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儿童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拇长屈肌腱腱鞘炎松解术1~3岁患儿10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臂丛神经阻滞药物:C组采用0.25%罗哌卡因,D1组采用0.2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75μg/kg, D2组采用0.2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μg/kg, D3组采用0.2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25μ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切皮(T1)、松解肌腱(T2)、缝皮结束(T3)和包扎完毕(T4)时的HR、RR、SpO2和MAP,记录手术时间以及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观察神经阻滞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相比,四组T1~T4时HR、RR和MAP降低,SpO2升高(P<0.05);D3组T1时HR低于T2~T4时(P<0.05),且低于其余三组(P<0.05)。与C组相比,D1组、D2组和D3组麻醉起效时间缩短,感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延长(P<0.05)。四组间手术时间、神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3%高渗氯化钠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浆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身麻醉下行幕上深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运用电脑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切皮前MT_组予以20%甘露醇1g/kg,HS组予以3%高渗氯化钠溶液2ml/kg,15min内滴注完毕。记录诱导前10min(T_0)、滴注3%高渗氯化钠溶液(MT_组为20%甘露醇)时(T_1)、滴注完成即时(T_2)、滴注完成后30 min(T_3)、60 min(T_4)的MAP、HR、尿量、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检测T_0~T_4时患者内环境及电解质水平,并记录苏醒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检测T_0~T_4时血浆T_NF-α、IL~(-1)β和IL-6水平。结果 T_2~T_4时HS组ICP明显低于MT_组,T_3、T_4时HS组尿量明显少于MT_组,HS组T_NF-α、IL-6和IL~(-1)β明显低于MT_组(P0.05)。结论与20%甘露醇比较,3%高渗氯化钠能更有力地抑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浆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祁涛  龚婵娟  何明枫 《江苏医药》2012,38(8):943-945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麻醉诱导前2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麻醉诱导后10min插入导尿管;B组和C组麻醉诱导前2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C组麻醉诱导前插入导尿管,B组麻醉诱导后10min插入导尿管。记录导尿管插入前、后的HR、BP。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估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留置导尿管前比较,C组患者置尿管后BP明显升高[(14.8±3.6/9.5±3.3)kPa vs.(15.9±3.7/10.4±3.4)kPa]、HR明显增快[(88.3±18.6)次/分vs.(96.0±20.7)次/分](P<0.05),而A、B组无明显改变(P>0.05)。C组全麻苏醒期SAS评(3.7±1.3)分,明显优于A组的(4.1±1.2)分和B组的(5.2±1.1)分(P<0.01);A组躁动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后插入导尿管能降低BP、HR的波动,但明显增加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预先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且于麻醉诱导后导尿,既可维持循环稳定,又可有效减少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HIRI)过程中IKK/I-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组(CM组)和齐墩果酸预处理组(OA组)?OA组以100 mg/kg的齐墩果酸混悬液,SH和IR组以相同容积的水,CM组以相同容积的0.5%CMC-Na分别每日灌胃1次,连续7天?第8天建立70%肝脏缺血模型,缺血60 min后再灌注?于术前?再灌注0?3?6 h取肝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细胞内IKK2,I-κBα及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含量?结果:术前?0 h,各组胞浆未检测到IKK2,核内仅检测到极少量NF-κB,各组I-κBα蛋白量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3?6 h时,SH组胞浆IKK2和核内NF-κB的蛋白含量均分别明显低于其余3组(P < 0.05);此时OA组该两个蛋白含量分别明显低于CM组和IR组(P < 0.05)?3?6 h时,SH组I-κBα的蛋白含量均分别明显高于其余3组(P < 0.05),OA组此值分别明显高于CM组和IR组(P < 0.05),CM组和IR组各时点之间的细胞内IKK2,I-κBα及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HIRI能促进胞浆内IKK2蛋白的表达,使I-κB磷酸化水解,NF-κB活化进入细胞核内介导炎症反应,损伤肝细胞?缺血前使用OA可抑制IKK/I-κB/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这可能是OA预处理减轻HIRI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对减少留置气囊导尿管术并发症效果观察。方法将13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无菌导尿术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大插管深度及低压慢速膀胱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导尿时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尿、膀胱冲洗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导尿时不良反应及术后下尿路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时加大插管深度与并行低压慢速膀胱冲洗可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导尿时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