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重组异种骨(RBX)复合(bFGF/RBX)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将bFGF/RBX用于脊柱后路融合2例、股骨骨不连2例、骨缺损修复5例、成骨不全弯曲畸形截骨矫形1例;于术前和术后10d、4、8、12周查静脉血Ca^2 、p^3-、AKP及摄片。结果:(1)除2例AKP值于术前、后变化显著外,其余8例病例的AKP值及全部病例的Ca^2 、p^3-值均正常;(2)X线平片显示:骨痂生长丰富、愈合时间提前;(3)无排异反应、感染,术后热均于术后4—5d至正常。结论:bFGF/RBX的成骨能力强,能缩短愈合时间,是组织相容性好、骨源丰富且安全的生物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63.
几种Thomas征阳性疾病的鉴别任德胜,熊斌,洪云,吴欣乐1.临床资料:本组Thomas征阳性患儿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14岁。主要临床表现除Thomas征阳性外,有发热19例,跛行20例,髋关节屈曲畸形16例。误诊情况:髂腰肌冷脓肿...  相似文献   
64.
报告应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皮肤游离移植术,共治疗40名病孩69个部位,随诊20例38个部位达半年以上,结果满意。手术强调:(1)皮肤的修剪必须严格地在真皮下血管网与皮下脂肪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层进行,要避免揉念、挤压、撕拉等造成血管网的损伤;(2)移植皮肤在离体前的大小与形状应和受区创面的大小与形状相一致;(3)要有合适和稳妥的加压包扎,使移植皮肤和受区创面紧贴,植皮的检视和拆线尽量延至手术三周以后。本法既无须吻合血管,术后又无色素沉着、继发挛缩及外观臃肿之虞,故特别适合于因日常生活不慎所致之儿童烧、烫伤引起的疤痕挛缩畸形。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早期诊断与早期手术的价值。方法 对36例患儿的病史、临床症状、X线片、MRI资料、手术病理所见、随诊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原发性者均有腰骶部包块或皮肤凹陷和毛发,继发性者均有腰骶脊膜膨出或腰骶部包块手术史;2)MRI表现与手术病理所见一致;3)早期正确手术治疗者治疗效果较佳。结论 MRI检查是早期诊断首选方法。一经诊断,应及时行显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6.
大幅度骨延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的大幅度延长临床相关问题 ,重点讨论手术指征、截骨部位和外固定架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1986~ 1998年所作 2 8例骨大幅度延长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达到预期延长长度并自然连接。绝对延长长度 2 .0~ 2 1cm ,平均 7.4cm ,延长率 2 0 .  相似文献   
67.
自体骨与异体骨在脊柱侧弯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 1996年间 ,笔者对 32例脊柱侧弯患儿进行器械矫形后 ,随机用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骨行脊柱后路融合各16例 ,对两种骨的使用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18例 ,女 14例。年龄 8~ 18岁。特发性脊柱侧弯 2 9例、先天性者 3例。原发弧在胸椎 17例、胸腰段 12例、腰椎 2例、双主弧 1例。自体植骨组平均年龄 12 .9岁 ,平均手术时间 2 6 4.6min ,平均出血量 475 .9ml,术前Cobb角平均 5 4.2°。异体植骨组平均年龄 12 .6岁 ,平均手术时间 2 2 1.6min ,平均出血量 392 .7ml,术前Cobb角平均5 2 .7°。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改良Colonna手术后髋臼发育的远期变化。方法对比120例术后5年以上的双髋X光片和随机选择的与随访时年龄相近的120例正常的双髋正位X光片,仔细测量髋臼指数、CE角、臼头指数和髋臼深度,对单侧者还进行双侧对比测量。结果改良Colonna手术组髋臼的各项指标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球窝形髋臼占72.67%,无骨盆变形,无髋臼囊变。结论改良Colonna手术不会影响髋臼的生长发育,促进髋臼发育的关键是股骨头的同心圆复位及股骨头的形态。  相似文献   
69.
早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小儿非对称性半椎体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小儿非对称性半椎体畸形的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小儿非对称性半椎体畸形33例,随诊术后脊柱的生长发育、功能活动及X线摄片情况。结果:1例半椎体切除不全者残存的椎体继续生长,导致脊柱侧凸畸形加重48°,其余32例脊柱畸形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脊柱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活动正常。结论:早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是治疗小儿非对称性半椎体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3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疗效,探讨其改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至今经手术治疗的251例(267个髋关节)3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疗效,对13例失败的髋关节脱位手术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全部患儿经6个月~1年随访,13髋再脱位,9髋股骨头坏死,11髋出现关节粘链,屈髋小于90O。结论3岁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手术失败存在诸多因素,应正确选择手术方案,审慎对待各手术步骤。提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