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手法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骨错缝150例报告王继先吕发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830000乌鲁木齐)关键词:腰椎,骨错缝,手法,药物。腰椎后关节骨错缝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发病部位在L4—L5或L5—S1之间,少数在L3—L4之间。本病多...  相似文献   
5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各有不同,主要以补肾、健脾、化瘀为主,对于其他合并的兼证则随证加减。本文基于近年来的文献研究,重点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探析,论述当前骨质疏松症治疗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医学工作者及科研人员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科研与临床。  相似文献   
53.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伴小转子移位大于2cm是否需要复位固定仍有争议。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伴小转子移位大于2cm复位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创伤骨科2010-01/2011-03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伴小转子移位大于2cm的患者,分别进行小转子复位固定(实验组,n=35)和不复位固定(对照组,n=35)。股骨转子间骨折均采用髓内系统固定,小转子移位用钢丝或螺钉固定。分别于固定后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与结论: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及断钉现象,未发现感染。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髋关节评分结果显示,固定后1个月,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固定后3,6,12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小转子复位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伴小转子移位大于2cm的患者近期疗效明显,但如患者一般状况较差,建议不必复位固定小转子。  相似文献   
54.
跟骨骨折术后皮缘坏死的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沈明球  赵永红  吕发明 《中国骨伤》2009,22(12):942-943
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而其中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又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5%。随着人们对骨折后的恢复期望值的增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手术治疗以达到患足无畸形、无明显并发症及早期恢复。但随着手术病例的增多,术后并发症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相关报道中,其中尤以皮缘坏死所占比例最高,约8.3%。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并得到随访40例,现做一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55.
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内植物应用特征并19例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2008-07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其中右侧11例,左侧8例,年龄67~86岁,平均74.5岁,致伤原因均为摔伤。Tronzo和Evans分型:Ⅱ型2例,Ⅲ型9例,Ⅳ型7例,Ⅴ型1例。骨质疏松Singh分级3级或3级以下9例(定义为明显骨质疏松)。全部患者均使用INTERTAN治疗。记录内固定时间,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情况及围置换期并发症。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8个月,平均6.2个月。手术时间45~126 min,平均65 min。13例患者术后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30~92分,平均77.6分,其中优5例,良9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74%。术后95%的患者在短期内疼痛缓解。术后拍片19例患者骨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2.6个月。1例出现头颈部短缩,无髋内翻,无骨干骨折和内植物失效、断裂病例。提示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治疗各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良好临床效果,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6.
<正>骨质增生症又名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等,是泛指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该病为一古老的疾病,人类在从事生产及生活活动中,负重关节、特别是承受应力最大的部位均易发生关节软骨损伤性变化、关节变形及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引起骨质增生症[1]。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用腰部活动的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易患此病,最常见于膝、髋、腰椎、颈椎、肘等关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2-3],中老年性骨质增生与性腺下降,钙吸收不足,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又有研究认为[4],本病与微循环障碍、自由基代谢紊乱、激素、酶、生物力学改变等有关。其具体作用机制及途径尚不十分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的有效性及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40例颈椎病患者予身痛逐瘀汤内服配合牵引治疗,10d为1疗程。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7.50%;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积分和总积分明显改善。结论身痛逐瘀汤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微循环血管形态和血流速度,有利于疾病痊愈。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采用柔筋补脾法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肌电图的变化.方法:随机将83例腰肌劳损患者分为加味芍药甘草汤组(治疗组)41例和鲁南贝特组(对照组)42例,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肌电图的变化,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及肌电图情况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及肌电图情况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腰肌劳损有良好效果,肌电图对腰肌劳损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9.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多是由直接的高能量暴力导致,并且常伴有肩部其他部位的骨折、脱位和软组织损伤。因肩锁关节既参与肩胛骨和躯干的连接,又参与肩关节的活动,当肩锁关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常引起各种肩部不适和肩关节功能障碍。根据伤后脱位的程度和具体的医学分类,我们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相对比较轻的I、II度脱位我们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如吊带制动、冷敷、止痛、适当的运动等,这些方法一般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手术治疗[1]。我科自2006年5月~2008年5月共收17例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内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18~56岁,平均43.25岁。新鲜脱位12例,陈旧脱位5例,根据Tossy分类[2]法均为TossyⅢ度。1.2内固定材料12例使用锁骨钩钢板,5例使用拉力螺钉。1.3手术方法手术采用颈浅丛加臂丛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胛骨垫高10&#176;~15&#176;,切口为绕肩峰反“~”形,自肩锁关节后至肩峰前缘弧形至锁骨中外1/3再弧向喙突,长约8~10cm,该...  相似文献   
60.
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骨科并发症。骨折愈合过程在机体组织修复中有独特的一面,是逐渐恢复骨原有模式的全过程,严重骨折或伴严重组织创伤时,骨折端多有供血不足,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的机率很大。据统计,约5%~10%的骨折可因各种原因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创伤、感染,不当治疗方法及不适宜的功能锻练是主要原因。近年来,许多学者在此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传统的钢板加植骨术,骨膜剥离范围广,手术创伤大,易引起血运障碍。1940年Kuntscher提出了髓内针的使用技术,创立了髓内夹板的生物力学原则,自1972年Kleum首次报道交锁髓内针临床应用经验后,交锁髓内钉得到广泛应用已有近3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