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病因及首发表现,为CRF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年收治的2313例CRF原发病、首发表现及首诊科室按每5年一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并根据发生率高低排列CRF高危人群及首发表现金字塔。结果 20年间CRF原发病仍以慢性肾炎所占比例最高,达55.0%;其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已成为CRF主要高危人群,后一个时间段(5年)与前一个时间段(5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F首发表现为全身多器官表现,有51.7%的患者首诊未收治到肾脏专科。水肿、尿检异常793例,占34.3%,位于金字塔尖。结论 CRF原发病以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为主,提高临床医师及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和知晓率是减少发病并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10年间全国驻军医院收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信息技术中心病例查询系统2000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26 339例,其中确诊为妊娠期贫血患者共7986例.分析不同年龄结构、孕期的贫血类型构成情况.结果:轻、中、重度贫血在妊娠期贫血中分别占56.17%、43.70%和0.13%.31~40岁孕妇贫血患病率高于21~25和26~30岁年龄组,前者中度贫血比例较高,后2组以轻度贫血为主.孕妇妊娠期贫血患病率在2001-2006年度呈逐年增加,2006-2009年度维持在较高水平,2009年度以后开始下降.孕晚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孕早期和孕中期;孕早期和孕中期以中度贫血为主,而孕晚期以轻度贫血为主;各期均以缺铁性贫血为主.结论:应加强孕期营养与饮食知识的培训,从孕中期开始常规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铁剂,以预防和减少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自制方形钩刀在颈椎病前路减压术中切除后纵韧带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6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科采用方形钩刀辅助后纵韧带切除减压治疗的43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38~69(54.2±8.3)岁;神经根型13例,脊髓型21例,混合型9例。患者采用自制方形钩刀辅助行后纵韧带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计算颈髓功能改善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例患者术中并发脑脊液漏,保守治疗后痊愈。手术时间67~170(102.4±20.7)min,术中出血量50~280(160.6±51.2)mL,术后住院时间5~11(7.8±1.3)d。43例患者中3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17(10.5±2.1)个月。术后患者无声音嘶哑、血肿、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术前JOA评分6~11(8.7±1.3)分,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10~17(15.6±1.1)分。颈髓功能改善率65.8%~93.6%(83.1%±6.8%)。疗效评定:优8例,良24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 颈椎病前路减压方形钩刀辅助后纵韧带切除安全可靠、减压彻底,利于脊髓形态和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4.
例1,29岁,原发不孕4年,男方为少弱精子症,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移植后14 d血β-hCG 599.86IU/L.移植后4周超声显示:子宫增大,宫内可测及2个孕囊,一孕囊内可见一心管搏动,另一孕囊可见2个卵黄囊及两个心管搏动,诊断三胎妊娠(单绒毛膜囊双胎合并单绒毛膜囊单胎),遂行多胎妊娠减胎术.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术治疗瘀阻督脉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对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55~75岁,平均62.5岁)腰4/5单节段中央管狭窄行外科治疗,分别对比治疗前后腰椎JOA评分,瘀阻督脉证候积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行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减压,腰椎JOA评分治疗前(11.5±1.25)分,末次随访为(25.34±1.53)分;瘀阻督脉证候积分治疗前(6.85±1.25)分,末次随访为(10.35±1.06)分;VAS评分治疗前(7.5±1.4)分,末次随访为(1.2±0.3)分;ODI评分治疗前(61.5±3.7)分,末次随访为(21.3±2.1)分;术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管减压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在改善神经功能的同时,也使得督脉瘀阻的症状明显缓解,证明椎管减压术与督脉瘀阻的改善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正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治疗方法具有多样性~([1])。从"督"论治是指以督脉为中心,以补、通、调为基本治疗原则,来指导治疗颈椎病。近年来,笔者以从"督"论治理论为指导,在临床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现将从"督"论治脊髓型颈椎病理论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督脉与颈椎关系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愈瘫胶囊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8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手术+口服愈瘫胶囊)和B组(手术+口服甲钴胺分散片)。经过13~25个月的随访,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6个月、术后1年进行颈椎JOA评分并比较分析。结果:术后1d,两组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变(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A组患者JOA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组有效率93.18%,B组有效率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瘫胶囊对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cogenital vaginal reclined septum syndrome,CVRS)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1例怀疑阴道斜隔的未婚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在B超检测下对其进行宫腔镜下电切治疗。结果诊断为Ⅰ型斜隔的3例,Ⅱ型斜隔的7例,Ⅲ型斜隔的1例。术后随访4.5年,临床治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能直接观察阴道斜隔的类型,及早诊断治疗CVRS,损伤小,诊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为“培土生金法”在COPD稳定期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7个中英文数据库,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6月1日,经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后,应用AMSTAR 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应用GRADE系统工具对所有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13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09次结局指标;AMSTAR 2软件分析显示,1篇文献为低质量,11篇文献为极低质量;GRADE分级显示,11次结局指标为中等级别,58次结局指标为低级,40次结局指标为极低级。结论:“培土生金法”干预COPD稳定期确有优势、安全性好,但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及证据质量偏低。为此,今后应进行高质量研究,另外,对系统评价的撰写应客观规范。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纯行超声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治疗组在穿刺后后加肌内注射GnRHa。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愈、复发和妊娠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雌二醇(E2)、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等血雌性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患者穿刺成功率100%,超声共发现囊肿82例,横径2.1~9.8 cm,抽取囊液12~68 ml。2组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为5.3%低于对照组的31.6%,治疗组的妊娠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的血雌性激素水平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的血雌性激素水平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可以提高妊娠率,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