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孟丽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142-1143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抗抑郁药用量的调查统计,分析该类药物临床应用品种的变化趋势,为合理用药及药品计划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研我院7种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计算三环类抗抑郁药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占总量的比例,根据使用金额较大或具代表性。选择目前我院使用的抗抑郁药7个品种,逐一计算不同年份的用量,分别将各药及两类药的用量做比较。结果:三环类药物的使用逐渐减少,而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药物使用逐渐上升。结论:随着药理学的快速发展,新型的抗抑郁药物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越来越受到临床患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糜蛋白酶注射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用。方法临床观察糜蛋白酶注射液骶管注射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糜蛋白酶注射液应用于骶管注射能够减轻或消除椎间盘突出产生的炎症,使组织萎缩,松解粘连,进而达到临床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54.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RI)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冬春季节更容易造成流行。热毒宁注射液是近年来临床使用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中成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国内1990~2007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并以西医治疗作对照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 对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对照组临床有效率进行分析后表明,在临床疗效方面,中西医结合组427例患者中344例临床治疗有效,西医对照组357例患者中207例临床治疗有效。中西医结合组稳定率总优势比(OR)=3.4,95%置信区间(CL)为(2.40~4.7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但需票进一步规范中药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6.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常见病,据统计,约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溃疡侵蚀周围血管可引起出血,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急性大量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虽然近年来诊断及治疗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在高龄、有严重并发症患者中死亡率仍然很高,且治疗费用高,乃至个别患者放弃治疗。笔者应用复方五倍子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费用低,无毒副作用,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LY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两种检测方式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BLYS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随机效应模型,对国内外1990年~2007年间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BLYS水平测定,并以正常人作对照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通过血清行ELISA法测定BLYS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62例和健康体检者234例的效应尺度值为3.2,95%置信区间(CI)为(2.0~4.39)。通过PCR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内BLYS mRNA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92例和健康体检者139例的效应尺度值为0.70,95%置信区间(CI)为(0.49~0.90),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均显示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但血清ELISA法检测文献存在较大的发表偏倚。【结论】从Meta分析结果可以认为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表达,但两种检测方法的文献均存在发表偏倚,且血清ELISA法检测文献发表偏倚高于外周血单核细胞PCR技术的文献。  相似文献   
58.
经皮枕鳞部穿刺微创清除小脑出血的几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小脑出血约占非外伤性脑出血的10%,高血压为其主要病因,占50%~80%,多为齿状核动脉破裂出血,其次为血液病、动静畸形肿瘤和淀粉样血管病。大剂量小脑出血后,传统以经枕鳞部开窗手术治疗,但因其手术暴露开窗时间长和手术须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等,死亡率可达50%,其次因家属对此术式依从性差,且手术适应范围小等,病人往往失去救治机会。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持续静注利多卡因对乳腺癌根治术全麻患者术中麻醉用药量、术后疼痛以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本院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注利多卡因1 mg/kg,然后以2 m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停药;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评估术后2、6、12及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程度,以及术后补救镇痛例数。比较术后24 h及术后7 d通过40项恢复质量评分(the 40 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score,QoR-40)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2、6及12 h,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补救镇痛率(7.5%)低于对照组(25%,P <0.05);术后24 h及术后7 d,观察组的QoR-40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术中持续静注利多...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