脊髓神经元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7.
髋臼骨折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001年3月-2005年10月收治的31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无明显移位的骨折予牵引等保守治疗,2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平均2年9个月。保守治疗9例,优3例,良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88.9%。手术治疗22例,优11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6.4%。结论 对单纯无移位的骨折采用牵引治疗效果较好,但绝大部分髋臼骨折需手术治疗,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手术指征、确定手术方案、把握手术时机,术中解剖复位、可靠的内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髋臼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8.
甲壳胺膜管修复不同长度神经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甲壳胺膜管桥接大鼠不同长度坐骨神经缺损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l02只,随机分为A、B、C3组,按缺损长度与神经干直径之比造模(A:缺损4倍,B:缺损6倍,C:缺损8倍)。用甲壳胺膜管桥接缺损。术后4、8、12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远端轴突再生率的比较。结果 4周后各组后肢均形成溃疡;8周后A组溃疡愈合;12周后B组溃疡愈合,A、B组无明显肌萎缩,能展趾活动,有肌肉收缩现象;C组溃疡及肌萎缩加重;桥接体周围无短痕黏连。12周后,3组间远端轴突再生率两两比较:A优于B、C,B优于C(P<0.01)。A、B组髓鞘成熟良好,C组仍有髓鞘演变现象;3组均无胶原纤维增生。结论 甲壳胺膜管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可防止短痕侵入,有利于轴突再生。对于神经缺损不超过其直径6倍者,用甲壳胺膜管桥接后再生轴突的质量和数量均较优。  相似文献   
49.
[目的]系统评价生物型髋臼假体是否喷涂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在临床效果上的差异.[方法]计算机及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收集关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使用HA涂层髋臼假体和无HA涂层髋臼假体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7篇,纳入618个髋臼假体,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A涂层髋臼假体在影像学松动和因松动及各种原因产生的翻修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A涂层没有明显改善髋臼假体的稳定性及翻修率.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