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本研究采用AO/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背景:CD24是成熟髓核细胞表面表达的特异性分子,测定CD24的表达是否可以作为鉴定髓核细胞的一种方法?目的:验证流式细胞仪测定髓核细胞CD24表达鉴定髓核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髓核细胞,取生长旺盛的第2代人髓核细胞爬片进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测定Ⅱ型胶原及SOX9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24阳性表达率,分析来自同一批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结果与CD24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7例第2代髓核细胞爬片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RT-PCR结果阳性,流式细胞仪测定CD24其阳性率均为50%以上,髓核细胞分泌胞外基质Ⅱ型胶原与SOX9的表达与CD24阳性率结果有相关性。提示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24表达可以快速、简便地鉴定髓核细胞。  相似文献   
13.
背景:氧化应激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但其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仍不明确。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及3种机器学习算法识别与椎间盘退变伴氧化应激相关的关键基因及免疫浸润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椎间盘退变基因表达谱以及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对椎间盘退变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及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两者取交集并与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取交集得到候选hub基因,对候选hub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运用机器学习(LASSO回归、SVM-RFE及随机森林)筛选最佳特征基因并进行受试者特征曲线验证,同时行相关免疫浸润分析。收集2023年7-1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颈椎病患者的椎间盘样本作为椎间盘退变组,颈椎脊髓损伤患者的椎间盘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qPCR方法验证特征基因在椎间盘退变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结论:(1)经过差异基因分析获取424个差异表达基因,WGCNA分析得到5 087个基因,同时获得氧化应激基因1 399个,进而得到23个候选hub基因;(2)GO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参与细菌防御反应、细菌来源分子反应等生物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寰枢椎复合骨折是临床较少见的复杂骨折, 是一种急性损伤, 可能会导致患者神经损伤甚至死亡。寰枢椎复合骨折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颈托、Halo支架和胸枕颌(SOMI)支具;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颈椎前路固定和颈椎后路固定。本文对寰枢椎复合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章进行综述, 为此类骨折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老年人脆性骨折。从传统的保守治疗、开放性手术到如今的微创手术阶段,椎体成形术因其安全、高效及微创特性成为OVCF的重要治疗手段。骨水泥在椎体内的特性对OVCF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现就骨水泥在椎体内的注入量、弥散情况、分布形态及黏稠度对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关系作一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闪挫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其发病常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预后不良,可导致完全或不完全性瘫痪.脊髓损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但通常临床改善效果不佳.脊髓损伤中最广泛的细胞死亡发生在创伤后数小时内,因此早期干预可能是减少受损脊髓进一步损伤或遭受不可逆性细胞损伤的最有效方法.学者们已经确定了一些进行治疗干预的研究方向,如神经保护、替换丢失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临床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经验。方法 :2 0 0 0年 2月~ 2 0 0 1年 10月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13例 ,采用 AO/ ASIF分类 :A 1型 6例 ,A 2型 4例 ,A3型 2例 ,C2型 1例。在 C形臂 X线透视机下切开复位 ,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术后 7d行膝关节 CPM功能锻炼。结果 :1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 ,髓内钉固定理想 ,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术后 14d膝关节屈曲 90°以上。术后 2 1d能下地扶拐不负重站立 ,6 0 d后开始负重行走。结论 :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股骨远端 AO/ ASIF分类的 A型、C2型骨折疗效较好 ,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手术不仅延长了患者的寿命,同时亦增加了患者真菌感染的机会,肾移植患者术后由于大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患者处于低免疫状态,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1].笔者对本院2006年度收治的肾移植患者术后送检的各类标本分离到的真菌进行了耐药监测及统计学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患者105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8例(行PKP);B组57例(行PVP)。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术后的VAS评分、椎体后凸角、椎体高度。结果105例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两组术后1 d、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组术后的椎体后凸角分别为(9.5±5.0)o和(12.2±3.5)o,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术后的椎体高度分别为(2.04±0.41)、(1.33±0.26) 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A组的椎体后凸角改善程度、椎体高度恢复程度较B组明显(P<0.01)。结论 PKP与PVP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在后凸畸形矫正,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方面,PKP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中有一定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