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MRI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及MRI特征,材料和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DAI38例,均做了常规MRI检查。结果:38例中共发现52个病灶,大脑白质31个病灶.胼胝体9个病灶,小脑4个病灶,桥脑5个病灶.大脑脚2个病灶,延髓1个病灶,T1WI病灶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结论:MRI对评价DAI很有价值。T2WI显示水肿病变较好.对于早期小出血灶,T1WI与T2WI对照综合判断较好。  相似文献   
32.
急性肺栓塞血气及CTPA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基础疾病、实验室及CTPA检查资料,探讨低氧分压及栓子栓塞肺动脉分支差异的机制。方法:分析APE患者基础疾病、血气及CTPA检查资料,观察肺叶及肺段各动脉分支栓子部位、数量。1 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x~2检验对各分支动脉栓塞率比较;对照组与APE组比较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PE组各项血气分析PaO_2、PaCO_2及SaO_2均较对照组减低(P0.05);本组APE患者,栓子共累及240处肺动脉,右肺动脉153条(栓塞率24.0%),左肺动脉87条(栓塞率17.8%)。右肺上叶动脉累及31条(栓塞率15.8%),右肺中叶动脉累及27条(栓塞率8.4%),右肺下叶动脉累及95条(栓塞率32.3%);左肺上叶动脉累及肺动脉23条(栓塞率15.6%),左肺下叶动脉累及64条(栓塞率18.6%)。结论:临床疑诊APE患者,要重视实验室及CTPA检查,并合理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33.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临床上常见,发病机制多样,目前尚不统一,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常合并其他发育畸形。现将2004-2009年MRI检查发现的45例脊髓空洞症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4.
腮腺腺淋巴瘤又称为Warthin瘤,是涎腺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在腺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腮腺多形性腺瘤,位于第2位。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容易误诊。为丰富其影像学诊断经验,本文对12例腮腺腺淋巴瘤CT扫描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5.
据文献报道,CT检查对发现和确认胸膜和肺实质病变远较X 线胸片可靠。为此,我们对青岛市石棉总厂的31例石棉肺病人和可疑者进行了CT检查,并反复对照同期X 线胸片(后前位、双斜位),总结了一些经验。本组31例胸片诊断为石棉肺可疑者15例,Ⅰ  相似文献   
36.
本文报道32例经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肿瘤(良性14例、恶性18例)的临床特点,分析了26例经钡餐检查(良性10例、恶性16例)的病理与X线特点。提出了与胃淋巴肉瘤及其它胃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随访20例证明本病预后较佳,即使恶性者术后存活最长可达20年。  相似文献   
37.
常见血块;结石;输尿管束带(Ureteral Striations,先有扩张的输尿管);血管切迹:①正常血管(例如卵巢静脉,腹下动脉,髂动脉);②动脉侧支循环(肾动脉狭窄);③静脉侧支循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梗阻);④没有梗阻的扩张的静脉(动静脉畸形,精索静脉曲张)。少见扩张的腹膜后淋巴管;粘膜下出血(如应用抗凝剂后,脉管炎);囊性输尿管炎;良性肿瘤(血管瘤,纤维性息肉,错构瘤,梭形细胞  相似文献   
38.
磁共振(MR)或磁共振成像(MRI)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最新颖最先进的一种成像方法。1977年英国Hinshow和Bottomley等人首次用MR技术获得人手腕的剖面图像,同时美国Damadian采用磁场聚焦法以6.5分钟时间取得胸部断层像。1978年获得了医学上颇有价值的头部断景层像。1981年完成了MR的全身扫描图像。MR技术至今才十多年历史,日前正处在方兴未艾阶段,随着大量MR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必将在医学领域中取得更大进展。 一、磁共振成像是在磁共振波谱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成像的简单机理为把人体体内氢质子置于静磁场中,受到一种特定射频磁场的激励,而产生了氢质子核磁共振信号,经电子计算机处理,重建磁共振强度为基础的图像。  相似文献   
39.
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生于早产儿。其病理特征为肺泡,肺胞壁和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酸性蛋白样透明膜。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1992~1997年我院应用充电式床边X线机,摄X线胸片并经临床诊断或/及尸解(6例中仅1例存活,其余5例死亡后尸解)证实本病的6例,初步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膝关节骨挫伤的MRI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之一,也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是骨挫伤的好发部位。膝关节骨挫伤是MRI应用于临床后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骨挫伤有人称之为隐匿性骨折。因X线平片、CT及膝关节镜检查阴性,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反映骨血流灌注、细胞代谢的过程有一定的优点,对隐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