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41.
TU治疗男性性腺功能低下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 :本文对长效雄激素注射剂十一酸睾酮 (TU) ,治疗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 (Klinefelter综合征 )的药代动力学以及临床药效学进行观察 ,了解使用该药的最佳间隔时间和最佳剂量。同时为男子性腺功能低下的雄激素替代治疗和男性激素避孕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8例Klinefelter综合征病人接受初次 5 0 0mg或 10 0 0mgTU肌肉注射 ,间隔 3月后交叉剂量 ,5 0 0mg或 10 0 0mgTU注射。观察治疗前后性腺、第二性征变化。同时在不同时相取血 ,以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有关激素的水平。了解一次注射该药后在体内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 ,并用专用软件分析睾酮 (T)药代动力学。 结果 :注射两种剂量TU后 ,所有病人的性功能和第二性征都有改善。垂体激素FSH和LH均显著抑制 ,对LH作用较FSH更大。血清睾酮 (T)水平在注射后一周迅速升高达到峰值 ,在 5 0 0mg和 10 0 0mg两种剂量分别为 (4 7 8± 10 1)nmol/L和 (5 4 2± 4 8)nmol/L ,维持有效治疗T水平达 5 0~ 6 0d。两种剂量TU的半寿期分别为 (18 3± 2 3)d和 (2 3 7± 2 7)d ,平均滞留时间为 (2 1 7± 1 1)d和 (2 3 0± 0 8)d。第 2次注射5 0 0mgTU较第 1次注射产生更佳的药代动力学。 结论 :对性腺功能低下男子的雄激素替代治疗 ,单一剂量TU可维持 6~ 8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我国湖北钉螺 (腹足纲 :麂眼螺超科 :圆口螺科 )不稳定螺群内的遗传变异及作为不稳定螺群在哈笛 -温伯期望值中的变化。 [方法 ]同工酶用微量水平淀粉胶电泳进行研究。两次采集于同一地点的同工酶数据按实验时间平均分成 4部分 ,每个部分研究 34个位点 ,每个位点研究 72~ 180个钉螺。 [结果 ]4个部分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平均 1.5~ 1.9个 ;多态位点率 38.2 %~ 17.6 %。平均杂合率低 :0 .0 33~ 0 .0 49与哈笛 -温伯期望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去除第一部分的 10个位点 11个等位基因 ,多态位点数从 19个降至 10个。5个有数量较多等位基因的位点与哈笛 -温伯期望值有显著性差异。Nei氏与 Wright氏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0 .0 0 3± 0 .0 0 1和 0 .0 5 4± 0 .0 0 6。 [结论 ]1在早期实验 ,最初的结果记录中有差错。此差错不能重复。2早期的差错发生在记录位点和较少出现的交互位点上。但这些差错对遗传距离无影响。3Wright氏遗传距离用于相对比较接近的群体的研究。4个部分间 ,Nei氏遗传距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两次采集的螺群 Wright氏遗传距离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原因是长江每年的洪水引起不同地点的钉螺混杂。4主要多态位点不在哈笛 -温伯期望值中 ,与预期的不稳定螺群模型一致。5研究种群遗传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联合内镜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特征性表现及行根除HP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64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且内镜下表现均提示有HP感染征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S32例。观察组给予四联疗法抗HP治疗后继续PPI治疗,常规组仅给予PPI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后3~4个月、10~12个月时复查电子胃镜,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治疗前后内镜下所见溃疡愈合情况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结果 治疗3~4个月行电子胃镜复查时,两组的治愈率均为100.00%(32/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12个月复查时,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常规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4个月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总结本院创建爱婴医院时实行的母婴同室管理经验,现就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控制院感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于此同时加强了母婴同室病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产科病房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母乳喂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是产科病房护士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母婴同室病房安全,亦是产科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目的 本文介绍了我国血吸虫病诊断工作的现状, 阐述了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工作进展, 提出了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平台建设和运行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姜黄素(CU)/5-氟尿嘧啶(5-FU)对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MTT法用于检测CU和5-FU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CU和5-FU单用时能明显抑制肝癌SMMC-7721及Bel-7402细胞的增殖,并呈现浓度依赖性,两药单独作用于肝癌SMMC-7721细胞48 h的IC_(50)值分别为(89.06±11.85)μmol·L~(-1)和(21.90±1.54)μmol·L~(-1),作用于肝癌Bel-7402细胞48 h的IC_(50)值分别为(94.74±4.03)μmol·L~(-1)和(38.48±2.27)μmol·L~(-1)。当CU和5-FU联合应用比例为1∶1(mol∶mol)时,两药联合应用时对肝癌SMMC-7721和Bel-7402细胞呈协同抑制作用(CI1),作用48 h的IC_(50)值分别为(4.95±1.20)μmol·L~(-1)和(19.30±2.29)μmol·L~(-1)。结论 CU与5-FU联合应用对肝癌SMMC-7721及Bel-7402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并且明显优于单药。  相似文献   
47.
痹症多由于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其与现代医学的风湿病、痛风、骨关节病等疾病相似。该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火针刺络放血加罐法主要针对痹症病因,通过火针的温热之性将风寒湿邪引出,加上刺络放血与罐法结合直接将邪气驱除体外,达到驱邪扶正,通络和脏之效。笔者通过对该疗法的机理、施术方法及临床验案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确定减味寿胎丸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比色法测定寿胎丸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减味寿胎丸中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112-0.56mg/mL内线性良好(r=0.9998),回流提取减味寿胎丸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10,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5h。结论:本提取工艺简单、合理、稳定,重复性好,可为减味寿胎丸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孕龄对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0.2.1~2000.2.29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A组(孕龄<50天)及B组(孕龄≥50天),比较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结果A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16例(16/61),B组2例(2/59),术中出血量A组为27.73+17.70ml,B组为39.71+28.44ml,两组间上述两个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龄是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0.
川芎嗪对缺氧-再给氧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冠心病保护的机制。方法 存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模型基础上,研究川芎嗪对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氧酶及心肌细胞中丙二醛含最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川芎嗪可降低损伤心肌细胞培养液LDH及心肌细胞中MDA的含量。结论 川芎嗪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