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探讨中成药生骨再造散对骨折愈合中骨吸收与破骨细胞形态学特征的影响及二者的关系,将30只青紫蓝家兔建成双侧桡骨3mm骨缺损的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生骨再造散组(A组)、仙灵骨葆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各10只,于术后14d和31d每组各处死动物5只取材,进行骨吸收与破骨细胞形态学计量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A组骨吸收较对照组强,破骨细胞形态学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破骨细胞形态也有一定影响,但对骨吸收影响不大。相关分析表明:骨吸收主要与破骨细胞数目相关,其次还与破骨细胞形状因子、面积、光密度等相关。实验结果提示,生骨再造散在术后14d和31d均可促进骨吸收,可能是通过早期提高破骨细胞数量,后期则增强其功能实现的,对骨折愈合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2.
介入医学 (InterventionalMedicine) ,是指在影像设备的监控下 ,采用导管或其它介入技术 ,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 6 0年代兴起于国外 ,70年代在国际上应用于临床 ,80年代引入我国。由于其无创或微创的优点加之独特的临床疗效 ,愈来  相似文献   
43.
王振龙  华强  严光建  刘宗超  吴佳奇  马川  刘勇 《骨科》2015,6(3):145-148
目的 探讨经肱三头肌劈开入路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3例C型肱骨远端骨折(C1型17例,C2型15例,C3型11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对该型骨折均采取经肱三头肌劈开入路“Y”形钢板或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在取出内固定前均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43例患者中40例切口Ⅰ/甲愈合,余3例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均延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0~36.0个月,平均(29.5±4.3)个月,无骨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MEPS评分结果:优18例,良20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88.4%。结论 经肱三头肌劈开入路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入路简单、创伤小、保存了伸肘装置,且能满足对骨折关节面的有效显露,内固定物安放方便、合理有效,临床疗效好,可作为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手术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本研究对颈性眩晕的患者采取精灸联合颈椎整复手法的治疗方式,集中探究该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4月本院康复科诊断并接受治疗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颈部腧穴电针治疗联合颈椎整复手法,治疗组采用精灸配合联合颈椎整复手法,分别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头晕、头痛、颈部活动受限缓解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对颈性眩晕的患者采取精灸联合颈椎整复手法的治疗方式,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且治疗有效率较高,不易引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