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经皮钢板固定技术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IPPO治疗65例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其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13-75岁。按AO胫腓骨远端骨折分型:A1型5例.A2型22例,A3型32例,C1型6例。结果:本组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Ⅰ期愈合59例,胫骨远端切口感染6例。手术时间45-90min,术中无输血,出血约100ml。X线片示骨痂出现时间4-12周,平均8周。骨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无再骨折发生。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功能:优40例,良19例,中6例,差0例。以优良为满意标准,满意率90.7%。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用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00 ml.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率100%,平均愈合时间4.8个月,2例大腿严重挤压伤屈膝《90°,其他患者膝关节屈曲功能均》90°.运用刘兴炎等的股骨干骨折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48例(96%),良2例(4%),优良率100%.结论 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既保持髓内钉固定不剥离骨膜、保留骨折端原始血肿的优势,又解决了闭合复位操作时间长.术中需多次X线透视的不足,其是一种固定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理想的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包括股骨髁与平台骨折在内的膝部骨折,它累及关节而在治疗上难度大,要求高。为了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我们设计运用经髌骨截骨入路方式,经15例应用,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手术方法腰麻下仰卧位,髌前“S”形或“U”形切口约15~22cm,切开皮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齿突骨折并寰椎前脱位行经寰枢椎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及融合方法。方法对15例齿突骨折并寰椎前脱位患者行经寰枢椎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及取髂骨植骨融合术。结果本组病人经过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4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植骨融合良好,无脊髓损伤及死亡。结论后路经关节突关节螺钉(Magerl法)固定技术在治疗寰枢不稳中是安全有效的,为重建寰枢椎间稳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方法,它能提供比钢丝固定更有效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Coles氏骨折是老年人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治疗常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本院自1992~1996年共收治130例老年性Coles氏骨折患者,其中40例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再移位。现结合病例就骨折复位夹板固定后再移位原因作初步探讨。1临床...  相似文献   
16.
复合骨块在颈椎前路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合骨块在颈椎融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颈前路减压复合骨块植骨融合28例,观察其术后3个月颈椎间高度的变化,并与常规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20例比较,结果:复合植骨块融合组在维持颈椎椎间高度及稳定性等方面优于常规组。结论:复合植骨块是一种较好的植骨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三种髌骨张力带内固定法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成招  王春  刘寿坤 《中国骨伤》2001,14(12):763-764
我院自 1992~ 1997年间分别采用AO张力带法、Pyford法、改良AO张力带法三种张力带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 12 0例。现就此三种方法应用及选择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 0例新鲜髌骨骨折 ,男 75例 ,女 45例 ;平均年龄 35岁(16~ 70岁 )。骨折类型 :粉碎 45例 ,横断 6 5例 ,纵形 10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 7例 ,全部病例均于伤后 3小时~ 5天内施行手术。2 治疗方法仰卧位 ,腰麻下施术 ,于髌骨下缘作弧形切口直达骨折端 ,清除血肿 ,直视下将骨折复位 ,巾钳固定尽量保持髌前腱膜连续性。2 1 AO张力带法 从髌底至髌尖纵向穿入 2枚直径…  相似文献   
18.
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可靠的三维稳定性[1,2]、短节段固定等优点,临床应用不断增加[3],成为目前最被推崇的上颈椎内固定方法.由于寰椎周围特殊的解剖结构,如何准确确定进钉点与螺钉向内倾斜的角度,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尽管许多学者对此在基础和临床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对进钉点与内倾斜角度的选择尚未统一.  相似文献   
19.
AF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分析AF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 ,探讨植骨的方式与方法。方法 用AF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72例 ,其中经椎管椎体植骨 4 8例 ,椎间植骨融合 12例 ,后路椎板关节突融合 10例 ,椎间融合椎体内植骨 2例 ,观察伤椎椎体高度 % ,Cobb角、椎体角、滑脱度的变化。结果 椎体高度 %、Cobb角、椎体角术前分别为 :5 6 .11± 8.5、19.85± 6 .6、2 0 .78+7.1;术后分别为 :95 .2 8± 10 .30、4 .79± 3.3、7.4 9± 3.9;1年后随访分别为 :93.36± 11.5、8.82± 2 .3、8.4 4± 1.5。结论 植骨是减少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与并发症有效措施。必需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植骨方式 ,而经椎管椎体植骨是加强前柱抗压能力 ,维护椎体高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于明显错位的肋骨骨折,包括链枷胸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必要的.目前内固定方法较多,我们运用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肋骨骨折18例,效果满意,特介绍如下.1 手术方法1.1 麻醉方法 单纯肋骨骨折或伴有血气胸者可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如骨折7天以上估计复位时会损伤胸膜,或同时需胸内探查处理者可运用气管内插管.1.2 切口 根据骨折部位采用侧卧或仰卧患侧垫高,在骨折表面做斜形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