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方法将40例经手术切除后组织细胞学确诊,且术后复发的恶性胶质瘤患者(采取患者自愿原则)为A组,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将125I粒子置入胶质瘤内,做肿瘤间质内放疗,同时配合直线粒子加速器放疗。B组以胶质瘤术后采用直线粒子加速器放疗2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客观疗效,临床受益反应,毒性反应,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结果 6和12个月累积生存率两组为57.0%比32.6%和20.5%比12.5%(P<0.05),中位生存时间两组为8.0比4.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两组为8.5比5.5个月(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脑恶性胶质瘤有疗效肯定,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2.
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48例垂体微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此48例垂体微腺瘤中,PRL腺瘤18例,GH腺瘤9例,ACTH腺瘤6例,无分泌功能腺瘤15例。结果肿瘤全切45例,次全切3例;33例分泌腺瘤中,术后激素水平降至正常22例,下降大于50%的6例,5例变化不明显。结论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应结合临床症状、内分泌检测和MR检查结果考虑,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是其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3.
以癫痫起病岛叶胶质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癫痫起病岛叶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以癫痫起病、影像检查岛叶区域有病灶的病例,在服用抗癫痫药物同时,行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病灶切除。结果全切12例,次全切除11例;术后有3例出现对侧肢体的不完全瘫痪,1个月后均有恢复。2例出现短期的语言障碍,1~2周恢复。病理检查示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4例,Ⅲ级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例。随访1个月~5年,18例生存良好,服药情况下癫痫控制良好,复查MR肿瘤区域无明显变化,4例复发,2例死亡。结论药物治疗加早期显微手术是以癫痫起病岛叶胶质瘤病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筛窦蝶窦入路(筛蝶组)与单鼻孔入路(单鼻孔组)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经筛蝶入路与512例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病人手术前后内分泌、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结果筛蝶组肿瘤全切121例,次全切除50例,部分切除15例;单鼻孔组全切408例,次全切除87例,部分切除17例。视力、视野障碍者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筛蝶组46例,单鼻孔组142例。病人术后泌乳停止或减少,筛蝶组55例,单鼻孔组134例。筛蝶组术后出现尿崩症24例,并发脑脊液鼻漏5例,发生术侧单眼失明4例;单鼻孔组术后出现尿崩症13例。两组均无死亡。结论筛蝶入路和单鼻孔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的有效方法,单鼻孔入路在彻底切除肿瘤和残存垂体功能保护方面优点更明显,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5.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本组18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中,病灶位于一侧大脑脚3例,桥脑及桥脑臂9例,桥脑一延髓4例,延髓2例。分别采用经幕下小脑上人路、一侧颞枕小脑幕人路、桥小脑角人路和枕后正巾人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血管瘤镜下全切17例,次全切除1例。眩晕病人术后症状明显减轻,除1例术后新出现复视外,其余颅神经损害患者症状减轻,或无变化。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是可行的,早期手术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1994年1月至1998年9月,我们用自制气管切开系列行气管切开术取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培刚  苏万东 《医学综述》2000,6(10):441-442
<正>1940年Hoffman发现大鼠脑和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70年代初从牛脑和垂体中纯化出一种分子量为12kDa的多肽因子,由于该因子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对酸和热敏感,等电点呈碱性,故命名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1984年,Bohlen应用其对肝素的亲和性从垂体中获得了纯品,并测定了其氨基酸序列。1986年,Jaye确定了人bFGF基因是单拷贝的,并且位于第5条染色体上。目前的研究表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bFGF对于促进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生长、分化及特异蛋白的合成都有很强的作用,并且能促进神经元损伤的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微侵袭治疗方法,运用螺旋CT定位,采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术后用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4例。术后半年应用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定表(MBI)评定患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除2例死亡外,ADL自理或轻度功能缺陷21例,中度功能缺陷8例,严重功能缺陷3例。提示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方便,创伤轻微,ADL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9.
卢培刚  朱树干 《医学综述》2002,8(11):639-641
1 DNA拓扑异构酶的生物学特性DNA拓扑异构酶 (Topo)普遍存在于各类生物种群中 ,包括病毒、原生动物、真菌、植物、昆虫、两栖类、鸟类及哺乳动物的正常和肿瘤细胞中 ,是调节核酸空间结构动态变化 ,控制核酸生理功能的关键酶 ,其生理学特性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拓扑性是指具有在形状或图像逐一连续变化时保持不变的特性。DNA具有该性质。在闭环DNA中 ,无论DNA在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如何盘绕扭曲而构成复杂的空间结构 ,其碱基对组成、数目、顺序均不改变。DNA的拓扑异构体分打结 (knotting)与…  相似文献   
50.
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10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时有效范围后颅窝骨性减压,铣刀铣开小范围后颅窝骨瓣(3cm×3cm),不切除C1后弓,直线侧切开硬脑膜,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松解脊髓中央管开口隔膜,疏通第四脑室脑脊液各输出道,使脑脊液循环通畅,原位缝合硬脑膜,颅骨锁固定骨瓣。结果手术无死亡及病残病例。10例术后(12d内)MR示小脑扁桃体下缘上升到枕骨大孔水平以上,后颅窝内容积扩大。术后长期随访9例,随访时间6个月~2年,2例患者症状逐渐改善,6例稳定未加重,1例较术前略加重,但MR示后颅窝内容积扩大,脊髓空洞缩小。结论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患者,术后后颅窝内容积扩大,第四脑室内脑脊液循环通畅,临床症状多有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