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中药健骨颗粒对体外破骨细胞整合素(Itg)αV、β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破骨前体细胞系诱导培养法,通过M-CSF和RANKL诱导剂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分别用健骨颗粒含药血清和生理盐水血清干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tgαV、β3mRNA表达,并取骨片行甲苯胺蓝染色,骨陷窝和骨吸收面积计算分析。结果:经M-CSF和RANKL诱导后,RAW264.7细胞的形态特征、TRAP染色均符合成熟破骨细胞特异性表现;含药血清组破骨细胞ItgαV、β3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血清组(P<0.05),同时骨磨片的骨吸收陷窝数和面积亦呈同样变化趋势。结论:RAW264.7细胞经诱导分化后可以获取成熟破骨细胞;健骨颗粒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Itgαv、β3 mRNA表达,影响破骨细胞功能活性。  相似文献   
62.
高效液相法对当药中龙胆苦苷的定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肾主骨"理论和"雌激素介导的骨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增龄性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人的松质骨,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各年龄段人群的骨组织中的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和水平,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雌二醇(E2)、睾酮(T)含量。结果:男性与女性组骨组织中TERT、ERα的mRNA表达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P<0.05)。各组TERT蛋白表达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减少(P<0.05)。男性与女性血清中的E2、T、BGP水平均随着年龄增大逐渐降低(P<0.05)。TRACP5b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升高(P<0.05)。其中女性绝经前后E2、BGP、TRACP5b有显著性变化(P<0.01)。结论:在自然衰老过程中,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同时,骨组织内TERT转录水平降低,端粒酶活性下降,使骨组织中骨形成功能衰退,骨形成低于骨吸收,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符合中医"肾主骨"理论。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烧伤病房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mec(SCCmec)基因分型及耐药现状. 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9月,从笔者单位烧伤整形科ICU及普通病房送检的患者创面分泌物、血液及痰液标本r中,检出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179株(ICU来源68株、普通病房来源111株).采月头孢西丁K-B纸片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型,对ICU和普通病房中MRSA检出率进行比较.采用PCR法对MRSA进行SCCmec.分型,经检测甲氧西林耐药决定子mecA基因对前述MRSA鉴定结果进行验证 . 采用用 K-B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23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除去MRSA对其耐药率为100.0%或0的抗菌药物,将SCCmecⅢ型MRSA与非SCCmecⅢ型MRSA 对剩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比较对数据行Pearsonx2检验或校正x2检验. 结果 17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148株鉴定为MRSA占82.7%,其中ICU来源62株、普通病房来源86株;其余31株为MSSA占 17.3%.ICU中 MRSA在该病区内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所占百分比为91.2%(62/68),显著高于普通病房中的77.5%(86/111),x2=5.526,P=0.019. PCR检测显示148株MRSA均携带mecA基因,其中106株为SCCmecⅢ型阳性占71.6%;ICU与普通病房中 SCCmecⅢ型MRSA占各自病区内检出MRSA的百分比分别为72.6% (45/62)和70.9% (6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8,P=0.826).148株MRSA对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共8种抗菌药物100.0%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及奎奴普丁/达隔普汀的耐药率均为0除2种菌对其耐药率为0的6种抗菌药物外,MRSA对剩余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MSSA(x2值为4.091 ~138.546,P<0.05或P<0.01) 106株SCCmecⅢ型MRSA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利福平、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6.6%(60/106)、85.8% (91/106)、89.6% (95/106) 、86.8%(92/106)、84.9% (90/106)、78.3%(83/106)、92.5% (98/106)、74.5% (79/106),均显著高于42株非SCCmecⅢ型MRSA的33.3% (14/42)、61.9%(26/42) 、71.4% (30/42)、66.7% (28/42) 、69.0%(29/42)、57.1%(24/42)、71.4%(30/42)、52.4% (22/42),x2值为4.801 ~11.377,P<0.05或P<0.01. 结论 笔者单位烧伤病房的MRSA检出率高且耐药现状十分严峻,流行情况以SCCmec.Ⅲ型为主,未见对糖肽类抗生素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65.
