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25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7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宫颈残端癌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残端癌的诊治与预防。[方法]分析42例宫颈残端癌,手术治疗9例,术中发生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各1例,单纯放射治疗33例,并发放射性直肠炎10例。占25.6%,放射性膀胱炎3例,占7.7%。[结果]9例死亡,12例失访,其余均健在,存活最长者已达18年。[结论]宫颈残端癌的预防关键在于子宫切除前不漏诊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对保留宫颈者应严密随访,及时发现及处理。  相似文献   
12.
精液不液化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自1992年以来应用滋肾液化汤观察治疗精液不液化症患者6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配偶健康,精液常规检查液化时间在60min以上者63例,其中年龄最大36岁,最小23岁;婚龄最短1年,最长8年;病程最长5年,最  相似文献   
13.
儿童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特点及预防控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目的探讨儿童专科医院医院感染分布部位、科室、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方法采用目标性调查和医生报告相结合方法。结果我院医院感染分布部位上呼吸道占42.4%为首位;分布科室内科以神经内科和血液肾病科为主,外科以消化外科和心脏外科为主;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对头孢他啶敏感;其次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结论与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和激素滥用、侵袭性操作等感染危险因素和科室收治病种有关,针对此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基因--NYD-MLC2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取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基因NYD-MLC2的cDNA全长序列并鉴定其在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根据抑制性差减杂交(SSH)结合cDNA芯片分离获得的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MLC2基因片段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法(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扩增NYD-MLC2基因3′、5′端,经对位拼接获得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荧光定量PCR验证此基因在抗性和敏感品系的表达差异。结果:获得淡色库蚊NYD-MLC2cDNA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为630bp(GenBank/NCBIDQ140391),编码210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NYD-MLC2与冈比亚按蚊(Anophelesgambiae)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同源性最高,为9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NYD-MLC2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4.08倍。结论:获得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MLC2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证实其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高表达,提示NYD-MLC2与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药性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淡色库蚊抗性相关基因--NYD-GBE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取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GBE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验证其在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根据抑制性差减杂交(SSH)结合cDNA芯片分离获得的淡色库蚊抗性相关NYD-GBE基因片段设计引物,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法(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扩增糖原分支酶基因5′、3′端,经对位拼接获得全长序列,并用相应的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淡色库蚊NYD-GBEcDNA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为2070bp(GeneBank/NCBIDQ102393),编码689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NYD-GBE与冈比亚按蚊(Anophelesgambiae)和拟暗果蝇(Drosophilapseudoobscura)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同源性最高,为82%和72%,与人糖原分支酶的基因同源性次之为60%。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NYD-GBE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9.7倍。结论:获得淡色库蚊抗药性相关NYD-GBE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证实其在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高表达,提示NYD-GBE与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 ratum Thunb.,又名白毛藤,多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常与他药伍用治疗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此外还用于治疗疟疾、黄疸、水肿等。日本大阪中医药研究所对800种中药进行抗癌药物筛选,发现只有白英对癌细胞抑制率为100%,且对正常细胞无任何影响。施文荣等[1]研究表明白英水提液对HL-60细胞既表现为短时间作用后的细胞杀伤,也表现为药物持续作用后的增殖抑制。笔者研究了白英水提物及含药血清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并以肉瘤S180及肝癌H22荷瘤小鼠为模型进行了体内抗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曲马多与芬太尼静脉PCA用于心脏外科术后镇痛的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 30例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曲马多组(Ⅰ组)和芬太尼组(Ⅱ组),每组各15例。镇痛药物Ⅰ组为芬太尼20mg/L,Ⅱ组为曲马多20g/L。参数设置:负荷剂量2ml,持续输注剂量1ml,单次给药剂量1ml,锁定时间5min,每4小时最大限量30ml。负荷量注射完毕后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镇痛开始后12、24、36和48h记录疼痛VAS评分、PCA需求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药物用量、镇静程度评分;术后各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镇痛满意度NRS评分。结果 Ⅱ组病人镇痛起效时间显著快于Ⅰ组(P〈0.01),两组疼痛评分、按压次数、药物用量、镇静评分、镇痛满意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不同(P〈0.05)。结论曲马多与芬太尼静脉PCA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心脏手术后病人,需注意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适宜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适合宫颈癌高发且经济欠发达地区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以最终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以山西省襄垣县下良乡35 ̄55岁的妇女作为对象,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对符合条件的妇女进行危险因素、癌症及子宫颈癌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用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和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进行宫颈检查,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并得到最终的病理学诊断。将该次筛查对不同级别病变的检出率与历年来的襄垣地区的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次筛查人群参与率为74.8%。患宫颈糜烂和滴虫感染的妇女分别占受检人群的48.3%和14.8%。最终经活检病理确诊的CINⅠ的现患率为0.8%(10例)、CINⅡ0.7%(9例)、CINⅢ1.1%(13例)、子宫颈癌0.2%(3例)。该次单纯肉眼观察对CINⅡ和对≥CINⅢ病变的检出率略低于已往当地普查项目,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资源有限,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由经过培训的医生进行肉眼观察的宫颈癌筛查是可行的,单纯肉眼观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法,建议进一步在农村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蚊虫是疟疾和登革热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蚊虫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蚊媒传染病的发病率。目前,蚊虫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杀虫剂,但杀虫剂大量和不合理的使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使蚊虫普遍产生了的抗药性。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完善,使得既安全环保又高效的蚊虫防治措施的开发成为可能。利用转基因技术防治蚊虫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方法,包括昆虫不育技术、RNA干扰技术、携带显性致死基因昆虫的释放技术和基因改造技术,通过降低野外蚊虫种群数量或传播疾病的能力,达到控制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的目的。本文对转基因技术的现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该技术在蚊虫及蚊媒传染病防治的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恶性疟原虫(P.f.)对喹啉类药物的抗性是一个世界关注的问题,但抗性机制仍不清楚。有报道认为抗性和原虫的pfmdr1基因有关。以前对pfmdr1基因的研究都采用实验室选育的P.f.,它不能完全代表自然界的P.f.,作者从在非洲感染P.f.后回到法国的旅游者获得P.f.新鲜分离株,以此探讨自然界的P.f.抗性和pfmdr1基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