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评估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早中期疗效,分析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1月~2007年12月,本组接受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140例176膝,获得随访的患者129例160膝,平均随访时间为(35±8)个月(16~98个月)。术前和随访时对患膝进行KSS和HSS评分,关节活动度检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膝关节感染4例(2.5%),其中2例为术后5~6年出现感染,与患者不恰当的局部注射治疗有关。膝关节关节僵硬(活动度小于75°)11例((6.8%),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0.8%),假体无菌性松动1例(0.6%)。随访时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HSS及K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优良多达90%以上。膝关节活动度从术前的(87.7±27.7)°提高至术后的(108.8±21.9)°(t=2.272,P0.01)。结论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于消除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效果明显,术后早中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2.
浆肌层下剥除法处理异常肿胀阑尾根部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阑尾炎患者可因阑尾根部梗阻或炎症等原因出现阑尾根部异常肿胀,此时常规阑尾残端处理方法难以实施。1996年1月~2009年8月,我们采用浆肌层下剥除法处理异常肿胀阑尾根部46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患终末期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但是对于伴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合并如严重骨质疏松症等其他疾患,目前国内外对于此类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8-06/2008-06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共6例(共6髋)获得随访,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46(28~67)岁,5髋使用生物固定型假体,1髋使用骨水泥型假体.治疗效果评估选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SF-36和Harris评分标准.结果与结论:平均手术时间为141(85~210)min,平均出血量为522(180~1500)mL;平均随访时间3.5(1~10)年,1例于术后1.5年死于颅内出血.术后早期出现1例泌尿系统感染,其他病例在随访期间无假体感染、松动、脱位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随访时Harris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果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可明显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中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外植法鼓膜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外植法鼓膜成形术对257例(327耳)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病人行鼓膜成形术,术后3 个月必须按期到医院复查,平均随访时间6.6年.结果鼓膜穿孔愈合 318耳,再穿孔9耳,愈合率为97.25%,修补的鼓膜具有良好的外形,术后3个月的定期复查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术后0.5 kHz,1 kHz,2 kHz纯音的平均听阈降低15~20 dB 者125耳,听阈降低21~30 dB者162耳,听阈降低31 dB以上者25耳,无变化15耳. 结论外植法鼓膜修补术是修补鼓膜穿孔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5.
36.
骨关节炎信号通路及其治疗靶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骨关节炎(OA)病程中的信号通路非常复杂.研究发现OA病程中有2条重要信号通路,即白介素-1信号通路和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抑制信号通路特殊靶点可提供迅速、有效的治疗.活化滑膜细胞产生的白介素-1通路可直接和间接地作用于软骨细胞,修饰基因表达,因此调节软骨细胞合成与活化的细胞因子是合适的靶点.现已证实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在OA病程中起着中心作用,相关治疗靶点的研究已有成效.目前虽然对OA病程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37.
牙科手套     
近些年来,各国医学专家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传播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接触血液能传染,接触唾液、精液也能传染。国外有医学调查报道,牙科医生携带HBV和HIV病毒成为带菌者占12%~35%,所以牙科器械要严格消毒灭菌,牙科医生诊治病人时,常规要求要戴手套、口罩,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多维度康复模式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病耻感和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收治的82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康复护理实施多维度康复模式。比较2组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影响量表(SIS)和护士用住院精神病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结果护理6个月后,2组的PANSS各分量表得分和总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更低(P均<0.05)。护理3个月和6个月后,2组的SIS各层面得分和总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更低(P均<0.05)。护理3个月和6个月后,2组NOSIE的总积极因素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护理前,总消极因素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更优(P均<0.05)。结论将多维度康复模式应用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行为障碍,减轻其病耻感。  相似文献   
39.
背景:利用骨盆正位片测量髋臼假体放置角度是目前常用的评估人工髋关节置换效果的方法,骨盆体位的非标准化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使得相互比较较为困难。 目的:试图了解骨盆体位变化时,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的相应变化情况,以提高临床评价的准确性和比较研究的可比性。 方法:自制系列前倾角模拟髋臼假体模型,分别代表0°,10°,20°,30°,40°前倾角。按35°,40°,45°,50°,55°外展角分别放置于6具防腐骨盆标本髋臼窝内,使骨盆标本沿冠状轴、矢状轴在±30°的范围内按5°/次分别旋转,保持X射线投照中心点始终与标准骨盆正位片投照中心点一致。摄X射线平片并进行前倾角测量。 结果与结论:骨盆沿冠状轴或矢状轴每旋转1°,髋臼假体前倾角测量值变化为0.61°~0.73°,其中沿冠状轴向前旋转和沿矢状轴远离放射源时前倾角呈减小趋势,沿冠状轴向后旋转和沿矢状轴接近放射源时前倾角呈增加趋势,临床评价时应充分考虑骨盆体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患终末期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但是对于伴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合并如严重骨质疏松症等其他疾患,目前国内外对于此类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尚不清楚。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8-06/2008-06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共6例(共6髋)获得随访,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46(28~67)岁,5髋使用生物固定型假体,1髋使用骨水泥型假体。治疗效果评估选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SF-36和Harris评分标准。 结果与结论:平均手术时间为141 (85~210) min,平均出血量为522(180~1 500) mL;平均随访时间3.5(1~10)年,1例于术后1.5年死于颅内出血。术后早期出现1例泌尿系统感染,其他病例在随访期间无假体感染、松动、脱位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随访时Harris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5)。结果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可明显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中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