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随访时间05—6年,均未见甲亢复发或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结论:超声检查对于术前诊断甲状腺癌有重要意义,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经合理的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一咪唑安定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术后镇痛随机分为3组(n=40)。A组:高鸟甲索十咪唑安定;B组:高乌甲素十氟哌利多;C组:高乌甲素。进行48h病人自控镇痛,监测疼痛及镇静评分,生命体征情况及不良反应,计算镇痛液用量。结果:A组镇痛液用量相同时间段镇痛及镇静评分与B、C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镇痛液总量优于B组(P〈0.01);B组锥体外系反应率高于A、C组(P〈0.05);其它副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各组间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乌甲素复合咪唑安定PCIA可明显减少高乌甲素用量。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微植体植入即刻负载后不同时期微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健康犬4只,微型种植体32枚,将其分别植入犬双侧上颌颊侧基骨处,一侧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实验组相邻两钉间即刻加载水平向力1.96 N.实验动物分别于加载后1、2、4、8周处死.采用HE染色及喷金法对加载后不同时期微植体-骨界面横断面各部位组织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观察期内32枚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周围软组织愈合良好.2周内种植体与骨组织成纤维性愈合;4周时骨界面处有类骨质出现;8周时有层状骨形成.对照组4周时有明显类骨质形成.骨界面处各部位组织反应以颈部最重,尖部最轻;受力侧以吸收为主,非受力侧以增生为主.结论:界面处各部位骨组织反应不同;即刻加载不影响种植体-骨界面的骨整合.  相似文献   
15.
范波  刘进忠 《河北医药》2013,(20):3106-3107
胆管癌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而肝外胆管癌在进一步分类时是否需将胆管中段癌单独出分类,目前仍有争议,为了解胆管中段癌的特点,对我科1993年至2007年诊治的胆管中段癌、胆管下段癌和文献[1]总结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02例,其中男254例,女148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53.7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2 1岁。左下颌骨无痛性肿块渐进性增大 2年 ,近 3个月肿块生长加速、左下后牙松动并在当地医院拔除 ,病情无好转并出现下唇麻木 ,于 1998年 1月 14日入院。体检 :左下颌骨 |3至下颌角区可触及一约 5cm× 4cm大小肿块 ,粘膜正常 ,张口受限 ,|4 8区颊侧骨性膨隆、骨质变薄、触之有乒乓感、无压痛 ,|7缺失。未发现其他异常。X线检查 :左下颌体见 5cm× 4cm密度减低影 ,其内可见骨间隔。 |6根尖吸收。临床诊断 :左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行左下颌骨切除加髂骨移植术。病理检查 :送检为 |2至同侧升支之下颌骨切除标本 ,于|3至同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NOB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NOB1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5年5月于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行肝癌手术的标本48例,收集肝硬化组织22例、正常肝组织22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OB1在不同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肝癌组织中NOB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NOB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72.9%)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36.4%)和正常肝组织(31.8%)(P值分别为0.004、0.001);在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B1表达阳性率在肿瘤直径5 cm组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 cm组(χ~2=4.355,P=0.037),Edmondson分级Ⅲ、Ⅳ级明显高于Ⅰ、Ⅱ级(χ~2=5.127,P=0.024)。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微血管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无关(P值均0.05)。结论 NOB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肝癌的肿瘤大小、Edmondson分级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癌重要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感染微种植体动物模型,观察在200克力作用下不同时间段,微螺钉种植体-骨界面各部位的组织变化。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4只,在犬的双侧上颌尖牙近远中、第二双尖牙近远中颊侧骨板各植入微螺钉种植体一只,共32只。微螺钉种植体颈部缠绕正畸橡皮圈及4-0缝合线。随机选一侧为实验组,一侧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两种植体间即刻施加200克的力,对照组不加力。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8周处死动物。HE染色法观察不同时间段种植体-骨界面的变化。结果:观察期内2枚种植体出现松动、未脱落,1周时种植体周围牙龈粘膜出现明显的红、肿等炎性反应,光镜下出现大量的急慢性炎症细胞,毛细血管增生扩张,有少许新生纤维组织,越接近尖部炎性反应越轻;2周时中部受力侧骨质的连续性破坏;4周颈部见少量的骨质破坏,同时有片状的新生骨形成;8周颈部骨质破坏吸收,对照组骨质破坏较实验组轻。结论:微螺钉种植体在感染状态下,骨质的吸收是由颈部向尖部进行的;加力较不加力的骨质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细胞为模型,研究不同浓度埃克替尼( icotinib)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线粒体在 icotinib 诱导ACC-M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icotinib 和 P53抑制剂( PFT)分别处理ACC-M细胞,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利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 P53和胞质内细胞色素 C ( Cyt C)蛋白的表达变化,用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活力检测ACC-M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icotinib可抑制ACC-M细胞的活性,增加胞质Cyt C蛋白的表达和P53在线粒体的转位并诱导ACC-M细胞凋亡。用PFT预处理后,icotinib诱导ACC-M细胞的凋亡明显下降,线粒体蛋白P53的表达降低,胞质内Cyt C表达减少, 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活力下降。结论 icotinib可能通过诱导P53转位到线粒体进而促进ACC-M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是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性病损,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青黄生肌散辅以西药如利多卡因治疗RAU患者6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