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13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45篇
  6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分析华法林给药剂量变化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变化值的相关性,结合患者基因型建立个体化剂量公式。方法统计华法林每日剂量以及每日测得的INR值,同时测定患者细胞色素氧化酶2C9(CYP2C9)×3和VKORC1基因型,以INR值为因变量,每日华法林剂量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由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剂量调整公式,通过分析结果建立第3~5天INR预测方程如下:(1)INR3=1.68×INR2—0.63;(2)INR4=1.52×INR2—0.35×VKORC1—0.58×VKORC2+0.26×WAR2—0.007×体质量+0.26×吸烟史一0.10×WAR3—0.19;(3)INR5=0.88×INR2—0.14XWAR4—0.38×VKORC1—0.59×VKORC2+0.58×CYP+0.64。结论综合CYP2C9和VKORC1基因型与INR值建立华法林个体化剂量公式,为临床华法林剂量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53.
刘婷婷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2):1519-1523
目的研究黄芪颗粒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0.5~1.0 U/kg,其中2/3用量用餐时给药,剩余1/3用量是基础胰岛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黄芪颗粒15 g/d,2次/d。以连续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产后母婴的生理状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及Hb A1c均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空腹和饭后2 h血糖以及TC、TG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空腹和饭后2 h血糖以及TC、TG较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母婴的妊娠结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颗粒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具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四物汤中挥发油的药理作用及其与药效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小鼠痛经模型、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痉挛模型考察其对子宫的药效作用;建立氯化乙酰胆碱诱导的小鼠胃肠痉挛模型,观察四物汤挥发油对小鼠胃排空、肠推进的影响;建立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模型考察其镇静催眠作用。结果:四物汤挥发油对小鼠痛经模型具有镇痛作用,对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具有抑制作用;对正常小鼠与胃肠痉挛模型小鼠的胃排空、肠推进具有抑制作用;与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对小鼠催眠具有协同作用。结论:四物汤中的挥发油主要具有与其临床应用相关的调经止痛作用,此外还具有抑制胃肠运动、镇静催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讨论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8年9月—2020年8月期间就诊于该院内分泌科的12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将其设定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122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均采用血液生化检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空腹血糖、糖耐受测定),并对其血液生化检验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为(8.95±1.62)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5.11±0.15)mmol/L;实验组糖耐受平均值为(13.4±3.30)mmol/L,对照组糖耐受平均值为(5.13±1.01)mmol/L;实验组血清甘油三酯为(2.38±1.06)mmol/L,对照组血清甘油三酯为(1.34±0.61)mmol/L,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耐受平均值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70、27.651、9.392、P<0.001)。结论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诊疗中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56.
自2019年12月以来,冠状病毒疾病2019(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流行对人类影响巨大.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人群普遍易感,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更易被感染,且一旦感染发展为重症,将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是SARS-CoV-2进入体内的协同受体.虽然目前尚无临床或科学证据表明发生COVID-19时应终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的治疗,甚至有研究结果提示ACEI/ARB与COVID-19风险不存在相关性,但疫情初期对使用ARB/ACEI是否会增加ACE2的表达,进而增加患者对病毒进入机体和传播的敏感性仍心存疑惑.本文以1例治愈的COVID-19重型肺炎合并高血压3级患者的救治为切入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谈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inhibitor,RASI)应用之浅见,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基于系统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对接及体内外实验探讨草乌影响 2 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的潜力及对 T2DM 相关症状的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数据库检索草乌相关化学成分、预测潜在作用靶点以及干预 相关疾病;GEO 数据库检索 T2DM 相对健康人的差异基因,与草乌作用靶点映射后置于 DAVIDavid 数据库进行生物功能 富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及 ROC 曲线分析目标基因对于 T2DM 的敏感性。借助分子对接技术 分析草乌化学成分与靶蛋白的结合位置及相互作用力。通过体内外 T2DM 模型验证草乌及其化学成分对目标蛋白表达的 影响。 结果 通过数据库检索与分析得到草乌干预靶点相关疾病 44 种(P value<0.05,FDR<0.05),选取度值最高的 T2DM(Degree=22)进行分析。T2DM 相对健康人差异基因与草乌潜在作用靶点取交集得到 43 个目标基因,进行单因素方 差分析得到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共 9 个,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到 5 个有意义基因,ROC 曲线下面积 AUC>0.5 的基因 共 3 个。分子对接得到草乌化学成分(+)-Isoboldine 与蛋白 APEX1、CASP1、CBFB,Napelline 与蛋白 CBX1、EHMT2 结 合通过氢键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可电离性和静电相互作用等不同作用力结合,从而增加配体靶向作用蛋白的能力。 体内模型经草乌水提物治疗 2 周后,草乌可能通过改善周围神经病变进而缓解 T2DM 症状。并且草乌可以影响大鼠肝组织 中 APEX1、CASP1、CBFB、CBX1、EHMT2 的蛋白表达,草乌中(+)-Isoboldine 和 Napelline 化学成分对体外模型的目标蛋 白的影响与体内实验一致。结论 初步揭示草乌可作为改善 T2DM 周围神经病变的潜在治疗药物,为中蒙药研发以及挖掘 治疗 T2DM 新靶标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术后24h开始经口进食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于我科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接受快速康复治疗(术后24h开始进食),对照组术后接受传统治疗(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进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直肠癌患者术后24h开始经口进食安全、可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59.
刘婷婷 《药物与人》2014,(12):85-85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治疗疾病的新药不断出现,部分新药配伍禁忌在?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中无法查到.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我们发现盐酸左氧氟沙星与丹参(冻干)联合使用后出现乳白色浑浊,考虑可能存在配伍禁忌.笔者检索了静脉注射药物配五禁忌表并查阅了两种药物的说明书,均未记载此两种药物有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或传统开腹手术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因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或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后痛经和月经量的改变、合并不孕症的患者术后妊娠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和(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较单纯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发生几率高,痛经程度较重;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不孕症发生机率较高,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不孕症发生机率较低。术后30岁以上患者痛经缓解明显(痛经缓解率30~40岁组和40岁组分别为92.20%和81.80%)及月经量改善明显(月经量改变率30~40岁组和40岁组分别为45.16%和33.33%),术后疗效较好。30岁以下患者症状改善稍差(痛经缓解率为53.80%,月经量改变率为5.88%),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19.58%)。手术对提高不孕症患者妊娠率有显著效果,且年龄越大,妊娠率提高越明显,呈上升趋势。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能较好改善患者症状,术后复发率较低,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