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前路开眶治疗眼眶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接受眶内肿瘤治疗的97例眼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前路开眶肿瘤切除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95例眼眶肿瘤患者均完整摘除肿瘤;2例眼眶肿瘤患者的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为保存视力而行大部分切除术。术中肿瘤位置及粘连情况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术后视力增进者28例,无变化者53例,视力下降者16例。术后随访3~15个月,无肿瘤复发病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视力丧失、眼球固定、感染等严重并发症。97例眼眶肿瘤患者中,79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眼睑肿胀淤血,术后7~5天消退;17例患者术后出现眼球运动障碍、暂时性复视,经指导眼球运动后,1个月内眼球运动恢复正常,复视消失。6个月后仍有1例眼球极限运动受限和1例瞳孔向心性扩大。结论前路开眶治疗能有效改善眼眶肿瘤患者的视力与眼球突出度,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眼眶肿瘤的有效方式,但应在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眼眶手术入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与口服羟苯磺酸钙在治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引起的黄斑水肿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2012-01/2015-01在我院眼科治疗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72例72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因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黄斑区水肿,或原有黄斑水肿加重.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行玻璃体腔注射TA(0.025 mL,1mg),简称注射组36眼;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简称口服组36眼.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mo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治疗后1、3、6mo BCVA、CMT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眼压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口服组治疗后1、3、6mo BCVA、CMT均无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眼压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3、6mo,注射组的BCVA、CMT均明显优于同时间段口服组的BCVA、C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治疗后同时间段的眼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见严重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1mg的TA在改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BCVA、CMT方面明显优于口服羟苯磺酸钙,两种药物治疗后均未引发明显的副作用及严重并发症,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3.
脑梗死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患病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在脑梗死造成的各种功能损害中,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最为显著.2007年以来本课题组以本体神经肌肉促通技术及运动再学习法为理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编制了“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再学习康复操”,配合川芎嗪注射液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指导患者本人或由家属进行训练,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TNF-α和IL-6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1年10月~2010年7月入住我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S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每组30例,同时将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人院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TNF-α、IL-6的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院时SAP组TNF—α水平[(59.6±14.7)pg/mL]显著高于MAP组[(38.3±9.1)pg/mL]和空白对照组[(13.8±4.3)pg/mL](P〈0.05),MAP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也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IL-6水平SAP组f(45.8±11.2)pg/mL]和MAP组f(42.9±12.9)pg/mL]均较空白对照组f(38.9±10.9)pg/mL]无明显升高(P〉0.05);SAP组血清IL-6在入院的第7天升高最明显[(190.1±49.9)pg/mL],分别高于MAP组[(113.9±28.1)pg/mL]和空白对照组(P〈0.05),MAP组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在人院第14天SAP组血清TNF—α[(36.8±7.1)pg/mL]、IL-6[(113.1±24.7)pg/mL]仍然高于MAP组[(14.8±3.3)、(43.6±12.8)pg/mL]和空白对照组(P〈O.05),而MAP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变化。可以作为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上海市北蔡镇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上海北蔡地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北蔡镇3个居委1个行政村共403名60~79岁的老年女性进行骨密度测定,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美国GE公司的Lunar Prodigy Advance PA+300164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正位腰椎和左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 logistic单因素分析分析显示,年龄、25岁体重指数、现在体重、闭经年龄、骨折史、患呼吸系统疾病对骨质疏松的发病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二元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现在体重、吃水果、是否饮用牛奶、闭经年龄、呼吸系统疾病史、内分泌代谢疾病史与骨质疏松发病关系密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上海市北蔡镇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高龄,体重较轻,闭经较早,不喝牛奶和水果,患有内分泌代谢和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者,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76.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围手术期治疗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围手术期治疗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总结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86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72h内手术69例(80.2%),72h后手术17例(19.8%),治愈78例(90.7%),死亡6例(7%),自动出院2例(2.3%).术后出现并发症15例(17.4%).结论 早期诊断、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和把握手术时机是治疗老年人肠梗阻的关键,对于老年人肠梗阻手术指征应放宽,而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对改善全身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和降低死亡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7.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由于手部麻木症状极易与颈椎病混淆,基层医院的全科医生对二者的解剖及诊断要点不清,往往造成误诊.现将我院2004~2008年误诊诊治的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8.
正有些人由于对运动和训练安全缺乏了解,或存在错误的认识,长期坚持错误的运动动作和习惯,不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会造成了训练伤的发生。误区一:一开始就采取大运动量、大强度锻炼突然大量运动,机体难以适应,会引起严重的疲劳感、浑身酸痛或引发老病,还可引起肌腱、肌肉拉伤,使锻炼很难长期坚持下去。正确的锻炼方法是:从小运动量、小幅度、简单动作开始,让机体有个适应的过程,然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动作也要慢慢地由易到难。  相似文献   
79.
2009年6月15日-16日,济南军区某集团军卫生专业训练与考核大纲集训在淄博举办,来自集团军部队各级卫勤机关和医疗卫生部门的领导,共计30人参加了集训。这次集训主要传达学习了新一代全军卫生专业训练与考核大纲集训和全军部队战(现)场自救互救集训等精神,对新卫生专业训练大纲体系结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0.
甘草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的激活增殖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是中医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味药物,其有效成份较多,药理作用亦较复杂。探讨不同活性成份的药理效应,对于系统阐明甘草生物活性,对于扩大临床应用范围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甘草多糖(GPS)——甘草提取成份之一,对小鼠脾免疫细胞的调节效应,作了初步实验观察,发现甘草多糖具有激活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可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