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4 毫秒
61.
[目的]探讨蠲痛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服用蠲痛饮,对照组服用孕三烯酮。观察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OD值。[结果]蠲痛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P/N值降低至1.57±0.35,与孕三烯酮对照组疗效相似(P=0.884﹥0.05),但较对照组更加显著。蠲痛饮治疗观察组氨基转移酶升高2例,痤疮1例,总不良反应率为10.0%,显著低于孕三烯酮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蠲痛饮可有效调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P/N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2.
彭炼  王泽涛  刘美平  卢笛 《光明中医》2011,26(6):1187-1188
自然界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规律。人体的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也不例外,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个规律,那么不但对于十二经脉循行分布易于记忆,还能对十二经脉在经脉图谱、模型的所在部位便于识别。所以掌握十二经脉在全身循行分布的规律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很有临床价值的。  相似文献   
63.
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肩锁关节治疗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新技术。[方法]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的功能。[结果]6例采用此技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均为A级,随访半年以上,无病例再脱位发生,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肩锁关节是治疗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4.
跟痛症的针刀分型论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将跟痛症进行分型,针对不同分型运用小针刀给予不同的治疗以提高疗效。方法: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治疗200例266跟,门诊189例251跟,住院11例15跟;男83例,女117例;年龄26~72岁,平均46岁;病史3~36个月,平均6.8个月。按笔者分型标准,分为跖筋膜炎型67跟,跟骨下滑囊炎型61跟,足底脂肪垫炎型36跟,跟骨内压增高型6跟,神经卡压型21跟,混合型75跟。采用小针刀针对不同的分型运用不同的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完成治疗后1个月跖筋膜炎型治愈31跟,显效36跟;跟骨下滑囊炎型治愈32跟,显效29跟;足底脂肪垫炎型治愈9跟,显效20跟,好转4跟,无效3跟;跟骨内压增高型治愈1跟,显效3跟,好转2跟;神经卡压型治愈11跟,显效8跟,好转1跟,无效1跟;混合型治愈16跟,显效46跟,好转5跟,无效8跟。完成治疗后6个月以上的电话随访,跖筋膜炎型治愈21跟,显效40跟,好转5跟,无效1跟;跟骨下滑囊炎型治愈30跟,显效28跟,好转3跟,无效0跟;足底脂肪垫炎型治愈15跟,显效18跟,好转2跟,无效1跟;跟骨内压增高型治愈0跟,显效3跟,好转3跟,无效0跟;神经卡压型治愈7跟,显效11跟,好转1跟,无效2跟;混合型治愈10跟,显效45跟,好转11跟,无效9跟。结论:在临床工作中不能用单一的发病机制来解释跟痛症的病因,更不能用单一的方法来治疗,应将跟痛症进行分型,并针对不同的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这样才能提高跟痛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应用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128例146只眼行胬肉切除,将同侧眼颞上方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处的巩膜上,术中联合应用0.2mg/mlMMC治疗.结果 术后反应轻,移植片存活,6只眼复发,复发率为4.1%.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MMC应用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恢复角膜缘屏障,降低了复发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6.
本文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辽宁地区213例汉族随机献血员的红细胞酸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手术中于睫状体平坦部切口切除晶状体、保留前囊膜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37例(38眼)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同时伴有晶状体混浊病例,术中均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切口切除晶状体、保留晶状体前囊膜、吸除前囊下上皮细胞、同期或Ⅱ期植入人工晶体。结果35眼前囊膜瞳孔区保持光滑透明、视力接近预期矫正视力。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保留前囊膜,简化手术操做,恢复视功能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8.
卢笛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61-3462
1病例简介患者,43岁,因经期延长3个月,下腹疼痛10天于2006年2月10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量中等,无痛经。2005年2月行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约2.2cm×2.0cm大小,未治疗。近3个月开始出现经期延长,由原7天延至10~20余天不等,经量无明显增多,周期正常。于2006年1月29日月经来潮,开始量如常,1月3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阵发性坠痛,持续1~2分钟,间歇10余分钟,稍难受,伴排尿困难,阴道有较多淡红色血水流出,有臭味。在当地医院静脉输抗炎药物治疗,疼痛无好转,以后阴道流血增多,近日流血如解小便量,下腹持续坠痛难忍,需靠止痛药治疗,伴头晕、乏…  相似文献   
69.
徐卫星  王健  丁伟国  卢笛  刘建  吴震  祝卫民  张春 《中国骨伤》2012,25(10):813-816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模拟去神经化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模拟去神经化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1~68岁,平均56.4岁;病程0.5~3年,平均1.2年。每例患者分别进行脊神经后内侧支单支阻滞、双支阻滞、三支阻滞、四支阻滞(分别在C形臂X线透视引导下行病变腰椎关节突关节和(或)上下邻近几个关节行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其中5例双支阻滞时行同位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上位神经阻滞,5例行同位及下位神经阻滞。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用药均为:0.5%盐酸利多卡因15ml加入确炎舒松-A1ml(10mg/ml)、甲钴铵注射液1ml(500μg)。评价患者阻滞前、阻滞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单支、双支、3支、4支后腰背部疼痛的VAS评分、致痛关节突关节水平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及腰部背伸肌力。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用表面肌电测定仪记录,背部肌力采用背力计测定。结果:所有患者脊神经阻滞后腰背疼痛VAS评分、多裂肌平均肌电(averageEMG,AEMG)均低于阻滞前(阻滞前VAS评分为6.85±1.55,肌电值为69.25±2.13)。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单支、双支、3支、4支阻滞后腰背部的VAS评分分别为5.80±1.05、3.65±1.20、2.80±1.10、2.75±1.15,肌电值分别为62.15±1.85、51.25±1.28、47.30±1.85、45.96±1.98。腰背伸肌力: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前和单支、双支、3支、4支阻滞后分别为60、55、48、44、43kg。VAS评分:3支阻滞后<双支阻滞后<单支阻滞后;腰背伸力:3支阻滞后<双支阻滞后<单支阻滞后。4支阻滞后的VAS评分、腰背伸力与3支阻滞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位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上位双支阻滞VAS评分及背伸力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同位及下位双支阻滞。结论:脊神经后内侧支去神经化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是有效的,单支、双支去神经化治疗是相对安全的;双支阻滞首选同位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上位双支阻滞,其疗效明显。3支、4支去神经化治疗有一定风险,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FTS)在斜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OLIF)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7月至2020年3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接受OLIF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按接受手术前后时间分为两组,即试验组(n=32)与对照组(n=32),分别接受FTS与常规康复.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