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5 毫秒
211.
目的 测定静脉用头孢曲松 1g后不同时间点人眼房水中的药物浓度。方法 将 75例白内障患者依给药后取房水时间点不同随机分为 30min、6 0min、12 0min、180min组及空白对照组 ,每组 15例。每例按所确定的时间点于术中眼内操作前取房水 2 0 0~ 30 0 μl,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房水中头孢曲松的浓度。结果 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后 30min、6 0min、12 0min、180min组的房水药物浓度分别为0 2 35± 0 12 1mg/L、0 4 74± 0 2 2 4mg/L、0 4 5 3± 0 16 2mg/L、0 5 34± 0 2 0 2mg/L。30min组的房水药物浓度低于其他组 (P <0 0 1) ,6 0min、12 0min、180min组的房水药物浓度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后 3组的房水药物浓度高于大部分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度 (MIC50 )。结论 头孢曲松可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眼内炎的治疗 ,也可作为内眼手术前的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212.
解表药在骨伤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体运用目的、方法、剂量等因病证而异。石氏伤科发源于江苏,成长于沪上,属于具有江南地区特色的骨伤科流派,对解表药的应用相对轻巧灵活,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石氏伤科认为,治疗风寒湿痹应以大量解表药宣痹止痛,治疗颈腰劳损须配合解表药温经散寒,治疗外伤肿痛可佐少量解表药以疏表消肿,治疗内伤诸证可用柴胡疏散气机,同时认为使用解表药应避免发散太过,并注意顾护脾胃及相对禁忌。  相似文献   
213.
目的:比较每日针刺1次与隔日针刺1次治疗恢复期贝尔氏面瘫(BP)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年龄对针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4例恢复期BP患者随机分为每日组(92例,脱落8例)与隔日组(92例,脱落10例),给予相同基础治疗,针刺取穴阳白、攒竹、四白与颧髎等,均治疗4周,其中每日组每日针刺1次,隔日组隔日针刺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级、Sunnybrook(多伦多)量表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躯体功能(FDIp)和社会功能(FDIs)],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主要疗效指标Sunnybrook评分为因变量,筛选针刺治疗影响因素。事后将年龄作为两组患者内部分层因素再次分组,即青年型(18<年龄≤35)、中年型(35<年龄≤60)和老年型(60<年龄≤80),对每日组[青年型(31例,脱落2例)、中年型(29例,脱落2例)和老年型(31例,脱落3例)]与隔日组[青年型(32例,脱落4例)、中年型(31例,脱落3例)和老年型(28例,脱落2例)]共6个亚组患者进行上述数据再分析。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H-B评级及FDI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nnybrook及FDIp评分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日组以上指标改善优于隔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日组青年型优于隔日组青年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组中老年型较隔日组同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组治愈率为58.3%(49/84),高于隔日组的46.3%(3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日组青年型治愈率为79.3%(23/29),高于隔日组青年型的50.0%(1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组中老年型治愈率与隔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患者年龄、针刺频次与临床疗效间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上,针刺可有效改善恢复期BP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初步发现年龄、针刺频次与临床疗效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青年型患者每日针刺1次较隔日针刺1次疗效显著,中老年型患者每日针刺1次与隔日针刺1次疗效可能相仿。  相似文献   
214.
目的:观察温经强腰合剂治疗风寒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方法:选取130 例腰椎间盘 突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5 例。试验组采用温经强腰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风湿骨 痛胶囊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组治疗前后腰部疼痛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日本骨科协会(JOA) 下腰疼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环氧化物酶-2(COX-2)、内皮素-1(ET-1)、前列 腺素E2 (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 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临床 总有效率为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10 d、20 d,2 组VAS 评分均低于 治疗前,JOA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10 d、20 d,试验组VAS 评分 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腰部重痛、受寒加重、活动 痛甚、活动受限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上述4 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 组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NO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 上升(P<0.05),试验组IL-6、NO、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 组血清疼痛介质因子COX-2、ET-1、PGE2、IL-1β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 组上述4 项血清疼痛介质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 经强腰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优,可有效降低患者腰部疼痛感,改善腰部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15.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截喘汤加减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AP)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9例SAP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3例。3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针刺组予以针刺治疗,中药组予以截喘汤加减,联合组予以截喘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变化,比较3组临床疗效和致病菌清除率。结果 联合组的愈显率为65.6%,高于中药组的43.8%和针刺组的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  相似文献   
216.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针药并用法治疗急性期风热中络型面瘫伴耳后疼痛临床研究。方法将90例急性面瘫伴有耳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益气清热针刺组及益气清热针药并用组即治疗组3组,每组各30例。普通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针刺选患侧阳白、太阳、丝竹空、四白、颧髎、地仓、颊车、牵正、承浆、双侧合谷及风池;益气清热针刺组在普通针刺组基础上加取双侧足三里、百会、外关、大椎等穴位;治疗组在益气清热针刺组基础上配伍玉屏风散加减(黄芪、白术、防风、炒山栀、金银花、僵蚕、地龙)。3组治疗均以3周为1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耳后疼痛评分、急性期耳后疼痛持续时间、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总体疗效。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后耳后疼痛持续天数组间比较皆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1)。3组患者面神经评分比较,治疗前3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皆具有显著差异(P<0.01);3组面瘫患者疗效比较皆具有显著差异(P<0.01),但治疗组优于其他2组。结论益气清热针药并用法对于改善急性期风热中络型面瘫伴耳后疼痛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17.
218.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 d,休息1 d,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ADL)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HCY、Cys C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NIHSS、ADL、Fugl-Meyer评分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均可降低血清HCY、Cys C水平,2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症状,降...  相似文献   
219.
介绍韩为“通阳醒神”法针灸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内因多为情志和体质因素,外因为社会因素,阳气郁滞、神情失调为其关键病机。“通阳醒神”关键在于温通督脉,临床取头、颈、背部督脉组穴,头部取百会、印堂,颈部取风府、大椎,背部取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通阳”灸与“醒神”针并用,且重视强刺激。  相似文献   
220.
<正>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CH)是一种难以忍受的、严格的单侧头痛综合征[1]。急性期多以对症治疗和高压氧疗为主,缓解期常采用预防性治疗,但多因药物耐受及不良反应等问题而影响后续治疗。针刺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在急性痛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且以疗效迅速、毒副作用少及不易复发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