1材料与方法 1.1 重组质粒的制备 pcD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杨操博士提供)含VEGF165基因片段,位于BamH I和EcoR I 2个酶切位点之间.将其转入大肠杆菌HB101感受态细胞,挑选抗氨苄西林克隆进行小量快速提取,用BamH I和EcoR I双酶切鉴定.同时送北京华大生物公司测序.将保存的大肠杆菌菌种通过碱裂解法提取大量质粒后进一步纯化.质粒经核酸蛋白微量仪(Smart SPECTM型,美国 Bio-Rad公司)检测,定量为12.5μg/μL,以等渗盐水稀释至1μg/μL备用.  相似文献   
66.
从新鲜决明(Cassia obtusifolia)根的苯提取物中分得4种新化合物,经UV、IR、MS、HNMR 光谱和化学测定,分别确定为亥明苏普素(Helminthospo-rin)、8-0-甲基大黄酚、白桦脂醇酸和2,5-二甲氧基苯醌。后者为首次从决明属植物中分离,为黄色针状结晶,熔点250~252℃,分子式C_8H_8O_4。此外,尚分离  相似文献   
67.
68.
背景:ERK是依赖于Ras途径激活的一个蛋白激酶,在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PD98059是MEK特异性抑制剂,它可通过抑制MEK的活性来抑制ERK的磷酸化,从而起到阻断ERK信号通路的作用。目前有关ERK在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甚少。ERK在健骨颗粒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调控的作用更未被阐明。 目的:观察ERK信号转导通路在健骨颗粒促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取第3代SD大鼠头盖骨成骨细胞,空白组加入生理盐水血清;中药组加入最佳浓度的健骨颗粒含药血清;阻滞剂组添加PD98059阻断剂,中药加阻断剂组添加PD98059阻断剂与健骨颗粒含药血清。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比色法测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水平。收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法检测Cbfa1、Ⅰ型胶原、OSX mRNA的表达,Westren blot法检测成骨细胞ERK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添加PD98059阻断剂后,阻滞剂组和中药加阻滞剂组中ERK的表达显著低于空白组和中药组。阻断剂组的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的表达以及Cbfa1、Ⅰ型胶原、OSX mRNA表达显著低于空白组和中药组。ERK在健骨颗粒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ERK信号通路可能是健骨颗粒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9.
背景:目前有关成骨细胞整合素的功能状态及整合素信号转导调控的研究较少.健骨颗粒对成骨细胞整合素表达水平及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的作用未被阐明.目的:观察健骨颗粒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揭示健骨颗粒对成骨细胞整合素表达水平及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健康雄性3月龄SD大鼠用于制备健骨颗粒含药血清,选取最佳剂量的含药血清干预第3代大鼠成骨细胞,ELlSA法检测培养液中纤连蛋白、Ⅰ型胶原、玻连蛋白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骨细胞黏着斑激酶的磷酸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骨细胞纤连蛋白、Ⅰ型胶原、玻连蛋白、黏着斑激酶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浓度为20%的健骨颗粒含药血清能明显增强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活力.随着含药血清干预时间的延长,成骨细胞表达及分泌的纤连蛋白、Ⅰ型胶原、玻连蛋白、黏着斑激酶mRNA及蛋白水平逐渐上升,黏着斑激酶的磷酸化水平也逐渐增高(P<0.05);均明显高于同期的生理盐水血清干预水平(P<0.05或P<0.01).说明健骨颗粒能作用于成骨细胞整合素激活的粘着斑激酶转导通路各相关因子,使成骨细胞进入"分泌增加→黏附增加→功能增强、分裂增殖→分泌增加"的良性循环,对成骨细胞的成骨效应起正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0.
破骨细胞作为骨吸收的主要细胞,其活性及骨吸收功能受激素、细胞因子的作用和调节。因此主要就激素、细胞因子及中药对破骨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进行回顾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